《心经》蠡测

作者: e99038676a72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23:31 被阅读246次

    讲经应该是和尚的义务,但和尚讲经终究是门内的事,他们对门外人开讲,总有太多地狱天国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化意义在内。

    佛教讲怪力乱神、轮回果报都是神道设教的意思,对教化信众或许有用,但道德戒条有孔夫子来制定就已经够了,何必多一个释迦牟尼?

    佛教讲的是觉悟的道理。无论渐教顿教,目的都要人觉悟,觉悟佛所说的道理,得解脱。

    佛教徒要求信,信而后解。非佛教徒要解,解而后始可言信与不信。

    我们不必以佛教的说法为无上真理,但可以作为一个可靠的参考系。

    就让《心经》作为一个开始。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指佛教的最高智慧,“波罗密多”意为“到彼岸”,“心经”表示此经是般若经的核心经典。所以经题含义为“度脱终生达到智慧彼岸的纲要”。

    我们看玄奘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它在修习甚深般若时,突然智慧之光开启,发现了“五蕴皆空”的道理,脱离了一切苦厄。

    “五蕴”就是五种堆积,分别为“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世界,包括根身、器界即我们的身体和身体以外的世界。“受、想、行、识”指人的认识过程。有人把下文“色即是空”的“色”理解为“美色”,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误解了“色”的本意。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不异空……亦复如是”是把“五蕴皆空”展开来讲。说话的对象是“舍利子”,这不是佛骨舍利的那个“舍利子”,而是“舍利弗”,他是佛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并为佛最重要的弟子。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法”指一切事物,“法”的一般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说事物含有一定的特性,相状,使人能产生相应的了解。用“法”来表示事物,相当于用“本质”来涵括“现象”。

    宋代的理学家,纷争于“理”与“事”关系,即“共相”与“殊相”的关系。佛教则以“法”之一字,表达了他们的独特看法,但最后又把“法”归结为“空相”。

    佛教说“相”,有时指外在“相状”,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时则指“性”,即本质。这里说“是诸法空相”就是说一切事物本性为空。

    何以说“诸法空相”呢?这里用六个不来描述,和龙树菩萨《中观论颂》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含义一致。

    生灭,垢净,增减,常断,一异,来出,都是对现象界的描述,是对立,差别。从现象来看,这些都是实有,但佛教是从本体来看世界,他在追问世界的本体是什么。这些现象虽然存在,但都以一定因缘分合为基础,现象的背后是“缘起缘灭”,是在一定关系与条件下兴起灭亡,而有“生住异灭”的不同表现。但这些关系条件是变动不居的,所以世界也就没有一个作为本质的本体,都是有因而生,依他而起,也就是“空”。

    西方现象学,把事物还原成现象,而求摆脱本质主义的看法。佛教认为世界并无一个预定的确凿的本质,以“缘起论”作为他的宇宙论,但最后又归结到“空”上。这种非本质主义,非先验论,非目的论的思想在西方要到十九世纪才开始。

    民间把“缘”加一个字,叫做“缘分”,这一思路与佛教“缘”的思想是完全地南辕北辙。佛教讲“缘”是纯客观的条件,“缘分”则含有强烈的宿命观和神秘色彩。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色受想行识为五蕴,指认识活动,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指根身,色身香味触法为六尘或者六境,指器界。六根六境合为十二处,十二处加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为十八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一句是从六根界的第一界眼界,到六识界的最后一界意识界的略说。所以这一段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佛教认知体系否定外在世界的真实性,说明“空”的性质。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佛教所说十二因缘。通过这十二缘说明人生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道理,通过破除无明可以证得般若实相。这里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是从十二因缘的无明否定到老死。现实世界既然是空,那么对现实世界的种种解释也就为空。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佛得道后在鹿野苑第一次讲法的内容。在这里也被否定。

    没有般若智慧,也不能得到般若智慧。没有最基本的教义,也没有最高级的真理。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没有待证的真理,一切菩萨们依止般若波罗蜜多而修行,而没有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因为证悟诸法空相的道理,也就得证涅槃,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是赞誉般若波罗蜜多具有无上威力,无上光明,至高无上,无与伦比。最后是一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一切众生都到彼岸去吧,迅速地觉悟。

    “心经”被认为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提要,以二百六十多字囊括大乘般若空宗的重要思想。

    这里需要对相关思想背景作一简略介绍。印度佛教历史一般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空宗兴起,大乘有宗兴起,密宗盛行五个阶段。《心经》属于大乘空宗,也叫中观学派,以般若类经典为代表。这一学派在公元二世纪末由龙树创建,主张一切事物的本性为空。一般把空宗有宗并提,有宗即瑜伽宗,他在中国的“代理人”就是著名的玄奘,亦即本经的译主。有宗继承了空宗对外界空性的说法,但同时又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外界虽空,但心不空,外界由内心所变现,更详细的讲,则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变现。

    一般人以为宗教就是唯心主义,其实要说唯心主义,大乘有宗庶几近之,《心经》所体现的空宗思想则与唯心主义凿枘不相投。

    空宗的兴起是大乘佛教出现的标志,在空宗以前的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说一切有部的理论非常盛行,他们认为世间一切都有一个独立的实体,只有有情众生没有,所以是“我空法有”。

    空宗的贡献在于由缘起说性空,否认法体实有。《心经》没有解释何以“诸法空相”,当空宗一派观点在魏晋南北朝输入中国时,经典的翻译不够完备,人们通过自己原本的思想传统去理解佛教思想,造成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认为空是心的作用,是心使之空,有人结合老子“无中生有”的宇宙发生论解释“空”,把“空”等于“无”。这当然都是错误的,空如果只是心的作用,那么世界的本原则应该是有,这和空宗观点正好相反。用“无”说空是把佛教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当成了宇宙演化的观点。

    最后真正理解“空”的真实含义的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他的《不真空论》揭示了“不真,无自性即是空”的正解。

    不过我们上文说过,佛教只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参考系,而非绝对标准。

    僧肇的意见虽然合于空宗的看法,但未必就是绝对真理。缘起缘灭,变化不常固然是现象,但这现象何以就不能是实有?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到空了,却不肯回头承认现象就是真实,却仍要把那不存在的永恒当做真实。如果世间根本无永恒之一物,那永恒又怎么能是真的呢?

    人生只有百年,永恒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用。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就能对永恒淡薄了。

    佛教以为爱不能永恒,爱就不真实,爱就是假的,所以就不爱了。但我们却以为爱虽不永恒,但正因短暂而真实,所以仍然可以爱,只是不相信天长地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西域冰雪:我们的牛兄还是挺厉害的哈
        e99038676a72: @冰雪伊人 谬赞了,
      • 喜畢儿:方便理解了,谢谢
        e99038676a72: @喜畢儿 那就好
      • 步六孤大将军:观自在菩萨不是观音菩萨。想说经,得诸字理解确实了
        礼_41c1:译本不同,不必纠结
        e99038676a72: @步六孤大将军 鸠摩罗什译的《心经》起头就是“观世音菩萨”,铁证如山。
        e99038676a72: @步六孤大将军 观自在菩萨不是观世音菩萨?谁说的?
      • 柳橙芝:我很欣赏你呀😊我也喜欢心经。你和我有志同道合之处,而且我喜欢你的生活态度。真好😊
        e99038676a72: @红车 谢谢
      • e99038676a72:顶一下
      • e99038676a72:写得不好,辞达而已矣

      本文标题:《心经》蠡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sn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