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行走社会热点散文
专业成长||八年级阅读语篇研读及教学设计

专业成长||八年级阅读语篇研读及教学设计

作者: 蒲公英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23:16 被阅读0次

文/梁树丽

以Module4Unit2为例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第四模块内容是“Modes of transportation”,本课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

一、用“what--how--why ”进行语篇研读。

What:  Unit 2 是一篇阅读文,阅读文以“Question和Best answer”的形式展开,主要讲述了作者要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旅行,但是他不知道最好的旅行方式,于是他寻求帮助,最后他得到了四种出行方式的解答。

在研读文本内容的时候,我们必须去思考的问题有:1.作者以何种方式寻求帮助?电子邮件还是书信?2.作者的伦敦当地人还是一个旅行者?3.作者的身份和年龄是什么?

Why:语篇主要通过描述四种交通工具,让读者明白,我们在给别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先描写每种交通工具的优点,然后再说缺点,我们给出的只是一个评价而不是观点,我们不能帮助作者做出选择。本文内容的建议部分贴近学生生活,对指导学生如何帮助别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研读why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用这些语言技巧去指导学生应用与生活实践。

How:语篇分为五段,前四段是对交通工具的描述,最后是情感的表达。在每一段中,第一句话都是中心句,优点和缺点紧密相连,都是用but来进行转折,而且形容词等级的用法从比较级过渡到最高级,形容词最高级的变化也是从多音节词逐步过渡到单音节词,最主要的是每一段对交通工具的描述都使用了不同的句式,整个语篇逻辑脉络清晰,句子灵活生动,不仅便于读者概括总结信息,而且我们给建议类这一部分加上开头,它就是一篇很好的建议类写作范文。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获取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旅行的四种交通方式(优点和缺点),梳理、概括,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表格形式)。

梳理概括

2.基于表格内容,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描述交通工具,关注、提取、归纳并内化描写优缺点交通工具语言表达方式。

3.创设情境,从伦敦到巴黎,看表格运用相关语言描述自己会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获取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旅行的四种交通方式(优点和缺点),梳理、概括,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表格形式)。(学习理解)

学习活动

1.观察伦敦到阿姆斯特丹的地理图片,说出自己认为的最好旅行方式以及原因。

图片导入

2.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取并概括四种旅行方式的的基本信息。

3.学生获取、梳理、概括、整合四种旅行方式,完成表格填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跨国旅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帮助学生把握主线,根据每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决定中心句,有逻辑地梳理信息。(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教学目标2:基于表格内容,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描述交通工具,关注、提取、归纳并内化描写优缺点交通工具语言表达方式。

学习活动

4.学生借助表格内容,简单复述文本。

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句式对交通方式的优缺点进行表达。

A journey by……is more relaxing than by……,but…….

You can go by….This is the……way to travel but also the…….

You can go by….It's the…,but……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内化新知和关键语言,引发深度思考,为进一步提炼和概括信息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3:创设情境,从伦敦到巴黎,看表格运用相关语言描述自己会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
迁移创新

学习活动

6.学生通过观察表格进一步推理和分析三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完成一篇建议类小作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所学语言做事情,推动迁移创新。

作业

完成伦敦到巴黎的交通方式介绍类作文。

四、效果评价

基于我们班上学生的基础,这次的语篇讲解我用了三节课时间,第一节课完成学习理解类的文本解读。同时在讲解文本的时候又对中国,英国和荷兰三个国家人民出行的交通工具进行对比,提升跨文化认知。

学生第一节课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准确获取准确的文本信息。

第二节课对文本进行深刻解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针对文本出现的四种交通方式,设置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帮助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果作者是年轻人,如果作者没有太多钱,如果作者喜欢沿途风景……他应该选择哪种交通方式?等等。学生能很好明白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需求。

第三节课是迁移创新。观察表格写一个小作文。

这一部分是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在写句子的时候容易写错句式,或者出现句式的反复与重复,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强练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成长||八年级阅读语篇研读及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co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