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点半醒来,二娃已经起来了!此时的她,正在客厅里刷着手机。当看到我起来和她打招呼时,她主动把手机拿到我手上。此时的手机,少了百分之十几的电量,拿在手上有些许发烫。
“妈妈,你帮我做早餐。”二娃和我说。
“好的,那你去刷牙洗脸。我给你冲一杯蜂蜜水。”我耐住性子,对她看手机的行为不作评价。
孩子洗漱去了,我则在厨房做起我儿时吃的早餐——用面粉做粿汁。
孩子洗漱好后过来厨房瞧了一眼,“妈妈,我可以自己做蛋挞吗?”
“可以啊,可我不会做。另外,时间来得及吗?”我很坦诚,尽管家里有蛋挞和烤箱,但蛋挞液我确实不用做。
“妈妈,我自己做,我会做。”二娃自信地说。
于是,只见二娃熟练地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一罐牛奶,鸡蛋和牛奶搅拌均匀,然后放在蛋挞皮中,放入拷箱。调好温度和时间。
很神奇的是,家里剩下的六个蛋挞皮做成的蛋挞,烤出来的卖相还不错。
此时,时钟的指针已指向七点十分。
“妈妈,我去上学了!这两个留给你们,我打包四个,给我同学在路上吃。”二娃这段时间和班里的同学约好时间结伴上学,不会迟到。
三娃吃了一个,我吃了一个。
嗯,味道还不错,尽管孩子大概率是没放糖的。
2
今天是三娃入队少先队的日子。
看着姐姐出发了,三娃也自己背起书包,带齐东西,自己走路去上学。
“弟弟,今天上学带给妈妈好消息,好吗?来,击个掌!”我对着要去上学的三娃说。
“好!”孩子相信他今天肯定会给我带来好消息!
【育儿感悟】
孩子能自己捣鼓出像模像样的蛋挞,还是令我很惊喜的。
孩子这些技能从哪里而来,扪心自问,我是手残党,并不会做这些,更别说教的。
这些是孩子通过看视频和自己尝试出来的。
这不由得让我反思,我对孩子看手机的态度是否得当?
焦虑孩子的视力,当看到孩子拿起手机刷视频或是看电脑玩游戏,老母亲在内心总难免要升起一股无名火。此时,面对孩子乱吼一通,就成了不自觉反应的固定模式。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老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就像猫抓老鼠的游戏一样。然而,越是制止,越是禁止,越是屡禁不止。
好在每天15分钟的观呼吸正念冥想,让我察觉到这样的模式存在。从找自身原因出发,原来我的不经意行为助长了孩子对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渴望和猎奇心理。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表达情绪的方式。
若能觉知自己的情绪,妥善对待自己的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那就是通往和谐、宁静与平安的道路。
若能懂得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心灵就会和缓平稳,教育通常变得相对简单。
——李崇建《心教》
在育儿过程中,一致性表达还是很好用的。
当感觉到育儿难,有困惑时,不妨静下心来,从自己内在去觉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当自己顺了,孩子也就顺了、
相信孩子、接纳孩子、欣赏孩子、祝福孩子,我们会惊喜于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