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历史有意思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04:为什么说小心遭雷劈?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04:为什么说小心遭雷劈?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08:38 被阅读34次
#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04:为什么说小心遭雷劈?

继续《洪范》。上天赐予大禹《洪范》,现在来看是统治的方法,上古社会的顶层制度设计,这一体系又包含了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合理化或抽象化,比如五行说。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组织的理想化运作方式。理想就是做能做到,但大部分做不到。

昨天读的是稽疑,占卜的说法,实际上也是决策过程设计。今天读“庶征”。庶征在前面有提及,庶是众人的众,征是验证。合起来解释是众人行为得失的验证。

原文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

郑玄说:雨是木气,春雨贵如油,原话是春始施生,所以木气为雨。你说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旸是金气、秋天物成而坚,所以金气是旸。第三是火气,寒是水气,风是土气。凡是气非风不行,就像金木水火没有土就无从安放,所以土气为风。

五行是个框,啥都往里装。郑玄的理解来自于《大传》,只是这么个解释跟庶征好像没什么联系?也许下文会清晰一点。


原文    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繁廡

风调雨顺,自然草长莺飞,国泰民安。

庶草蕃庑就是各种草生长茂盛。


原文    一极备,凶。一极无,凶

五种天候缺一不可,缺一个都是气候反常。

原文    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这是把人的行为与天候联系起来看了。休征:善行的验证。

孔子说休征:圣人,通也。兼四而明,则所谓圣,包括貌、言、视、听、思,前面提及的五事。

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两者的挂钩在心理上高度想通。

原文    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音玉)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读者就不是什么好事。休征是善行,咎今天常用的是内咎一词,大概都有过那种自责郁结的感觉。

狂是傲,郑玄说君主自己礼貌不恭,不能敬万事,轻狂 ,结果就是天下雨不止。就此我们找到了后来皇帝动则在天气反常的时候罪己的文化源头。

僭是差,《汉书》说上面的号令不顺民心,就不能治海内,体现为泛滥刑罚,群阴不附,结果是连续晴天,不下雨结果是干旱。

豫是舒,君主举事太舒,就有常燠之咎气来顺之。什么是举事太舒?《汉书》说不能知道善恶,没有功劳的受赏,有罪的不杀。也就是不作为,导致体制的崩溃。不要盲目相信无为而治,任何理论都有其边界和适用条件。

燠就是高温酷暑,大地受到连续的炙烤。干旱未必炎热,有关系,但两回事。

急,君主急促太酷,不尊重客观规律,过于冷酷无情。《汉书》说君主偏听偏信,下情不能上达,所以利害关系考虑不周,行政过急,巴不得明天就给出一个结果,得到的惩罚就是寒冷不断。

蒙,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貌言视听都没有,四气都乱,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被蒙在鼓里,惩罚是风不止。

以上讲君主行为与天候的关系,今天看不如看成是领导者行为与组织管理的关系。

原文    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违,家用不宁。

这句话简单理解就是各司其职。

年包含月日,王者管卿士、师尹。各人都摆正位置,各司其职,自然政通人和,阖家欢乐。反之,缺衣少穿,家庭鸡犬不宁。好理解的,组织绩效高,一顺百顺。

原文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

两个星指两个星。

马融说: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郑玄的说法从五行来看:中央土气为风,东方木气为雨,箕星属于东方木,木克土,土为妃,尚妃之所好,所以叫箕星好风。缺啥补啥。

这是什么意思呢?

庶民所好无常,人的欲望不同,应当让他们走大中之道。

原文    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白话。按照规律。以上三句,秩序、守中、规律,自律、律他、外部规律。

原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郑玄说:不说太阳,因为有太阳,星星看不到。

月亮离开中道,移动自东北入箕,如果从东南入轸,就会多风,从西入毕星,就会多雨。说的还是中道偏离的后果。

自天象谈及人事,就是庶征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毛猫书房#《尚书今古文注疏》104:为什么说小心遭雷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eo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