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有一位朋友,开了一间书吧,书包的节约对象就是中小学孩子,以及带着幼儿期孩子的家长。
在书吧里,定期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周末的时候,每天早晨有经典诵读,每天中午有整本书共读,每天黄昏有绘本共读。
这样的活动把一些孩子和家长,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使得他们每天早晨,每天黄昏都会来到书吧,来参与书吧组织的活动。
作为新教育个体长期的实践者,我也参与了其中,一方面带着孩子,另一方面引~领着家长。
~~
无论是整本书阅读,还是绘本的共读,都是一种共读共写的模式。
这一点,就吻合了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方法之三:共读,共写,共赏。
在周末的午饭后,时间并不是很长,儿子们轮流读书,每人读的也不过就是十多句,或者二十几句,的确不是很多。
在这些朗读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特别优美的句子的欣赏,会有一些特别的句式变化,教材中涉及到的各种句子类型,都会在共读的过程当中遇到。
比如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等,这些语文的常规练习句式,在共读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
在关注它们的同时,不仅关注了书本的内容,也关注到了学校里教材的内容,或者说考试的内容,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
有读,就会有写。
读和写是齐头并进的一件事情,读是输入,写是输出。
在这个读和写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我们在做这些活动的过程当中,也有专门的义工负责拍照,或者图片或者~视~频,发布在我们工作的微信群和QQ群中,从而也就影响了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这一点也符合了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第四个途径:畅~通交流渠道。
一件事情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宣传性效应,有更多的家长带领着孩子参与到我们的队伍当中,使得这种活动成为书吧,或者说成为小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如今随着自己孩子的长大,随着疫情大环境的影响,这样的共读和共写活动,已经有所收敛。
但是每天早上起来的经典诵读,还是一直在进行着。
即便是现在的疫情当下,每个小区的公共活动区域当中,你会有一群一群的家长孩子存在着,每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捧着经典诵读的书本,在固定的时间内,会朗朗诵读起来。
一段时间的坚持,会让孩子意识到,晨起读书是幸福的一件事情。
这一点,也吻合了新教育实验中家校合作共育的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地位平等原则,尊重儿童原则,长期坚持原则,多方共赢原则。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无论是他们的身体还是他们的心智,都因为早早起来的经典诵读,得到了良好的熏陶。
另外,因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进行诵读,也拉近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在诵读的过程当中,经常能够看到妈妈和孩子一起,对视而笑的温馨场景。
~~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再到小学的数年时光中,京城带着孩子进行经典晨诵。
几年的时间读下来,《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孩子都可以熟读成诵。
特别是论语,能够和读高中的姐姐,展开流畅的对话,并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这让姐姐相当诧异,他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居然能够把论语说得头头是道。
因为这个姐姐还埋怨我,说她小时候,我没能够带着她读这些,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这也告诉我,家校合作共育的一些活动,确实是增强了家庭的教育功能,促~进了新型家教的建设,使得参与在活动当中的亲子得到了共同成长,提升了生活幸福的完整程度。
这也深切地告诉我,家校合作共育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拓展了学校教育的资源,把社会上有用的资源向学生靠近,也无疑等同于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
在当下的疫情环境当中,让每个家长了解到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和价值,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对今后开展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动,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家校合作教育的宣传,让家长知道家校合作共育是有一定的历史的。
毕竟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孩子的教育都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私塾的存在,就是这样的一种作用。
如今,虽然有了专门提供孩子成长的学校,在孩子成长背后的家庭,教育作用更是不能忽视。
特别是2010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指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作为家校合作共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是家校合作共育深化改~革的依据。
要让家长意识到这些,家校合作共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才能够开展得更加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