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点文学经典文章收藏
《道德经》杂谈:止战

《道德经》杂谈:止战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07:13 被阅读555次
    《道德经》三十章

    战争的发生,源于利益的争夺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只好诉诸于一战以定输赢,赢者通吃,输者一无所有。

    战争的本质,是利益集团绑架国民,让国民为了实现利益集团的目的而沦为炮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我只管种田种地,你们统治者于我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赋税不是很过分,不要过分的缚我的自由空间,我管你谁当王呢?

    战争对野心家有用,因为他可以凭借战争拜将封侯,赢得美名与实利。而对于百姓来说,不仅生产遭受巨大的破坏,生命也不能得到保证。唐人有诗云:“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老子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深有体会,他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第三十章)

    以“道”来辅佐国君的人,不会以武力逞强。打仗这种事,很容易看见他的弊端,凡是军队经过的地方,良田长满了荆棘。大的战争结束之后,接下来的一定是荒年。

    短短几字,战争的残酷图景如在眼前。

    老子深刻的批判:“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如果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战马就会退役,在民间帮助百姓搞生产;如果天下走在错误的轨道上,连母马也要上战场,并在战场上生下小马驹。战争的残酷,畜生都跟着倒霉。

    老子反对战争,但并不畏惧战争。在《道德经》三十章,老子接着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到目的,不敢以兵力逞强。达成目的不自负,达成目的不夸耀,达成目的不骄傲,达成目的是出于不得己,达成目的却不逞强。事物壮大了之后,就会走向衰老,这叫不合乎“道”,不合乎“道”的话,一定会早早灭亡。

    世界上总有野心家想以武力逞其私欲,要制止他的私欲膨胀,唯有以战止战。因此,老子主张以暴制暴,绝不手软。

    但老子是个哲学家,他看问题总是看得比较远,他提醒世人,以战止战没有错,但为了制止战争而发展起来的武力,在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后,就应该停下来了,绝不能穷兵黩武,再去干那些敌人所干过的事情。

    美国有名的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写过一本《大国的兴衰》,历数了世界历史上有名的大帝国兴衰的历史,得出的结论就是,帝国的扩张超过了他的实力,养兵的费用超过了战争的获益,最终使帝国灭亡。

    要想国家长胜不衰,一定要避免通过战争获利的观念,战争是为了和平不得以而为之。如果想通过战争掠夺,其招致的反抗终会导致得不偿失。

    老子主张以暴制暴,但他面对残酷的战争,也没有褪去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将功成万骨枯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

    兵器,是不吉利的器物,人民讨厌他,有道的统治者也不接纳他。兵器,是不吉利的器物,不是君子所应喜欢的,如果迫不得已使用它,一定要淡然处之。打了胜仗不要得意,如果得意,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就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喜庆的事以左为尊,凶恶的事以右为上,平常的时候,君子以左为贵,使用武力的时候,以右为贵。副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就是说,作战要依丧礼处置。杀人众多,要以悲哀的心情来看待,战胜对方也要依丧礼处置。

    统治者不以武力逞强天下,因此不应喜欢暴力,但不得以使用暴力的时候,一定要有恬淡的态度,也就是说不可存有以暴力统治天下的心态,一旦战争结束,立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可以暴力逞强。

    古有“左阳右阴”的说法,阳主生,阴主死,平常以左为尊位,战争的时候以右为尊位,所以,大将军居右,偏将军反而居左,这是提醒主将,战争关系士兵的性命,也关乎百姓的性命,不可不执慎重的态度。

    战争获胜千万不可沾沾自喜,因为大战之后,不知会有多少累累的白骨。

    孟子见梁襄王,梁襄王问:“怎样才能安定天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安定天下。

    因战争造成的死伤,都是普通的百姓,为大将者又怎能不怀悲悯之心而沾沾自喜呢?因此,杀了许多敌人,也要惋惜其不幸,战争获得了胜利,也要有悲哀的心情。

    非有老子大仁大爱之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战争对双方的百姓不利,但受利益集团、野心家之蛊惑,普通百姓互为仇敌,以死相拼,这是多么惨痛悲哀的事情。

    老子认为可以以暴制暴,以战止战,那么,他认为国家是否可以保留常备的军事力量呢?老子在三十六章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鱼儿不能离开水,而国家的利器就象鱼儿藏在水里面,叫人看不见一样,也要隐藏起来,不可炫耀于人。

    国家的利器,应指军队等暴力机器,军队等暴力机器是用来止暴、止战的,不是用来镇压人民的,所以,平常要隐藏起来,最好不要让百姓感觉他的存在。在一个军队很牛的国家,比如一些存在军政府的国家,政权由军队掌握,其人民的状况可以想见。我国在解放前,主政的多是手里有枪的司令,民不聊生的情景是多么的可怕,再看看现在的朝鲜,金家王朝为了维护一家的统治,大搞“先军政治”,一切以军事为先,大量的资源搞军事去了,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军事力量存在,但要隐藏起来,也就是对老百姓不发生作用。如果军事力量走上前台,其治下的人民多是生活痛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杂谈:止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v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