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第10周反思第六模块教材讲解完成也就意味着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于是我决定按下课本讲解暂停键,带着孩子们做练习与检测。
我们的习题资料是《同步练习册》,为了提高讲题效率,我决定用手机直播,这样我可以一边讲一边在习题上做笔记,这是最便捷的方式。
但是很快我也发现了手机直播的弊端,学生给我反映手机直播会出现卡顿现象,尽管我这边显示网络优良,但是学生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总是不尽如人意。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手机直播很不方便,虽然我有手机支架,但是直播的时候还是需要移动手机,因为是三角支架,屏幕的直播区域孩子很受局限。
我这两天用手机直播讲题了四次,今天上午第一节八三班的直播效果最不理想,直播结束后,课代表告诉我直播的时候非常卡,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没有孩子和我互动的原因,我果然上了一个寂寞。
我再次打开直播回放,我竟然没有发现卡顿现象,这让我很是奇怪,到了第二节四班的直播,学生又提出卡,我于是开始了我的移动,最终发现客厅的沙发上是最理想的,于是我半个身子在沙发上,腿半蹲在地上,左手拿着手机,右手写着解题过程,这个画面简直太唯美。
所以我需要优化我的习题讲练模式,电脑直播依然是首选,但选择电脑直播,我就要对整个模块的题进行重组来突出重难点,我决定使用单元整合的方式。
听过我课的孩子们都知道我讲习题的时候从来没有固定顺序,比如讲完第一单元讲第二单元这是正常的运行轨道,而我喜欢打破常规,我用的是分类的讲题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讲完一个模块后再讲题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单元整合”这个概念,文本学习需要单元整合,同样习题讲练也需要单元整合。
如果我们讲题是按照单元的顺序,那么这就不是整合。所谓的“整合”就是需要我们提前备题,然后把这些题进行分类,我们在讲题的时候按照这些分类进行讲练测评。
如何整合?从哪几个方面整合?
01.高频题归类
比如图片中的这三道题,如果我们给孩子们讲动词不定式在这里面是表目的,做定语什么的,我敢说孩子们眼前一片漆黑,我也不喜欢讲这些,太过复杂。
我喜欢把问题简单化,于是我给了孩子们这样的公式:
句子+to do(do为动词/动词短语)
只要横线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让选动词或动词短语,中间的摆渡人就选to。
比如:
It's kind of you (句子)to help me.
Many animals have no place (句子)to live.
当然任何事都没有绝对性,只有相对性,特别是特殊句型只能特殊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There is a bird singing in the tree.(there be句型的进行时)
讲完之后,我让孩子们选出这同一类型的题对孩子们进行测评,果然准确率百分之百。这样类型的题这个模块中有10道,这个频率也是相当高了,这十道题有单选,有翻译,有填空,我只需要每个题型选一个就行。
举一反三才能适应变化多端。
02.重点词汇
重点词汇肯定也是单元整合中的重点,既然是重点词汇,那就意味着这个词的用法绝对不是一种形式,比如allow这个词。
直播时的留痕重温单词,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词的用法,然后进行习题的连测评,allow这个词的习题本单元出现了五次,经过五道题的练习,孩子们只有认真听课都能完全掌握这个词的用法。
03.短语
固定短语类的习题在单选,翻译,完型,词语运用等题型中都是高频出现,所以在讲题之前,我肯定是要先带着孩子们复习巩固短语的,然后把这些短语融入句子,实现灵活生动的目的。
短语 短语第六模块有一半的习题和短语融入有关,所以在讲这些题的时候,考虑到孩子们基础不扎实,我通常是汉语和英文翻译对照进行讲解,然后英译汉,然后再练习汉译英,在对比中感受中文和英文的独特之美。
我通常非常重视这样的题,因为这些短语的巩固练习可以为写作文做知识储备。
04.智慧词
我喜欢给单词赋予意义,让它生成智慧,然后用它来给孩子们渗透思政教育。
比如喜欢追随优秀的enough。
enough water (让自己成为优秀)
careful / carefully enough(追随优秀的人)
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人远远带领,我们更要向优秀学习,让自己更加优秀。
再如:因地制“衣”的excite/internet
The book is interesting.
Tom is interested in the book.
修饰物+ing 修饰人+ed
05.语法
语法的学习安排在每一模块的第三单元,自然我们讲题的时候,自然要把语法做为一类进行讲练测评。
当然讲解语法的时候,我通常会在网上找一个视频讲解来代替我的讲解,我认为这是增加趣味性的一个捷径。
我发现用整合的方式讲一模块的习题三节课的时间就能完成任务,但同时我也在想如何让习题的练习更加趋于优化呢?
华为手机相机里面有一个自动还原功能,它能还原空白试卷,这个功能倒是给了我们无限制检测题的机会。
华为手机的试卷还原我还是需要下功夫,把习题归类,每一类选出三道题来巩固练习,虽然这个打字的过程需要花费时间,但是效果却是最好的。
再一个就是我要增加阅读题的讲练测评,尝试把单词和短语,重点句型融合成一篇文,这样还可以变成完型填空,词语运用,作文等形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很多事就是这样,只要我们舍得下功夫,我想就会有收获,结果理不理想总要试一试才能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