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瑞典文学院宣布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消息传出,振奋无数颗中国心,因为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实历史上,还有几位中国文学家,也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最终与这项代表最高荣誉的世界性大奖,失之交臂。
这四人依次是:鲁迅,林语堂,老舍,沈从文。
鲁迅
鲁迅:我拿诺贝尔文学奖,还欠努力。
鲁迅是第一位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
1927年,瑞典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上海考察时,了解到了鲁迅和他的文学作品。这个瑞典人感于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其文学作品对社会巨大的影响力,他和自己熟悉的刘半农准备推荐鲁迅给瑞典文学院,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鲁迅闻讯后,婉言谢绝了。
鲁迅在友人的信中说: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鲁迅的看法是,诺贝尔奖这样的大奖,以当时中国文学水平,和世界文学之间,是有差距的,如果冒失的给了中国作家,则会对将来的中国文化进步,有很大的不利: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就这样,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林语堂
林语四次提名,均无缘堂:
中国作家林语堂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多的一个。
1944年,林语堂凭借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获得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京华烟云》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评论界赞誉为中国现代版的《红楼梦》。
1972年、1973年林语堂又被两次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
1975年林语堂再次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可惜的是种种原因,林语堂与前后四次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老舍塑像
老舍:活着即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家。他生前写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多部蜚声海内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1968年,老舍被瑞典文学院,提名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老舍凭借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五个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投票中,获得了最高票数。
老舍儿子舒乙回顾老舍被提名诺奖时说:
“按规定,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我父亲,但在1968年,‘文革’已经进入高峰期,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1966年8月24日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
中国作家萧乾曾和夫人文洁若,后来亲自到了瑞典,证实了老舍那一届的诺奖评比中,确实得票第一。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获奖,完全是捡了个大漏。
沈从文
沈从文:也是只要活着,就能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沈从文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奇特的知名作家,他和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一样,均是出身贫苦农家,而后参军走出家乡。
沈从文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却是当时民国高等学府的教授。他的一部《边城》,让人了解了湘西,也硬生生把凤凰古城变成风景区,和今天旅游的打卡地。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是牧歌式风格,这种风格在沈从文笔墨的熏染下,吸引了无数文学爱好者。
1987年,汉学家、翻译家马悦然将沈从文的《边城》和《沈从文作品选集》翻译成瑞典文出版。这一年,沈从文凭借这两部作品,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五人名单,但这一年诺贝尔文学奖,最终颁发给了美籍俄国诗人布罗茨基。
1988年,沈从文再次入选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一次沈从文的作品获得瑞典文学院一直认可。但非常可惜的是,早在这一年的5月10日,沈从文已经因病去世。
对沈从文的文学作品,瑞典文学院院士、汉学家马悦然说:“沈从文美丽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
2000年8月15日马悦然对记者证实:“如果沈从文没有逝世的话,他当年(1988年)就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有意思的是,当年国民作家沈从文去世时,国内绝大部分报刊都悄无声息,几乎没有报道。 只有文艺报灯出了一则五十余字的信息简略提了一下。
极其欣赏和钦佩沈从文,推举沈从文为两届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瑞典文学院院士汉学家马悦然非常愤怒,他写了一篇纪念沈从文的长文:《中国人,你可认得沈从文》。
自此,沈从文及其作品,才被文学界开始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