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论语大讲堂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别裁》115(先进)|言语的艺术

《论语别裁》115(先进)|言语的艺术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06:21 被阅读15次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长府”是公室藏货财之所,“作”为改造扩建。“鲁人为长府”,耗费巨大,劳民伤财,国人对此议论纷纷,多有怨言。鲁人到底该不该改造扩建长府?这个问题在孔门弟子中也引起争议,待众人发表意见后,闵子骞冷不丁地说道:“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他认为只需维持长府原有的规制规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兴师动众、铺张浪费了。孔子当即对他的意见表示赞许,夸奖他平时虽不多言,但言必点到要害之处。

        这是一种通常的解读,但是南怀瑾另有一种解释。

        他认为这是说鲁国当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鲁国有一个人出任长府,这个长府就是现在管财务的官员。这个主管长府机构的人,想对当时的制度有所改变。闵子骞说话了。他说,制度不要轻易变动,还是沿用现有制度,方法变一变就好了。如果变更制度,影响比较大,整个社会又要经过一番波动,才能适应新的制度,不如用旧的制度。

       所以他说:“何必改作!”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发现,不论社会结构,或者政治制度,如果一下子把它完全改过来,在当时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这就是《易经》所说的天下事只有渐变,没有突变,突变往往出毛病。

        我们不管这两种解读谁对谁错,总之孔子听了闵子骞的话后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闵子骞是内敛的人,想必不轻易说话,而一旦开口,必定是合乎道理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有些人不轻易说话,但其实也是真的说不出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115(先进)|言语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xf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