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杬原创,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第7期“安”主题活动。
满江红•水库风光
填词/辰杬
碧水清渠,
浪北涌,京津同脉。
无隔阻,
首都人人赞,蜜甜之汁。
鄂豫志同修水库,
京津捷报迎通泽。
问源头,
豫宛淅川南,丹阳侧。
波光溢,云棉白。
轻风拂,仓山色。
四海游人赞,美如诗画。
晴日荡舟江上泊,
海鸥展翅斜穿疾。
望湖心,
潋滟雾岚生,粼粼液。
——题记
诗人朱海在《盛世中国》里写到:那是南水北调挥洒出的一行浪漫诗句。丹江水库,就是这行浪漫诗句的巨大砚池。
丹江水库,全称丹江口水库,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有亚洲“天池”的美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们淅川人不仅贡献了人力物力,还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号召,先后多次移民动迁近四十万人。
如今的丹江水库,碧波浩渺,毗邻湖北的水域下面,有54.84万亩的丹淅平原,那是淅川曾经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如今的淅川县城,万家灯火通明,坐落于淅川北部山麓,秦岭东段延伸部分伏牛山南侧,占地约8.25万亩。
淅川人民为南水北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线工程通水,丹江水库也给淅川带来了更多更精彩的发展机遇。
如今的淅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保护了丹江水库的水资源水质,也优化了淅川沿水库周边环境治理保护。
行驶在环库路上,傍晚的风从车窗溜进车里,和着音乐鼓嚣。夕阳残照,橘红色从天边延伸铺在丹江水面上。
风过,波光潋滟,金银辉光交替闪烁。水鸟急飞而来,斜斜划过,翅尖荡开层层波纹,一圈一圈,归于沉寂。
远处的山岛,黝黝地在水中晃荡着,镶上亮眼的光边。稀落的植物茎干,直直地孤独地站立着,偶尔和风点点头。
打马快艇湖上,水花涌动,拉起一道银亮的长长水线,沐着晚霞,在风中恣意飞驰,呼吸里带着丹江水的甜润。
沿环库路行驶,来到渠首陶岔,一桥横跨,岸堤垒砌整齐,绿树浓荫。粼粼波光映晚霞,流水潺潺岁月静好。
通往南山的快速通道,进入山区后,道路旁边数个景观台,从不同的角度,从半山俯瞰丹江水库,风采各异。
停车步至景观台边,油然而生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豪情,乱石嶙峋,浪涛拍岸,林风阵阵,感天地之阔。
景观台边,游人如簇,惊叹之声此起彼伏,拍照留念,只恨不能将如此美景,完全收于影像,亦或打包囊中。
调转车头,可搭轮渡,亦可盘山公路,去丹江大观园,感受周六夜晚,熊熊燃烧的篝火的热烈和激荡人心。
再去浓荫遮蔽的香严寺,虔诚地敬一注香,在盘旋缭绕的烟雾中,寻求片刻心灵的安然,和对人生的沉思。
去坐禅谷,在深潭奇石中徘徊,在峭崖幽洞里徜徉,在流泉飞瀑下嘘叹,参悟放不下的过往,和看不透的未来。
据山的八仙洞,洞里清幽,禅音袅袅,水滴叮咚,不绝于耳,溶岩聚落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沿丹江水库周边辐射,万亩石榴园、大闸蟹养殖基地、林木合作社等产业丰富多样,“石榴节”曾荣登中央电视台。
335省道亦经过多次翻修重整,快速干道、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出行越来越方便,经济发展也快速提升。
如今的淅川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摺藏起在南水北调中的贡献,在新机遇下开拓奋进,创造新光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