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笔记散文
教育简史:从秦汉之际至清末民初的教育变迁

教育简史:从秦汉之际至清末民初的教育变迁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4:34 被阅读50次

    上文说到远古时期的教育以基本生存技能为主,上古时代内容逐渐丰富并出现了娱乐休闲性质的内容,周代形成涵盖行为准则、道德修养、技能才学三个方面的六行、六德、六艺教育。伴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官学教育的影响力初步减弱,继而代指的是由先秦诸子主导的圣贤教育。西周的教师资源来自官吏,东周的教师资源来自士,本质上他们是同属士大夫阶层,区别在于前者属于辉煌时期的士大夫他们有官有爵,后者属于落寞后的士大夫及其后人其中不少人温饱都是问题。

    秦代的人才选拔保留了战国时期的客卿制度,在文化教育问题上实行高压政策,比如禁止读书人阅读儒家经典,禁止百姓们读书识字。试图把先秦诸子带入民间的学问全部收归中央,重新开始“以吏为师”的官学教育,一系列的措施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说有些事情他还没来得及做就已经亡国了。真正实现货币、文字、度量衡统一的是西汉,其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数代帝王的努力才得以实现。

    张仪游说诸侯

    汉代的刘邦跟秦始皇一样,对儒生有着很大的敌对情绪。知道汉惠帝在位时,才解除了秦始皇禁止阅读儒家经典的禁令。汉代沿袭了秦始皇指定的博士制度,进一步充实内容,《诗》《书》《易》各有博士专门整理和研究,汉文帝为先秦诸子专设了传记博士整理诸子的生平事迹和著作学问。这是文化成果受到重创之后的一次官方系统修补措施,当文字和经典被系统整理出来之后,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当时人无法通读和贯彻古书,于是在汉代兴起了以整理经典和训诂注释为主的经学,汉代的人才选拔则多出自“孝廉方正的博士子弟”。这个时候的学校叫“太学”,为帝国输送管理人才。

    汉代除了官方的太学之外,还存在一种叫做“门生”的教育方式,由经师设讲堂宣讲经文义理,弟子席坐听宣,再由弟子所次第传授给再传弟子。他们同属一个师门,据此猜想孔子弟子三千,或许也是由孔子传弟子,弟子复传弟子才得以桃李满天下。汉代的经典可见一斑,比如《道德经》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徐氏经说》《老子傅氏经说》,体现的是三位经学家各自对《道德经》的见解,并以此传弟子。

    陈群制定九品中正

    从汉代指定基本框架后,后世的王朝不过是在原基础上缝缝补补修修改改。王莽篡汉之后一度导致太学的混乱,光武中兴后又以三代人之力重建太学。西晋在太学之下增设了国子学,从五胡乱华一直到隋唐时期官方的博士经学教育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南朝宋国分科为: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以及配套的国士官,仅仅是昙花一现后又伴随着王朝的覆灭而消失。

    隋唐之际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在南北朝乱世当中的科举制度,这一人才选拔方式的变更同样也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唐朝的制度十分完备,在长安设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隶属于国子监,置博士、助教以教授学生。同时设有弘文馆和崇文馆,弘文馆隶属于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授生徒。史称“六学二馆”。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儿孙以及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太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儿孙以及三品以上官员的曾孙,四门招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儿子以及平民子弟中的佼佼者。律学教法律、书学教书法、算学教算术。弘文馆和崇文馆招宰相和一品大臣的儿子,以及有非常功劳或突出能力的天下士子。大唐学人莫不以进此二馆为荣。

    科举考试的贡院

    唐代除了官办学校之外还有相当规模的私塾教育存在,他们可以通过去当地学校考试而获取仕途。直接由官方学校毕业的学生进京取士叫“生徒”,没有在官方学校上学但是可以通过考试而进京的途径叫“贡举”,另的天选之才要么是有过硬的关系,要么是有过人的能力,他们不用参与任何考试,而直接面见天子完成人生逆袭,这种途径叫“制举”。唐代的繁荣和育才选才的制度息息相关,唐玄宗在此基础上又设置了翰林院,属于皇家学术机构,他们除了解答皇帝的问题之外,还承担了教育皇族子孙,培养州府师资,主持竞争性考试等工作。如果说二馆是精英教育,那么翰林院则是精英中的精英教育。

    宋代可以说是文人的天下,史学、经学、文学、诗词、训诂学巨匠辈出,一方面是皇帝热衷于此道,另一方面得益于印刷术。不用刻字、不用抄书了文人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学问。宋代模仿唐代的体制,重现建立了官学教育,但是其体量远远高于唐代。王安石创造性的发明了三舍法,跟我们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的途径类似。士子入学先在外舍,考试合格后仅内舍,内舍考试通过后进上舍,上舍学生就可以待分配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宋神宗去世后,立马把王安石新法推翻,又恢复到了传统的太学。王安石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宋徽宗是在内容上下功夫。宋徽宗在各州府增设了算术、医学、画学、书学四门专科院校,最终随着金兵南渡而难以维持。

    武举考试须配周星驰

    元朝的统治者对中国文化并没有什么兴趣,一直到统治天下15年之后才开始着手教育问题,分别给蒙古人、汉人、莫斯林设置了三个国子监。忽必烈认为阴阳、天文、医学是很重要的,增加到了教育科目中。在科举考试中虽然执行者偏向于蒙古人的制度,但仍有大量的汉人进入官僚阶层,这让蒙古贵族很不满。元顺帝废除了科举制后过了不到五年的时间,迫于汉人这边的压力又恢复了科举制。

    明代朱元璋寄予对华夏的恢复,在登基后立即着手对教育和科举的进行恢复。除了对经学的重视之外,增加了武学这一科目,地方科举应试要考射箭。由于教育制度的高度发达,日本、高丽、暹罗、琉球等国派来了大量的留学生,国子监专设留学生教育机构供外国人生活、学习。朱棣除了安排人编纂《四库全书》之外,还改进了国子监,分为六堂,用十年的时间从第一堂往第六堂逐级考试晋升,结业后可到政府任职。对于武举要考射箭、骑术和策论。

    读书好的人在这里

    清代之所以没有重蹈元代的覆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清代历任的黄帝都重视教育问题。皇太极令人创造了满文,并把汉书翻译成满文供王公大臣子孙学习。顺治重建国子监、设立八旗学校、宗学。康熙同时发起了多项全世界最大的编纂项目,包括《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骈字类编》《渊鉴类函》《估计图书集成》,任意一项都是世界级的大工程。雍正令各省建造书院,乾隆重刊《十三经》《二十四史》,重修《四库全书》,并对雍正的书院进一步支持。皇亲在宗学、大臣在官学、地方士子在书院,学习满文、汉文以及前朝继承下来的内容。人才通过小试、省试、会试、殿试、特科层层筛选然后安排任职。

    寒门士子龙门之路

    纵观两千年,教育的发展与人才选拔制度息息相关。西周时主要靠命,生在侯王之家就可以;东周时候主要靠表现,士子得自己找门路;西汉时候主要靠关系,学子行不行主要看有没有人察举,一看品德,二看才行;三国时候的九品中正制本身是察举人才评判的“标准化”评价,增加了家世这一重要参考要素;隋唐时期的科举为寒门子弟开通了星光大道,从此在科举考试上一往无前。读史方知,寒门子弟是最没有资格反对应试教育的,如果不是考试的话,执天下权秉者根本看不见下层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简史:从秦汉之际至清末民初的教育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c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