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以五官面世,更以三观决定以何面目立世,二者形神合一,犹如硬件与软件不可或缺。五官主颜值,属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三观主内在,属于“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即使是“一弹双星”的双胞胎,五官也难以尽似,总有些细小的差异,令人感叹造物主的精细和神奇。三观虽看不见摸不着,差异之大判如云泥。三观一致,志同道合,多是期望中的理想,更多的却是同床异梦般的误会。
史学家陈寅恪,谈如何对待古人史实,提出不能以今人的三观武断古人的三观,毕竟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不一样,主张“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因同情生理解,因理解生同情。情理贯通,方能摒弃成见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慈悲为怀,抵达真义。
比较起来,历史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要把“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用之当下就很难。现实人际,世事纷扰,自然也受三观不同所困,既有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的不同,也有学识阅历的区别,还有性情心理的诸多制约。正如一句流行歌曲所唱:“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
世界太大,人太渺小,犹如井底之蛙,就略去不说世界观吧;人生漫长,喜怒哀乐,向死而生,也不必太在意人生观的不同吧。但价值观却必须得说,而且不得不说,这是为何?
因为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你无时无刻不面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得辨真假,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做出判断。作出了正确的事实判断,且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你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也才能在自我的选择和行动中感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肯定是不一样的,人间因此而参差多态、丰富精彩。偶有一二知己,价值观相近,已是上天眷顾,可遇而不可求。奢求多数人的价值观一致,那是反自然、反人性的。一个贫瘠的社会,肯定是因为太多人的价值观高度一致所致。反过来说,亦是如此。
如今网络舆论,上下相争,左右互掐,内外相怼,大呼三观不一使得社会分崩离析。其实,据我观察,只要是具备真正价值观的,相互多能包容,唯有那种以价格为价值者掺和其中,胡搅蛮缠,浑水摸鱼,没法好好说话了。太多国人所谓的价值观,只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价格观。
比如五毛,——他比四毛多一毛,他比六毛少一毛——和他讨论价值观,纯属自取其辱,自讨没趣。如果迂腐地按陈寅恪先生的意思去对待,要求太高,恐怕太难,但我觉得还是应该退而求其次:同情,可以不理解;理解,可以不同情。二选一,你选哪一种呢?
片言只语集(之十三) 片言只语集(之十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