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理 智慧哲思佛、儒、道专题
跟着阿难来找心(一)七破心所

跟着阿难来找心(一)七破心所

作者: 爱璇_语 | 来源:发表于2016-12-21 06:49 被阅读211次

(好吧来说说“心”,想起之前看过的楞严,楞严原文和很多大德的讲解网上很多,我这里不是讲解,只是回忆一下佛七次破斥阿难的内容。没有原文没有讲解,只是我自己的回忆,或者说是我的观后纪录吧。而且认识到我们平时的这个意识心也叫虚妄心颠倒心生灭心,认识到这一点,才算是真的在准备修行了)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你的心在哪?”

阿难答了七次,但七次都被佛破斥了。
其实阿难的七次回答,说的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心。
原来我们平常自以为的心,都是颠倒都是虚妄。
可是我们却为了这虚妄劳碌一生。
着实是可怜人。

那我们就一起来跟着阿难,
来找找这个让我们劳碌一生的“心”究竟为何物在何处。


第一答:心在身内

阿难说:世间一切众生,心当然都在身内。

佛说:如果心在身内,这个能知之心,既然在身内,就应该先知道身内的五脏六腑,然后再知道身外的山河大地。就比如有人在室内,肯定是应该先知室内的一切,然后从室内再到室外,知道室外的树木花鸟。而为何人能知室外的山河大地,却不知自己的五脏六腑,即不知内,还云何心在身内。

第二答:心在身外

阿难说:如佛所言,我心不能知内,但能知外,说明我的心是在身外,就比如是灯在室外,所以能看见室外,看不见室内。

佛说:如你所说,你心在身外,若在身外,即是心与你身是分离的,既然是分离的,那你身体上的任何觉受,心都应该不会知道,但是你身有痛苦,比如手破了,或者肚子饿了或者发烧了,这些都是你身体的事,但是你的心都能知,既然身有受心能知,就说明你的身和心不是分离的,既然身心不离,还谈何心在身外。

第三答:心潜伏在眼根

阿难说:这心不能知内,说明心不在内,这心与身又相知相应,身心不离,说明这心也不在身外,所以我现在思唯,这心是潜伏在眼根,就像被一个琉璃碗照着。

因为心潜伏在眼根,所以心才能透过眼睛知外,但不能知内。

因为心潜伏在眼根,所以心和身才相知相应身心不离。

佛说:如你所说,心犹如被琉璃碗罩着,那你就应该既能看见山河大地,同时也能看见你自己的眼(就比如我们戴着眼镜,即能看见外界的一切,也能看见自己的眼镜)。而你只能见到山河大地,却见不到你自己的眼。
如果说你能看见你自己的眼,那么说明你的“眼”是被你所见的“境”,如果“眼”=“境”,那“眼”就不应该是你的根,既然不是你的身根,还谈什么潜伏在眼根。

第四答:内外两在

阿难说:我现在思维,因为众生的脏腑是在身内,身内为暗,而窍穴在身外,身外为明。所以我们睁开眼时则为见外,身外为明,所以我们能见一切山河大地,而闭眼时则为见内,身内为暗,所以我们能见一片黑暗。所以这心是内外两在。

佛说:你说你闭眼见暗,这“暗”是与你相对的还是不与你相对。如果这“暗”与你相对,即“暗”在眼前,也就是这“暗”是在你之外,你怎么能说见“暗”是见“内”呢?如果这“暗”是你身内,那当你身处暗室时,室内也是一片黑暗,难道室内的一切也都是在你体内?

若这“暗”不与你相对,那就不能说是“见”,能“见”的一定是与自己相对的。

再如你说,闭眼见暗名为见内,睁眼见明名为见外,若能见外,为何你看不见自己的脸,你的脸面也是在明啊。若你能见到你自己的脸,那又说明你这心是在你身外,既然在身外,你还说什么能见内呢。而且心若在外,这心就不是你,就与你无关,身心无关,你的身有任何觉受你的心都不应该会知道,不如你手破了,或者肚子饿了等等这些身体的觉受,你的心都不应该能了知,但你明明身有任何觉受,心都能了然知道啊。

第五答:随合随有

阿难说:我之前听佛说过,心因境有,所以我这个心,是随合随有的,遇到什么境我就生什么心,生起的那个就是我的心。

(我们平常就都是这样的心,遇到什么事就生什么心,遇到好事就得意忘形的心,遇到坏事就歇斯底里的心,一会是想工作的心,一会是想家庭的心,是非的心,善恶的心,人我的心,总之我们各种心)

佛说:你说你这个心是随合随有,那你这个心是有自体还是没自体呢?若没自体,那就等于是不存在,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又怎么去和外界相合呢,能合必须是两个有自体的东西也就是两个存在的东西才能相合。若这心是有自体,那又体在何处呢?

第六答:心在中间

阿难说:我曾听佛说过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所以我这个心是在中间。

佛说:在中间,这个“中”到底是哪呢?“中”应该是两个“边”的之间才叫“中”。如果说是在身体的中间,那就是在身内。如果是在身外的中间,那着心就应该能有所指。

阿难说:我说的这个“中间”并不是上下左右内外的中间,我说的中间是我的“眼”是一边,“物”是另一边,当“眼”见到“物”时,其中生起的“识”就是我说的“中间”。就比如我“眼”见到“花”,我意识到是花,我生起的这个“识”就是我所说的“中间”。

佛说:你说你的心是在“眼”与“物”的中间,那你这心是二者兼具呢还是不兼具呢?

若兼具,那你的“眼”能有知,“物”就也应该能有知,如果“物”也能有知,那世间一切岂不是乱套了。

若不兼具,那“眼”和“物”根本都没什么知和不知,但你又明明能有所知啊。

第七答:心俱无所着

阿难说:我曾听佛言,心俱无所在,一切无着,所以我这个心是一切无着的。

佛说:你说你心一切无着,既然无着,你是又怎么能知道飞鸟,能知道游鱼,能知道一切山河大地的。而且既然一切都无,那还谈什么“有着”和“无着”,既然你有一个“无着”的心在,那说明你还是有着啊。


经过以上的七番被佛破斥,阿难慌了,我也慌了,是啊,这样也不是心那样也不是心,那我们执着认定的那个“我的心”到底在哪里啊,我们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认定的“心”居然都不是“心”,当然瞬间慌乱了。

其实阿难不管怎么回答,或者不管我们自己想到任何一种答案,那都不是我们的“心”,佛之所以要咄咄破斥阿难的心,就是因为他所回答的一切心都是随境而起的意识心,意识心就是生灭心。

我们的意识都是因为遇到外境而产生的,所以一会产生快乐的心,遇到坏事时又产生痛苦的心,痛苦的心生起时,快乐的心就灭了,善心生起时恶心就灭了,总之一切意识思想都是不停变化不停生灭的,而我们却认定这个“生灭”的心就是自己,忙忙碌碌一辈子都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被自以为的这个“心”骗了,跟着它虚妄颠倒流浪一辈子,也正是因为人都是虚妄颠倒的,所以人都觉得孤单觉得不安,因此不停的去追逐名利追逐外物,以为能拥有什么能抓到什么就能安心了,而最终,不管到达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的人,也都一样从来没有安心过。

因为不知这心是虚妄颠倒,不知迷惑自己一辈子的这心根本了不可得,而我们却为它执着了一辈子,所以佛说我们都是可怜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方片J:师父我们还想八番显见
  • 莲化妙香:阿弥陀佛,感恩,那么心到底在哪呢?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呢?找到之后又怎样保任呢?我佛慈悲,教我妙法,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就是真心,念念弥陀,即是保任真心,借假修真。觉明妙行菩萨说,心本无念,念遂想生。此想虚妄,流转生死。汝今当知此一句阿弥陀佛,不从想生,不从念有,不住内外,无有相貌,即是尽诸妄想。诸佛如来清净微妙真实之身,非一非异,不可分别。
    爱璇_语:阿弥陀佛

本文标题:跟着阿难来找心(一)七破心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af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