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完了《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断断续续也有两个小时,整理了一番思绪过后,本文就这部电影做一番影评和观后感。
我想,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心情与体会,那一定是:矛盾。作为一部叙事型的电影,那必然要讲好一个故事,所以矛盾冲突在故事中是推动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我很少会用矛盾一个词来概括一部电影,因为就我看过的这些电影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主旋律,都有想要表达或者奠定的情感基调。例如我最近看过的飞驰人生——追梦主题;又或是熊出没之逆转时空——圆梦之旅。
这些我用以概括电影的词汇,就是这部电影让我看完以后在我脑海中留下最深的印象。而《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充斥着整部电影的矛盾感。接下来我会从若干个角度去分析这部电影中出现的矛盾。
一、学生与老师
这个是影片中最先提出的矛盾之一,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在教育工作时最常出现的矛盾。而在电影中这个矛盾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剧中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片段,就是徐影影老师在教地理课的时候提出要检查预习情况,点名让山英回答问题。她一共提了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赤道和地轴是什么关系?山英的回答是锤子关系。第2个问题则是让山英在黑板上的地球示意图上指出地轴和赤道的位置,山英茫然不知所措,在黑板上一通乱指。
随后便有了徐老师板着脸拿书打山英头,吼出的那句:“笨死了,这么笨还念什么?”
这一个片段给我带来了两次震惊。第一次震惊是听到山英的回答的时候。首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一称号在入学的时候就已经提及,换言之在这里接受教育的学生已是高中水准。这两道题说实话问的都很基础,在初中的自然科学或说地理课上都有所提及,至少在影片提出这两个问题时,我的心中是有了答案的。我本曾想她的回答可能会错误,但没曾想竟会离题甚远,在听讲的状态,回的答案和题目可谓是驴唇不对马嘴。
第二次震惊则是来自于老师的反应。学生回答离谱至极这固然令老师无奈和气愤,但作为一名老师却如此直接甚至说有些刻薄的说出学生很笨没有读的必要这句话,甚至动手打人这一行为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这两次震惊,让我看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道巨大的沟壑。通过剧中的交代,本身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就落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及,其中更是有一些甚至没有修满,初中就辍学打工的,如此入学状态真可谓良莠不齐。所以对于课堂上的这些学生而言,他们知识的欠缺极大,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转换也比较低。并且他们没有智能设备,无法通过网课或者其他的方式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唯一的途径只有课本和老师。
而剧中的老师也是,欠缺一定的教学经验都普遍比较年轻。通过这些老师之间的一些对话,可以知道这些老师中的有一些是可以到条件更优质的学校进行教书的,他们更倾向于教授一些听得懂学的比较好的优秀学子,所以现在这份教学环境的落差感,讲了八遍学生也没有听明白的无奈感都在挫败着他们的教学热情。可谓一任职就接了一个地狱难度的副本。
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对于学生和老师双方都是一个不断自我内耗的过程,如何才能让这些学生学得进去?如何才能让这些老师拥有教学动力不厌其烦?这些问题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对立出来,盘踞在观者的心中,也让人感受到,偏远地区大山里的姑娘想要走出大山到底有多么的不易。
二、年轻教师与年长教师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双方更确切地表现在剧中的年轻教师们与张桂梅张校长之间的矛盾。而这份矛盾是多样的,不仅仅在于双方的要求不同身份不同,同样也来自于教育理念不同,理想追求不同。
首先是身份上的矛盾。自影片开头两方的冲突就没有停过,借由上方老师与学生之间矛盾徐影影老师批评学生一事首先点火,然后引发。这是第一次矛盾冲突的点。在一段时间的教学过后,年轻教师们和张老师之间借由此次会议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反馈,年轻教师们这边认为的问题是说他们自己教学已经尽力了,但是讲八遍讲不明白,发下去的卷子交上来还是什么样子的,教学进度跟不上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是站在一个老师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以教学的眼光审视目前出现的反馈,所得出的结果是他们已经尽力了,但学生这边确实基础素质不太达标。
而张老师这边则是作为一个校长的身份,一个曾经把班级分数抓到第一的班主任的身份,一个渴望能让大山里的这些姑娘走出去的身份出发,她没有否认学生层面确实存在着一定问题,但更多强调的是作为教师层面,老师们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
“考五六分是你们自己不会教。”
“讲八遍讲不明白,是你们自己不清楚。”
年龄上的差距造成了心态上的矛盾,资历上的差距造成了教学水平的矛盾,身份上的差距造成了看待问题角度的矛盾。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矛盾冲突激化的点。
同样在这个片段中也可以看到教育理念上的矛盾。在面对张老师的那句“有什么难的?”,卢老师进行了反驳,他说:“你不能眼里只有分数,得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张校长的反应则是用力敲了敲桌子,回应道:“三年就要考大学,我有时间培养兴趣吗?”
兴趣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或说填鸭式教育,这是中方与西方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差距,随着现代思潮的涌入,教育上的倾向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所以在这里教育理念上的冲突,其实是理想和现实上的冲突。理想很美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方面的发展他们的能力,不过度重视分数。但现实很骨感,他们没有资本没有时间,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分数就是唯一的生死线。
这两种矛盾在剧中愈演愈烈,提出了矛盾却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所有的推进只不过来自于张校长的训话措施,而这份矛盾就如积压在地底的激流一样最终爆发了。而这一切矛盾的根源就是最后一层矛盾,理想追求上的矛盾。
对于教育事业,对于这帮孩子,你愿意奉献多少?牺牲多少?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决定了最后一层矛盾的走向。在剧中,张桂梅校长前面提出的“不允许女教师穿高跟鞋和露膝的衣裙,统一改成长裤”这两条要求在教师中只是有了几句抱怨和不满,但接下来的那句“从现在开始,周六周日我们不放假了,留下来给孩子补补课”。最后一根稻草落在了骆驼身上,彻底压垮了。
对于老师这一个职业所需要的投入和奉献,这些年轻教师是有一定的概念的,从张校长口中说的那句“来的时候我怎么说的,把你们个人的那些谈恋爱啊结婚啊生孩子的事情给我放一放,别老想着自己,这三年我们帮他们拼一拼”就可以得知。
但他们低估了这句话的重量,低估了张校长的认真程度。张校长是全心全意奉行的这句话的,他把教育这帮孩子,让这帮孩子最终能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当做是他人生中生命里优先级最高的一件事情,为此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好家庭时间金钱。但年轻教师们则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可以为了教育事业而忍受现在比较苛刻的教学环境居住条件,可以为了教育事业而放弃打扮,可以为了教育事业而即使心中不快也反复地去教授孩子们知识,但他们还没有把教育这帮孩子当成自己人生中最大的理想追求,他们不愿意为了这件事情而牺牲掉自我,牺牲掉自己的休闲时间,牺牲掉自己的幸福和生活。
所以双方的理想追求换言之觉悟是不同的,这份矛盾也注定导致了他们行为上的不同。一方选择了坚守,另一方则是选择了离开。我们无权评论这两种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因为站在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角度看待选择都是不同的,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就是这份觉悟的不同,这份理想追求上的矛盾注定了他们会分道扬镳。
同一时间离开的大批教师,趴在教学楼上还没有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学生们,人走茶凉空荡荡的办公室,还有办公室里独自面对这一切的沧桑背影……孤掌难鸣,独木难支,仅剩的几名老师又该如何撑起这一所学校如何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呢?
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张校长的理想是好的,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并让大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够摆脱原有的命运走出大山。但是在现实中,问题是接踵而来,层出不穷。
首先是前面两层矛盾中所提及过的,包括学生的水平差异,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资源。但还有很多问题在电影中有所出现,并且难以忽视。
例如工程款未完全导致了学校的停水停电,招生不符合标准,学生中有的还没有修满初中就被招入高中,办学资质有问题,多方的投诉,以及最为致命的认知差异。
剧中有很多次学生出逃教师追的情节。有的是出于学生自身的认知差异,觉得现在我有一帮力气,我学也学不好,不如赶紧去挣快钱,例如山英第一次出逃,在工地打工搬砖被张老师抓到。
还有家长层面的认知问题,有些家长着急着把自家的孩子嫁出去帮人家干农活,收点彩礼钱,帮家里减轻负担,所以便急着让孩子退学,不要修完高中的学业赶紧领回家。亦或是家长酗酒,给孩子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心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于形容华坪高级女子中学度过的三年再为合适不过了。这三层矛盾如同三座大山一样,紧紧地盘踞在句中,仿佛遮天的阴影打落在观众的心头,让人压得仿佛喘不过气,不知道该如何翻越大山,见证新的世界。
四、电影与现实的矛盾
这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内心浮现出的最大的矛盾,即脱离开这部电影,谈谈他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部电影我本是高山,是根据张桂梅校长的原型改编而成,但说实话,我认为剧中的情节安排和现实中是有很大的出入的。
首先从拍摄层面来说,这部片子拍摄的,剪出来的感觉让人一言难尽,不太像是部电影,倒像是拿手机和一些粗制滥造的剪辑软件,拼合出来的一种缝合产物。可以看到机位的选取,还有推拉这一些镜头的抓取有些时候都不稳定。当然可以根据人物和剧情方面的要求而做出这种效果,但根据当时的那种情感而言,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完全就是技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镜头语言方面剪辑的也比较粗糙,没有像其他一些电影那种流畅的观看感觉。
然后从内容层面来说,也就是电影的剧情层面安排的是很尴尬的。众所周知,矛盾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点有了矛盾,你要告诉观众,他是怎么解决的,怎么才能跨过这个矛盾,然后再将剧情推进下去,矛盾前后有什么变化,但问题是在这部剧中没有出现矛盾前后的变化,让我感觉最突兀的就是他提出了一个矛盾,但是却没告诉我应该怎么解决。
老师们都走了,这么苛刻的要求老师该怎么找呢?学生认知上面的差异,我该怎么解决呢?拖欠了工程款,我这个工程款后面又是怎么落实的?剧中出现了很多矛盾,但都没有给我们这些观众一个很好的解释。矛盾,在这部剧里面没有起到它原本应有的大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其次,再来说一说剥离感。换言之这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些情节是很穿帮的,就好比是在古装剧里面突然出现了一把现代的电水壶一样。云南大山里的孩子,他们要务农要劳作,家庭条件潦倒所以手头也很拮据。根据纪录片中张校长所言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最轻松的事情了,所以其实不存在来到学校还叛逆,出去逃学玩耍一些情节。即使是要安排这一个情节去表示教育工作的不容易,张校长的辛苦,那也不应该派他们去买彩票或是打电动,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放在这里,让他们看到鲜艳的五光十色的繁华生活,但自己却囊中羞涩,反而是更为贴切的。
还有剧情过渡上的问题。像是学生是怎么完成他们心态和认知上的这种转变的。电影中给的就很突兀,从前期的不好好学习,或者说整体基础比较差,下了一场大雨,拉了一个旗杆然后就觉醒了。我能理解电影时间有限很难用这么短的时间去说完张校长会和他这些姑娘用三年时间和无数努力实现的心态上的转变和差异,但用如此敷衍的一个桥段来表达这种至关重要的心态上的转变,我认为仍然是不妥当的。
最后就是张校长的觉悟方面,据她本人采访而言,因为对亡夫的思念扎根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教书,可能确实是她在此办学的一个理由。但在感动中国人物采访上她所展示的对党和人民的燃灯精神,这份为国育才兴系祖国心系党的革命主义战士的崇高精神却少有提及,在纪录片中,她本人所提到的领着其他教师,对着一张画出来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也在剧中没有体现。这份精神的缺失,对这个剧而言,对这个剧所塑造的张桂梅校长而言,无疑是画龙却少了点睛之笔。
但不管怎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然它是有原型并进行改编的一个作品,所以我们秉承作者已死的态度对他进行客观的审视。虽说褒贬有别,但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张桂梅校长的部分形象也是值得敬佩值得推崇的。电影中所展示的那些艰难的处境,绝非空穴来风,而是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甚至可能更为尤甚的。而怀揣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以筚路蓝缕的精神,“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张桂梅校长及一众陪伴的老师其精神值得代代传扬。
最后引用一段张桂梅校长的演讲词作为结尾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以此向以张桂梅校长为代表的无数扎根大山为国育才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