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9日
过了雨水节气,气温在逐步回暖。枝头的梅花送走了凛冽的寒风,仿佛也放下了高冷的姿态,绽放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模样。本期自然美育活动共有6户家庭参加,其中4到6岁男孩和女孩各三名,9岁女孩一名。地点选在树种丰富,树龄多样的杭州植物园附近的樱花碧桃源。
梅花盛开活动目标
第一部分:“贪睡熊”游戏。这个游戏很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尝试着运用听觉、嗅觉而不是视觉来感知周围的情况,并快速作出反应。也是作为第二部分活动的热身游戏。
第二部分:寻找“我的树”。两人一组,其中一个孩子被布蒙上眼睛,另一个孩子充当向导带路。调动触觉、听觉、嗅觉等体验零距离地亲近一棵树。之后,返回原地,摘掉蒙眼布,孩子们是否还能从这片树林中找出刚才蒙眼接触过的那棵树呢?
准备工作
一、必备物料。棉质围巾(我用的是小丝巾,实践证明太容易从小脸上滑脱了,不够完美)或眼罩;能散发出明显气味的安全的液体或香香(我用的是六神宝宝花露水)。
小丝巾和宝宝花露水二,辅助用品。从左往右依次为免洗洗手液,防蚊液,创可贴,湿纸巾。
清洁安全一切就绪,出发
当六户家庭陆续到达活动场地后,男孩们很快就在草地和树林里撒欢奔跑、舞枪弄棍起来。而女孩们相对安静,四处观察走动后就回到野餐垫玩自带的玩具或吃东西。
第一部分活动开始
由于不同的孩子很快有了不同的关注点,当准备开始第一部分游戏,召集全体集合的时候,小插曲就不断出现了。
首先是一名男孩不愿意参加我们的活动而希望继续玩他“发明”的打仗游戏。在经过我和他妈妈的引导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不参加,于是我们允许他先在一旁看一会我们的游戏,如果等会想参加的时候再加入进来。
接着,“贪睡熊”游戏开始。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所有参与者围坐成一个圆圈,选一个人做冬眠中的“贪睡熊”(每个人都可以轮到)。请这个人坐在圆圈中央,递给他一个东西当食物(可吃的或不可吃的假扮都行,我们用了一个橘子)。得到食物后,“熊”就把食物放在自己身边的地上,逐渐“进入梦乡”。在这一步,我们帮“熊”把眼睛用围巾蒙上,并提醒他不许偷看。然后我从圆圈里随机挑选一个人做“闯入者”,其任务就是想办法拿走“熊”的食物而不能被“熊”触碰到。如果完成了上述任务,则“闯入者”获胜,他便可以在下轮游戏中扮演熊或者从圈子里挑选一个人当熊;如果被“熊”碰到,“闯入者”就输了,“熊”获胜,那“熊”就可以留下来继续扮演或从圆圈里再挑一个人来替代他。由于大部分孩子还未满五周岁,几乎也都未曾玩过用布蒙眼的游戏,所以当规则讲至要求蒙眼坐在中央的时候,孩子们都表现出或紧张焦虑或羞怯不前的心理状态。这时一位妈妈自告奋勇地提出,由她先来扮演“贪睡熊”,给孩子们做个示范。
由一位妈妈率先开始当这位妈妈做过一轮示范游戏后,九岁的大孩子就有些跃跃欲试了。在大孩子也扮演了“熊”之后,我发现五周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基本理解游戏的意思并且希望加入进来!而较小的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也尝试着投入角色扮演。
来自妈妈的鼓励 蹑手蹑脚的“闯入者” 保卫我的食物同时,为了给“贪睡熊”添加一些嗅觉方面的线索,我还给“闯入者”的手上少量喷了一点花露水,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与扩展性。
第一部分总结
“贪睡熊”是个欢笑不断、平等友好的活泼的游戏。需要的场地空间也不大,既适合作为安静(比如做手工)的活动开始之前,调动孩子们积极性、引导专注力的暖场游戏;也非常适合作为接下来挑战更高要求的(比如寻找我的树)蒙眼游戏的适应型游戏。
第二部分开始
经过“贪睡熊”游戏环节,起初那个不太乐意加入的男孩逐渐被欢乐的氛围吸引,也拉着妈妈走了过来。先让孩子们自由穿梭于树林中大致了解下地形和初步想想要选哪棵树之后,集合六个小孩子,两两结对分成三组,要求寻找和了解一棵大树,假装可以作为“贪睡熊”冬眠的窝。
分组结对子给每组中一个孩子蒙眼,另一个孩子作为向导。向导牵着蒙眼小朋友的手,在带队提醒人员(由于参加的孩子年龄都偏小,我与一位妈妈以及一名大孩子分别作为各小组带队提醒人员)的帮助下,引领着自己的伙伴缓慢而平稳的穿过树林,直到将小伙伴的手放在选定的树干上。
小向导选定一棵树 搀扶伙伴前行 小手刚触碰到树的那一刻 蹲下来试试为了帮助自己的伙伴等一会摘掉蒙眼布后能再次找出这棵树,可以提示的问题例如:“感觉下你走过的路,是布满干干落叶的还是软软草丛的?”“树干摸上去是平滑的、粗糙的还是疙疙瘩瘩的?”“它有没有散发出什么气味?”“是否有露出地面的树根?”“感觉这是棵大树还是小树?”“有没有摸到任何长在树干上的植物?”等等。
要蒙眼出发了,有点紧张 把小手放上去 摸到小叶子 闻一闻当蒙眼的小朋友闭着眼睛,用脚和耳朵捕捉着地面的高低不平、发出声响的信息,最终将脸颊慢慢贴近树干,用触觉、听觉和嗅觉小心翼翼地探寻它的各个细节的时候,小向导们也显得非常专注和具有同情心。
最后,活动到达终极挑战环节!当向导牵着伙伴再次回到出发原地,摘掉眼罩后的刹那间,所有重新睁开眼睛后的小朋友都用全新的眼光观望打量着整个树林!很快,他们有的马上笃定地指出“我的树”就是那棵!而有的先微笑着不说话,跑回还有些犹疑的两棵树之间,睁大眼睛再看看、环起手臂抱一抱树干,最终欣喜地确定“就是这一棵”!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抱一抱第二部分总结
在找到“我的树”后,鼓励孩子们谈谈自己的体验。可以提示的问题例如:“路上遇到的东西对你重新找到那棵树有没有帮助?”“那棵树的什么特点让你这么快就认出它?”“当你真正看到那棵树时,你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与蒙眼时的设想一不一样?”还可以问问嗅觉方面是否起了作用等等。孩子们的回答形形色色但都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比如,感觉是棵很粗的树,树皮摸起来是刺刺的扎扎的不是平平的;有大树根露在外面的;是棵我刚好能环抱住的树,而且走路时跨过了一条小沟;能摸到有小小的叶子长在树下(缠绕着树生长的细藤)等等。
在这一轮游戏结束后,有些孩子觉得不过瘾还要再玩一次或者角色互换玩一次。信心和勇气都已经从他们的眼神与行动中流露出来!
这回轮到我带路了 还想再玩一次寻找“我的树”这个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难得的个人体验。它不仅展示了树林中每棵树的独一无二之处,还帮助孩子们与这些树木朋友结下了深厚的联系。也许,当你下一回再次来到这片树林,可爱孩子还会大声地喊出来:“看,那是我的树!”
延伸内容
如果关注前两期自然美育活动的爸妈们,也许会问这一期怎么没有利用自然素材做手工的环节?其实,我是这么认为的,做手工或者画画甚至学琴学舞蹈都是对美的一种追求。要追求一样东西,除了积极地去行动去实践,时常还需要静下心来,充分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甚至心灵直觉,专注地去感受去体会,去移情去共情。特别是孩子们,当他们不断地积累着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独特感受,才有可能借某些机缘或灵感到来之际,用自己的风格把它们流畅地表达出来,感染到更多的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最后,特别感谢:阿里人爸爸、人民警察爸爸、画家爸爸和小桔人爸爸的热情参与以及对家人的温情陪伴!同时也对单独带孩子出游的妈妈们的独立精神与担当实力表示敬佩!
阳光、空气和爱,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恰恰是无价的。珍惜每一个舒适少霾的日子!
文:包子妈
图:乐乐爸/豪豪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