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东西方的格物致知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19-07-13 08:48 被阅读0次
友人作品

有一个夏天下午,杜威教授、胡适之先生和我(蒋梦麟)三个人,在北平西山看到一只屎蜣螂正在推着一个小小的泥团上山坡。它先用前腿来推,然后又用后腿,接着又改用边腿。泥团一点一点往上滚,后来不知怎么一来,泥团忽然滚回原地,屎蜣螂则紧攀在泥团上翻滚下坡。它又从头做起,重新推着泥团上坡,但结果仍旧遭遇同样的挫败。它一次接一次地尝试,但是一次接一次地失败。适之先生和我(蒋梦麟)都说,它的恒心毅力实在可佩。杜威教授却说,它的毅力固然可嘉,它的愚蠢却实在可怜。这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同一东西却有不同的两面。这位杰出的哲学家是道地的西方子弟,他的两位学生却是道地的东方子弟。西方惋叹屎蜣螂缺乏智慧,东方则赞赏它之富于毅力。

中国人多半乐天知命。中国人如有粗茶淡饭足以果腹,有简陋的房屋足以安身,有足够的衣服可以御寒,他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安于俭朴生活的态度,使中国亿万人民满足而快乐,但是阻碍了中国的进步。除非中国能够工业化,否则她无法使人民达到高度的物质繁荣。或许在今后的一段长时间内,她的亿万人民仍安贫乐道。

中国人深爱大自然。这不是指探求自然法则方面的努力,是指培养自然爱好者的诗意、美感或道德意识。月下徘徊,松下闲坐,静听溪水细语低吟,可以使人心神舒坦。观春花之怒放觉宇宙充满了蓬勃的精神;见落叶之飘零则感觉衰景的凄凉。

中国人从大自然领悟到了人性的崇高。北京有一个天坛,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这个天坛就是昔日皇帝祭天之所。一个秋天的夜晚,万里无云,皓月当空,银色的月光倾在大理石的合阶上。同时也弥漫了我四周的广大空间。我站在天坛的中多然之间我觉得自己已与天地融而为一。

这次突然升华的经验使我了解中国人为什么把天、地、人为不可分的一体。他们因相信天、地、人三位一体,使得日常生活充满诗意。

                          ——蒋梦麟《新潮·西潮》

蒋梦麟:东西方的格物致知

相关文章

  • 蒋梦麟:东西方的格物致知

    有一个夏天下午,杜威教授、胡适之先生和我(蒋梦麟)三个人,在北平西山看到一只屎蜣螂正在推着一个小小的泥团上山坡。它...

  • 《西潮》蒋梦麟

    “民国北大校长传奇自述 一个人身上的中国近代史” 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定都南京开始,到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

  • 北大校长否定鲁迅的最著名小说

    今天早晨,我在朋友圈里贴出了蒋梦麟先生对于鲁迅两篇著名小说的评论。并且,我有意突出了蒋梦麟先生的身份——北京大学校...

  • 如何打造教育产品……

    前几日,览得蒋梦麟校长的自传体回忆录《西潮》,翻到了一篇蒋梦麟先生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演讲,其中关于教育的见解,...

  • 民国的忘年恋

    民国时期当过北大校长的蒋梦麟,1958年第二任妻子陶曾谷去世后,1960年蒋梦麟初见徐贤乐,便着了魔,缴了械。徐贤...

  • 不问是一种处世艺术

    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先生在他的自传《西潮》中回忆了这样一件事:蒋梦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家里人把他送进了家塾中学习,在家...

  • “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又号孟邻。蒋先生1886年出生于浙江余姚蒋村,1950年迁台,19...

  • 蒋梦麟:北京大学的守望者

    蒋梦麟曾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但也是一位被刻意淡化或遗忘的校长。蒋梦麟对于北京大学的历史贡献和影...

  • 2020-03-13

    治生札记--013 东西方文化之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儒学为中国人设定的修身治学科目。儒学名篇《大学》中说:...

  • 《无问西东》|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真心,无畏,正义,同情” 「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孙立人、冯友兰、钱穆、蒋梦麟、杨振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梦麟:东西方的格物致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cp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