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八章

作者: 道形图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07:32 被阅读47次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时空对话]

这一章非常好理解,如果统治者能够做到像老子说的那样是得道的圣贤之人,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就会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和谐安康。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不是老子想象的那个理想的状态,由于统治者失德,大道废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恶劣问题的出现:虚伪、家庭纠纷、国家混乱。

老子针对这一系列的社会病态,提出了补救措施:就是宣扬和提倡仁义

在这里,老子利用自己创立的辩证法,具体地分析了一系列的矛盾问题: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等对立统一问题。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讲,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

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体,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诫统治者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

  • 道德经之对立统一

    #本文源自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讲对立统一,要有辩正思维去看待事物,第十八章是拿道与仁义、智慧与大...

  • 绝学无忧:学习《道德经》心得(21)

    文/若冰 (《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里,阐述了他的社会观,阐述了社会病态的现象产...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八章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 初识《老子》第18章

    第十八章二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八章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

  • 道废仁出:学习《道德经》心得(19)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八章 )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阐述了他的政zhi观,指出了为政者的四个境界,体现了他...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ro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