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简爱》正值青春年少,那时对未来充满了遐想。小说曲折的情节和抒情式的对白一次次的让我内心悸动。
书中的爱情观深深地影响了我。那时我个子小,不漂亮,成绩不突出,不善与人交际,经常被家里的经济状况困扰,于是常常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一天又一天,借以躲避自己内心的自卑。
那时常常幻想着: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一位英俊的像王子般的有钱人向我表达爱意,我是必须拒绝的,像简·爱对罗切斯特那样有尊严地拒绝。而如果他落难了,我会再次来到他的身边,义无反顾地照顾她,陪伴他,直至老死。像简·爱对罗切斯特那样。
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才知道我想多了,就如同小时候常常为到底上清华还是北大纠结,长大后才认清真相——都考不上,妄自纠结了很多年。幻想被像王子一样的人喜欢就属于这种情况,根本就没遇到过。
现在人到中年突然怀疑《简·爱》的结局了,一个继承了遗产经济独立又有才华的女孩子嫁给一个大她二十岁瘸了腿瞎了眼脾气暴躁的丈夫,真的能相守到老吗?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47年完成这篇小说时31岁,七年后她才结婚,结婚第二年散步时遇雨得病而亡,时年三十九岁。所以这部小说的婚姻部分出自作者的一种罗曼提克式的想象。这种想象能够打动三十岁之前的我,没经历过世事,谁的心里没有几分童话情结。
图片来自网络而小说关于爱情部分的描写却是有生活的:她曾经狂热地恋着她工作和学习时借住家庭的长她七岁的男主人——教师埃热。后来被埃热的妻子发现,夏洛蒂只好离开,但她还给埃热写过不少表露心迹的信。
夏洛蒂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爱情的没有结果,所以她给简·爱安排了一个自己理解的美满结局,那个结尾也是三十岁的夏洛蒂头脑中无数次想过的一个结局吧。
再读《简·爱》时突然格外关注文章前半部分简·爱作为一个孩子时她的心路历程。
小说刚开始那个被大家冷落、嫌弃的简·爱在书房躲在窗帘后读着一本《英国鸟类史》,长她四岁的表哥约翰进来了,
“他二话没说,猛然间狠命揍我。我一个踉跄,从他椅子前倒退了一两步才站稳身子。”
他打她的理由只是因为她躲在窗帘后看书,被发现后眼里露出害怕的神色。
“谁叫你鬼鬼祟祟躲到窗帘后面,谁叫你两分钟之前眼光里露出那副鬼样子,你这耗子!”
紧接着是更加无理的谩骂,简·爱已经习惯于约翰·里德的谩骂,从来不愿去理睬,一心只想着如何去忍受辱骂以后必然随之而来的殴打。约翰果然边骂边拿起一本书向简·爱砸去,简·爱被打倒了,脑袋撞在门上,流出了血,她忍不住骂了约翰,紧接着可怕是一幕出现了。
他向我直冲过来,我只觉得他抓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他跟一个拼老命的家伙扭打在一起了。我发现他真是个暴君,是个杀人犯。我觉得一两滴血从头上顺着脖子淌下来,感到一阵热辣辣的剧痛。这些感觉一时占了上风,我不再畏惧,便发疯似的同他对打起来。
对打的结果简·爱一定是吃亏的,但平时逆来顺受的她还是让约翰害怕了,让大家不习惯了,她被关了黑屋子,因为大家认为她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小说中简·爱家世较好的母亲爱上了她的穷牧师父亲,并不顾家里人反对嫁给了他。她的外祖父一气之下同她母亲断绝了关系,并且没留给她母亲任何遗产。她的父母亲结婚才一年,父亲因奔走在穷人间染上了斑疹伤寒,她的母亲被传染,前后相距不到一个月双双故去。
简·爱很小由她舅舅和舅妈养大,小说开始时,舅舅也已经去世,已经十岁的简·爱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不知感恩的坏孩子。
经历了打架风波,约翰不敢再肆无忌惮地欺负她了,小说写到:
有一回竟还想对我动武。像上次一样,我怒不可遏,忍无可忍,激起了一种犯罪的本能,顿时扑了上去。他一想还是住手的好,便逃离了我,一边破口大骂,声言我撕裂了他的鼻子。
几年前学心理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理论就是:有时候,一个孩子欺负另外一个孩子,只是因为他能欺负他。确实是这样,像约翰欺负简一样,因为简一直逆来顺受,所以他找机会就要打她,直到打架风波过后,约翰之所以收敛是因为他的欺负遇到了阻力。我们的生活中还少这样的例子吗?那些校园欺凌事件中哪一次被欺负的主角不是弱者?
一个朋友和我讲过一个故事:他九岁父亲去世,受尽了班里几个大个子同学的欺负,有一次他们又欺负他时,他抡起一块大砖头把其中一个的头打破,从此再没人欺负他。在这个时代我们不提倡以暴制暴,但一味地退缩绝对不是对抗暴力的有效手段。
经过这次事件,简无师自通地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她像个小刺猬一样,把刺扎向伤害她的人。简要被忍受不了她的舅妈送到寄宿学校了,在这篇小说中刻画最成功的配角就是简第一次见到的那个叫布罗克赫斯特的教师。
这个人不经过任何调查,只凭着简·爱的舅妈一面之词,就认定简·爱是一个坏孩子。
“不听话的小姑娘。你知道坏人死后到哪里去吗?”
“他们下地狱。”我的回答既现成又正统。
“地狱是什么地方?能告诉我吗?”
“是个火坑。”
“你愿意落到那个火坑里,永远被火烤吗?”
“不,先生。”
“那你必须怎样才能避免呢?”
我细细思忖了一会,终于做出了令人讨厌的回答:“我得保持健康,不要死掉。”
这段对白太精彩了,可怜的简在大家的歧视中已经认定自己就是坏孩子了,她的回答也是孩子式的回答。后来简来到了罗沃德学校,经历的种种也描写得特别传神,之所以如此成功也是因为作者有生活经历。
夏洛蒂五岁时母亲去世,留下一大群幼小的孩子。父亲因为经济与精力俱感不足,一八二四年把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姐姐及弟弟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那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加之创办人深信童心向恶,需要苛刻的管束和严厉的惩罚来调教,于是人为的冻饿和体罚便成了孩子们惯常的生活。那时夏洛蒂正好是十岁,所以她才会把一个十岁的孩子遭遇不公时的心理刻画得如此成功。
再读《简·爱》时,觉得写小说必须要有生活,想象固然是一种方式,但想象也要基于现实的基础上,闭门造车式,空中楼阁式都是行不通的。这部小说问世170多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真实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再读《简爱》,读到了爱情以外的精彩!
注:文中所有引用译文均出自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简·爱》,翻译:黄源深
欢迎关注“简单学语文”,这篇是初中人教版九下“名著导读”推荐书目的读后感。
网友评论
当时它确实是我爱情观开始形成的蓝本,那个坚韧独立自尊自重的简,那个爱的热烈也理智的简。再次看时认知已经不同了。首先,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你坚持的认为对的东西并不一定能让你变得更好、过的更好,水至清则无鱼,适当的变通让你内心更柔软,能让自己更舒适也让周围人舒适。其次,没有绝对的平等,尤其是爱情。总有最先用心的那个也总有更用心的那个。“爱上他,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低到尘埃里的爱是开不出花来的,同样,高过头顶也显得太不近人情。觉得,我像爱我自己一样爱你,这样最好了。第三吧,再拼一条,简最后继承了资产是很多人忽略了的。精神的旗鼓相当得以产生爱情,而经济的并驾齐驱则是爱情得以延续的关键,这两者的门当户对绝不可忽略。
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变得太世故,愿意听得不同声音
恕我直言,这是什么逻辑???还有就是,女主角嘴里喊着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一样的,然而这不过是对于她自己来说而已,对别人,比如她乡下的穷亲戚,她还不是觉得乡下人粗俗没文化和她不是一个level的。她所谓的“平等”,不过是掩饰自卑弥补自己不足的挡箭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