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是个两面派谥号读人历史
谥号读人27:吴王阖闾(下)

谥号读人27:吴王阖闾(下)

作者: 白发渔樵江渚 | 来源:发表于2017-01-12 18:57 被阅读98次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道”另一个解释成立不成立呢?

看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有两个方法:一是看他的朋友(或者同伙,呃虽然难听但真就是这个意思)是不是君子;二是看他和他的朋友或者同伙能不能既同风雨又共富贵。

谁是阖闾的朋友?或者谁是阖闾的同伙?

这要从他出场开始说起了。

阖闾的出场很有明星范儿,因为他是由一批一线明星的簇拥下坐上王位的。

第一个明星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来吴国的烂账源于楚平王时期费无极与太子建的矛盾。《左传》《国语》和《史记》里对此都有文学性的描述,经过后来文学作品和戏曲的演义,这个故事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费无极的佞臣形象也已经盖棺定论。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定伍子胥身怀深仇大恨来到吴国的时候,吴王僚有眼不识金镶玉居然没有觉得伍子胥是人才不肯重用他,伍子胥找他似乎是看得起他他竟然这么荒唐不肯接手打楚国以成就霸业,所以才让阖闾得到了这个机会。

真的是这样的吗?

史载,公元前522年,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与其师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

伍奢和太子建是不是费无极说的那样,没有证据,所以历史上一直说费无极就是为了怕失宠害太子建和伍奢。——这话当然没错,相信费无极说的话包藏了不知道多大的私心;但小白一直觉得这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太子建和伍奢是不是就真的傻白纯?未必!至少从伍子胥到吴国后的让人杀吴王僚的表现来看,伍子胥肯定就不是一个单纯守道德的好孩子。再说,楚平王为什么就偏偏听进去了?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傻?未必!费无极的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我们如果翻一翻楚国历史的话,弑君自立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楚成王就是杀了哥哥自立的;弑君自立的太子和老师的一起密谋也不是没有,比如商臣和潘崇师徒。

所以不管怎么说,费无极这话在楚平王那里起作用了:伍奢死,伍尚从死。伍员也就是伍子胥离开楚国,经过一些周折后到了吴国。

选择吴国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伍尚的嘱咐。《左传》记载的是: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

第二个原因大概是伍子胥觉得吴国能帮他报仇。

作为处在冷战前沿阵地并且非常积极地为老大鞍前马后地效劳的扩张性国家,吴国已经成功让世界上的很多人相信——和楚国有梁子,可以找吴国帮忙出气。

第二个明星是专诸。春秋四大刺客之一。刺客是恐怖活动的行动者,专诸杀对了人于是扬名立万了。

专诸刺杀的是吴王僚。也不知道伍子胥是哪只眼看出来吴王僚不是英雄,所以要干掉他。但是!!!吴王僚,谥号“武”,吴国最善于用武的王,从他开始,敢于向楚国叫板,敢于对楚王用兵,打大型战役不落下风。

吴王僚让伍子胥不爽的原因,只是没有拿吴国去为伍子胥的个人恩怨和楚国赌博而已。其实小白觉得吴王僚不见得错,伍子胥哪有儒家文化系统里说的那么神?上期里的疲楚战术和柏举战役完全就是孙武的杰作,伍子胥在其中是个配角。等后来孙武离开吴国之后,伍子胥虽然还在,吴国再也没有什么成就就是证明。

不过伍子胥应该是一个杰克苏式的存在,自以为他无所不能,所以觉得吴王僚不是伯乐,于是要搬掉这个绊脚石,他安排了专诸出场,于公元前515年刺杀吴王僚,既立的是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

小白每每读到这个故事总是很怀疑儒生们的险恶用心,就是因为伍奢和伍尚死了,伍子胥就要绑架整个吴国为他报仇,而儒生们还异口同声地夸赞伍子胥的刚烈。这简直是一个很狗血的逻辑,甚至可以说其实是一个很混帐的逻辑。中国儒生的是非观是建立在有仇必报的基础上,为了这个原则,不惜道德绑架无关之人。这种道德绑架简直是流毒无穷,现在还有一种现象,某地发生天灾或人祸,网友就绑架马云“才捐了这点钱好无耻,至少捐多少个亿”云云,其实这些网上喷子们才无耻。

伍子胥之所以杀专诸立公子光,不过是利益交换。公子光是主战派又觊觎王位很久,伍子胥要报仇,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利益联盟,等楚国战败,吴王与伍子胥之间的利益同盟也就破裂了,只是结束这个联盟的是夫差罢了。

忘记说专诸了。但是小白一直觉得,一个没有理由的杀手,没有谈道德的必要。

很快,第三个明星华丽丽出场,此人就是既神秘又大名鼎鼎的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

孙武的出场有点儿神出鬼没。史书里只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流传,就是练兵杀姬。(此处省略1000个字…)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元年。据说是因为伍子胥的推荐,阖闾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吴国双子星座就此在阖闾身边聚齐,成就了阖闾的霸业。这些小白上期已经讲过。

小白这里要加述的是吴国成霸后怎么样了?至于

孙子功成后,不再有事迹记在史书上,至于说他功成身退,以尽天年而终,终年七十五岁,即公元前470年,终于吴国姑苏,如此等等,仅仅是传说。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孙武没再和阖闾玩下去,做了吴国版范蠡;而伍子胥呢,把自己整成了个吴国版的文种。

综上,小白看阖闾与他的朋友,两个结论:

一、阖闾的朋友伍子胥和专诸肯定不能算是君子;

二、孙武算不算君子,史料太少,光靠一个他杀姬治军这件事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不过,小白仍然存疑问的;但不管怎么样,孙武没和阖闾合作到底,能说明阖闾的一些问题。

所以,阖闾的“道”,小白解读不出第二个意思。阖闾是个聪明的吴王,不是吴国能做道德标杆的王。

相关文章

  • 谥号读人27:吴王阖闾(下)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道”另一个解释成立不成立呢? 看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有两个方法:一是看他的朋友(或者同伙,...

  • 谥号读人25:吴王阖闾(上)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称霸其实是有晋国背景的。 事实上吴国本来是个靠边上的蕞尔小国,能跳上历史舞台表演一把走一下猫...

  • 谥号读人26:吴王阖闾(中)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叫“道”。《谥法解》里找不到“道”这个谥号。所以我们只能从“道”这个字本身的含义来解一下...

  • 第172篇 勾践

    【读史日历】(第172篇 勾践) 勾践的父亲允常刚去世,吴王阖闾就出兵攻打越国。吴王阖闾在战场上被伤重后去世,吴王...

  • 吴王阖闾

    个人认为吴王阖闾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篡国之君,在他身后有更胜于他的仿效者李世民。其实史学家可能对吴王阖闾这个人对...

  • 吴王阖闾

    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但是在越王勾践之前还有一个人,也懂得隐忍的道理,并擅长抓住机会。这个人就是吴王夫...

  • 熊孩子读历史(二十五、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春秋时吴国的末代君主,吴王阖闾之子。 吴阖闾的太子本是波,波因病死去。夫差找到阖闾信任的大臣伍员,在伍...

  • 胜邪剑

    夺取王位一年。一日,吴王阖闾闷闷不乐,无心上朝。 青衣人拜道:“不知大王为何心神不快?” 吴王阖闾道:“子胥不必多...

  • 阖闾的前半生

    阖闾,何人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由于被吴王夫差打败。吴王夫差正式阖闾的儿子。如果合理当不上吴王,他的儿子夫差就不会...

  • 2019-02-14

    吴王阖闾十九年(公元前495年),吴王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带领军队,在姑苏大败吴军,吴王阖闾的脚趾也受伤了,兵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谥号读人27:吴王阖闾(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kd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