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注释】
1) 驷:古代同驾一辆兵车的四匹马。
2)称:称赞、赞颂。
3)其:表示疑问语气。
4)斯之谓与:说的是这个吗。
【译文】
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直到他死的时候,老百姓都无法找出他有什么可值得赞颂的德行。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脚下饿死,直到现在老百姓都还在赞颂他们的德行。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理解与思考】
齐景公属于那种鱼和熊掌都想要的那种人,他既有抱负想要称霸诸侯,又骄奢淫逸,沉迷于酒色。比如说在“齐晋投壶”中,晋王说:“我兵强马壮,如果我能投中那么我们晋国将做诸侯的统帅”,齐景公一点都不含糊,说:“我们也兵精粮足,如果我投中了那我们将代替晋国现在的强盛!”这就是齐景公的政治抱负,在“齐景公夜宴”中,齐景公喝多了,还到处去找大臣们喝酒,到了晏子家,被晏子拒绝了,到了穰苴家同样被拒绝了,最后到了梁丘据家和的尽兴而归,说:“有晏子和穰苴这样的大臣陪我治理国家,有梁丘据这样的大臣陪我玩乐,这样多好啊!”但是晏子对他的评价是:“圣君都是益友,没有酒肉朋友,景公二者都有,所以他只能做到不亡国而已。”我们就知道了齐景公是一个仅仅能做到不亡国而已的一个诸侯王,而且还是在宴婴和穰苴这样的能人辅佐下,实在是“民无得而称焉”!而伯夷、叔齐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因不满周朝犯上夺取了商的天下,不食周粟,饿死在了首阳山下,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他们被后世当做有高尚情操的典范,所以“民到于今称之。”最后的一句“其斯之谓与?”感觉前面好像是缺点什么,应该是不是接着:“诚不以富,亦只以异”的意思啊!就是说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老百姓没有什么德行来称赞他。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到今天仍然称赞他们。诗经里面说:‘确实不是因为财富,只是因为道德的差异啊。’大概说的就是这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