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人生记录仪,充电提升站
书摘7| 被讨厌的勇气: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书摘7| 被讨厌的勇气: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作者: 终身学习的细嗅蔷薇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7:00 被阅读162次

    其实我们都挣扎般地活在各种各样的“羁绊”之中,不得不和讨厌的人交往。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即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满足自己的想法时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得不到认可就非常痛苦,如果得不到别人和父母的认可就没有自信,那么这样的人生能称得上健全吗?那样会以为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正是为了克服无神世界的虚无主义才更有必要否定他人的认可。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孩子学不学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分离之后,不干涉别人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放任主义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时不可以指手画脚。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即便孩子选择闭居状态,也不妄加干涉或过多关注。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他援助即可。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父母和孩子之间,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人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

    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路修远a:很多时候都逃不过各种情感的束缚,人这一生好像没有多少时间是真正为自己而活的。
        路修远a:@七彩柳烟 是呀,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守护者自己的倔强呢
        终身学习的细嗅蔷薇:@存档美好瞬间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奋斗争一把

      本文标题:书摘7| 被讨厌的勇气: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w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