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201130/f308b169e5ef5daa.jpg)
继香港后,这城又走上了疫情的风口浪尖。
我第一次感觉新冠离自己如此的近。
确诊案例在街头,我在街中的小茶餐厅内,相隔不过几百米。
绿码变成了红码。这意味着答应女儿暑假回家过生日的计划泡汤了,也不知何时才能解封。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上班要做的事很多,大家对我也很好,很照顾我。
我们餐厅主要的老顾客都是本土的阿伯阿姨阿公阿婆的多,多是子女在外,分开住,老人家一人或两人的守在家中,领着政府的补贴或其他收入,搂着小猫小狗过日子。
他她们不常在家里做饭,一个人吃也没有意思,所以中午就来餐厅吃个午饭,大家聊聊家常,下午也来喝个下午茶看看报纸。
店里的同事常说,我和老人家们有缘,自打我来餐厅的这几年,我们餐厅的顾客都是以老人为主,茶餐厅几乎成了老人活动中心。在疫情下,老人家们来光顾的人数与次数都没少,所以茶餐厅的效益还是不错的,为此老板对我也颇好!
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嫌弃过招待这些年老的阿伯阿姨阿公阿婆。他她们中有些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身体带病,中过风的,残疾的,口齿不清的,甚至哑巴的,各种情况都有。
一些老人吃饭时还经常会打翻这个碰倒那个,甚至弄得他她自己也一身的茶水菜汁。
我从来不会嫌烦,细细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吃食喜好,扶他们上楼,安排好位置,置放好餐具,帮他们围好围裙,帮他她点餐,不能说话的就用笔和他她们慢慢写。
上菜也细细叮嘱好,烫的放远点,冷的帮热好。
得空就听他她们说说他她们的家人子女,看他她们随身带的照片。
这样慢慢下来,很多人都知道街中那家茶餐厅内有个很好很善良的广东来的阿凤。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居住的老人都爱来光顾。进门就阿凤阿凤的喊我,有时我在厨房,他们就站在前台或坐在位置上等我出来点餐,不让别人帮点。
有些经过路过的就算不吃饭喝茶,也常常进门来和我打个招呼,塞给我一些饼干,水果,点心等等,再出去。
有时候我在二楼忙,他她们就站在橱窗外伸长了脖子看,直到我看到了他她们,他她们就跟我招了手,才离开。
有一位陈阿姨,总说我太瘦,经常家里煲了汤,总会拿一瓶送来给我,说要给我补身子。
逢年过节,我收到的小费与红包也是最多最大的。
这些让另外的同事们羡慕不已,但她们却仍然对招呼老人提不起热情。
其实也很简单,来茶餐厅,老人们不是在意这一份饭一杯茶,其实他她们更多的是需要一份关怀关心。
确诊案例一日日的增多的时候,老人家们也没有闭门不出,每天都会到店里来看我,店里已不设堂食,他她们就来打包,就为确认一下我有没有在,每见到我,总是先松了一口气:幸好你还在,多怕你会中“招”!
我就打趣他她们:如果我中了招,你们一个也跑不掉啦!
然后他她们就很认真的吼我:我们一把年纪了,中不中招无所谓,阿凤你就一定不能中招!
还有位阿公,八十多岁了,身体很硬朗,疫情严峻起来后,为了确认我没事,每天早晨跑完步,就坐在餐厅门口等我,看到我来了,就拍拍屁股站起来:好罗,走咯,见到你来开门,我就放心咯!然后唱着小曲施施然地回家去!
上面是广东劳工阿凤在疫情下的真实而又温暖的经历,她是一个身患严重类风湿的患者,每天靠吃止痛药减轻疼痛;瘦小又平凡,但乐观坚强,在平淡的打工生活中,无声的给我们诠释了一种大爱。
新冠无情,人间有爱。
都说现在社会人心冷漠,其实主要是要看你有没有对别人真心付出过。
有时候,你的一个小举动,可以安抚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