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吃晚饭时,闺蜜发来信息 ,问:在家没有,我说在家,过来耍。她说,崽还在吃饭,吃完了就来。
闺蜜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说来很快就能来,果真,没多大一会儿,她们娘儿俩已经到我家楼下。
我和闺蜜是初中同学,相识有二十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一直联系着,而且彼此人生中的很多大事都相互商量过,也一起见证过。
友谊的小船走啊走啊,走过年少,走过青春,走向中年,那艘属于我俩的小船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和记忆,越发厚重,越发坚固,铜墙铁壁一般。我想,它将永远行驶在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将永不沉没。
缘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我站在楼上,她打楼下走过,短短的头发男孩子般,却有一张娟秀的脸,脸上是满不在乎的表情,浑身上下都透着个性与张扬。
我一下子看呆了,世间竟有这般清新脱俗的女子,就在那一瞬间我被她深深地吸引,也许也就是那一刻,注定了我们之后长长久久的友谊。
初中是我们相处最为亲密的时光,那时正值《还珠格格》播出,基于她男孩子般的性格,她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尔康,我则是紫薇。
那时,没有手机,没有某Q,没有某信,没有信箱,那时日色慢,我们会用书写来表达对彼此的喜欢,我们学着电视剧里的情节扮演男女朋友,其实我们只是很亲密,很正常的同性朋友。
我很喜欢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个个短句,诸如“我爱你,可我不敢说,我怕我说了我会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没有人像我一样爱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
她的字很一般,可那些斜向一边的字体像她的人一样,浑身上下都透着灵性与张扬,是从她那里我深刻地理解了“字如其人”这四个字的含义。
青春年少里,我们之间也难免会有小摩擦,那是属于女孩儿之间的战争。我是个敏感多疑到近乎偏执的女孩儿,摩擦发生时,我从不想着去解决问题,只会一味地冷战,我倔强地扭过身去,冷漠又绝然。
每次主动提出和解的人都是她,那时我很为此洋洋得意,觉得自己赢得了那场战争,长大一些之后才明白,那是她懂得我坚硬外壳之下其实是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更是她对我们友谊的珍视。
上了高中,她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很多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她的世界里人潮涌动,她的青春也因此肆意飞扬,而我的世界依旧只有她和学习,我的生活单调乏味,孤单又冷清。
她会和她的朋友们在一起,也会匀一些时间给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是我高中时代最靓丽的颜色。
还记得她带我去位于车站附近的她姐姐家吃饭,还记得她带我去校门外吃炸洋芋,还记得她在我宿舍里学着洗头妹的手法给我洗头,我还记得她把自己喜欢的衣服拿给我穿……
我并不是一个惹人喜欢的女孩儿,多少年以来我一直想不明白这样的我她怎么会喜欢?
高中毕业,我上大学,她外出打工,分隔两地的我们,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飞鸽传书,那些书信至今压在我的箱底,是属于我的最美好的记忆。
时间飞快,她结婚生子,闯荡社会;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然后结婚,生子,我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和生活。
我们分隔两地,我们有各自的圈子,我们的人生像再也不会重叠一样,联系却从未间断,期间发生过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待以后慢慢再叙述。
我想说的是,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在高中毕业后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兜兜转转,终于有一天,我们再次在同一个城市停了下来。
现在,我们居住在同一座城市,相隔不远的距离,平常不怎么联系,可那份牵挂永远都在,说见面,徒步二十分钟就能见到彼此。
那天,她带着孩子过来,她三岁半的儿子,还是好小好小的时候我见过他,然而,不知为什么,一见着那孩子我就莫名地喜欢,我想,大概是因为他带有妈妈的气质吧。
我们之间的故事还没有完,我们将一路前行,继续精心打造属于我们的友谊之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