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教育行走散文
教学第四周||无意义便是意义

教学第四周||无意义便是意义

作者: 蒲公英_0477 | 来源:发表于2022-09-24 07:57 被阅读0次

文 / 梁树丽

第四周教学反思
题记:教学时间越长,越觉得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才是最有用的存在,无意义便是意义。

这一周我完成了第二模块的教学,这一模块讲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内容涉及听说课谈深圳变化,阅读课谈剑桥、伦敦和英国,语法知识主要是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等级。

按照我以往的常规教学我只需要按照教材内容去讲解输出给孩子们即可,但是这几年我却习惯不按常理出牌,我总是会添加很多“元素”,这些看似无用,但恰恰是最助力的存在。

01.关于语法

我并没有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语法,也没有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比较级,它的变化规则是“直双变”等等,我完全过滤掉了这些,我只是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知它们的存在,然后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自己发现不同并总结用法。

Tom is tall.
Tim is taller.
Tim is taller than Tom.
London is much older than Cambridge.
Shenzhen is getting bigger and busier now.

程晓堂教授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中谈到语法教学,他说语法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形成语法意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法。

所以在这一学期我在尝试更新和优化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能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要坚持为了用而学,为了用而教的教学理念,将语法运用落实到实处。

第二模块的文本学习结束后,我们要引导学生会用比较级的句子描写身边的人与物,描写家乡的变化,这就是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当然我们会发现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甚至太费时间,但是“曲径通幽处”,我们走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些看似无用的浪费恰恰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一旦思维打开,就成了助跑,甚至跑得比以前更快。

02.关于融入

在讲深圳变化这节听说课之前,我让孩子们看深圳变迁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深圳,然后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我觉得这是课前学习的有效铺垫与输入。

我曾经让我的侄儿给我背语文《三峡》这一课,他始终背不下来,他无法理解其中的意境,这源于他没有见过三峡,他很难把画面与文字结合,所以我给他看长江三峡的视频,让他领略三峡的美,果然视听是最好的文本,当他再读句子的时候,他眼前就有了画面感。

语言类学习都是相通的存在,英语也一样,我们必须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比如第二单元的剑桥,伦敦和英国讲解,我用地图辅助教学,讲“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让学生看剑桥由来的视频,让学生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我的英语课被我上成了地理课,历史课甚至是语文课。

这就到英语课最大的魅力所在,它包罗万象,它又允许各种融入。

各科融入

03.关于添加

这一周我拿出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始皇帝》,这本书我在樊登书店分享过,但是觉得这本书对孩子们来说只能增加历史常识,激发热爱,所以我决定添加。

讲书《始皇帝》

读书是需要“诱惑”的,我们不要指望一节课的时间就能改变孩子们的习惯,但是我们要相信渗透的力量。

何为渗透?渗的多了,就透了。

我在想一周拿出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书是不是应该成为常态,当然我也可以让孩子们听书,采用多种途径去实现热爱,说不定这会成为我的一个研究课题。

04.关于尝试

班上的申素颖同学是第一个脱颖而出的孩子,她的自信源于她假期的英语补习,所以她自然比其他同学走得更快更轻松一些。

她喜欢展示,她能很流畅地背诵短文句子,最初的时候我很诧异,因为在我们这样的蜗牛班突然冒出一个“精英”那是不应该的存在,只是后来她告诉我她暑假上了英语补习班,我才明白所以然。

我们要积极发现并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和特长,让她们闪光并出彩,针对她敢于展示并喜欢展示的特点,我让她做小老师,代替我讲解课文。

“申老师”开讲了

当然学生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像我们让孩子学习刷碗一样,他们并不会做到我们希望的那样,比如她会沉迷于自己的讲解而忘记大家的存在,她会一路小跑,而忘记看身后还有多少人等等,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慢慢引导慢慢来。

解放自己并不容易,单纯地解开身上的绳索就需要下一番大功夫去折腾,但我们要喜欢这样的折腾,折的越多,我们腾出的空间就越大。

我们这样的班级需要树立一个榜样或者正能量,班上的正能越多负能就会越少。

我的奖品画

这是开学后第一次送奖品画给学生,我决定送申素颖同学一幅画,这是一个起点,一个美好的出发。

这副画对她来说就是一种确认,对班上的孩子们来讲就是一个方向引领,我期待更多的尝试。

05.关于追问

老师,你为什么不着急?
着什么急?
别的老师都在为月考着急,急着赶课,急着让我们背诵,你咋还给我们看视频,读诗,讲历史,你咋不为你的英语考试成绩着急呢?
“热爱学习”这四个字,你们缺的是“热爱”还是“学习”?

班上的奇林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网上搜剑桥大学的视频,他替我这个“不务正业”的英语老师着急。

我们这样的班级需要成绩吗?需要!但面对一群除了不热爱学习什么都热爱的孩子,我们做的基本上都是无用功,而且还要很努力去做,这个方向是错误的,至少在我看来。

班上有很多孩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有一些不知道尊重老师,连最基本的态度都没有,他们是我行我素的存在,别说学习,连做人做事都不及格,学习在他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所以想改变他们不是从“学习”出发,而是从“热爱”起步。

道理讲不通的情况下,就要换一种方式让他们明白道理,比如我“揍”我侄儿之后,他进步了很多,同样班上有的孩子也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去和他们较较劲。

不得已而为之,但为之就会发生变化。

激发热爱就需要在课堂上下功夫,我们要激发热爱,比如我用视听讲课,用地理图册辅助,孩子们不仅能更快理解文本,而且还增加了历史地理知识,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英语老师会产生崇拜,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老师,你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奇林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惊讶,惊讶的不是他对我的肯定,而是他竟然能说出“格局”这两个字。

之后的课堂讲解,我发现他开始跟着我做笔记了,而且精气神十足,完全没有了先前的颓废。

难不成他要破茧成蝶?

至少,我看到了他的改变。

06.关于变化

这周上课我能感受到课堂纪律的明显改变,比如前三周上课我还需要停下来维持纪律,不断提醒,但是这周只要有学生出现说话,班上就有孩子挺身而出。

“站起来,能不能懂点事!”
“站后面去反思!”
“不想学习出去!”

调皮的孩子可以不在乎老师,但是他们在意伙伴的评价,充分利用这一点,我们就找到了维持秩序的最好捷径。

我们要学会利用舆论的力量!

我先前的计划是一个月的时间让一切井然有序,在我的掌控之中,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的实现已经指日可待。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是给力的存在,但我们自己课堂上的规范也应该是最有用的辅助,我们不能一味依靠班主任的付出。

结语:

庄子云: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对我来说,做这些“无用”之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验证无意义便是意义。

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 教学第四周||无意义便是意义

    文 / 梁树丽 题记:教学时间越长,越觉得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才是最有用的存在,无意义便是意义。 这一周我完成了第二...

  • 无题

    我的意义便是改变、寻求吧?而无意义,无意义的生活,是否必须定义,或是给予明确的定义呢……

  • 开卷有益2016·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 2016.8.19

    第四部 无意义感 第十章 无意义感(上) 萨特说:“......一切都是出于偶然,我们的诞生毫无意义,死亡同样...

  • 生活的本质便是无意义

    我们试着让生活过的有意义,但一切也不过如此,并一如既往。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孤独,好像永远都是熬不完的漫漫长夜。人...

  • 无意义人森

    最近总在做着无意义的事儿。 工作无意义、看小说无意义、聚会无意义、购物无意义、甚至还进行了无意义的相亲。 换了新领...

  •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坚信有人爱着你

    存在主义无意义感时常会跟随着我们,但是只要坚信有人爱着我们,我们便是幸福的。 那到底是什么存在主义无意义感呢? 存...

  • 活着

    人活着是无意义的,所以人什么时候死去都是一样的,即使人有思想,思想只是身体这个物质的产物,也便是无意义的。所以这个...

  • 坚持小事,发现美好

    生活之所以往往显得沉重和枯燥,是因为生活的本质往往是无意义的重复 重复周一至周王的教学工作,重复着...

  • 一切

    一切不满皆无意义 一切愤怒皆无意义 一切控诉皆无意义 一切悲伤皆无意义 一切所失皆无意义 一切祈求皆无意义 一切挣...

  • 无意义

    玩游戏无意义,做家务无意义,出去无意义,生活不是加法就是减法,最后结果可能还是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第四周||无意义便是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c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