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创业,很多人就会想到创办实体企业,且不说经营一家上市公司,就算是个体工商户也算是小老板,这些算是创业。
而大多数人觉得,我不会去创业,谈创业对我来说没有实质意义,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顶多算是一个“观察者”和“评论者”,大多作为观众而非参与者。
实际上创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创业是个宏观概念,是指以创业的思维去指导和经营,而不仅仅是创办实体企业。
作为普通百姓,要创的业,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生,这是最大的一份事业,可偏偏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尽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我成长,把眼光逐渐拉回自己身上,但大多在知识学习、工具使用层面,较少涉及意识层面,而以创业意识指导实践的人,则少之又少。
一个企业至少需要团队、项目、资源等因素,在市场环境的竞争中,要维持经营避免淘汰,就需要审时度势,时刻提高警惕,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从经营自己生活的角度上看,个人与创业团队有许多相似之处。
团队就是个人加上家庭成员,以及那些陪伴身边的伙伴,当然这些伙伴不一定能像父母一样自始至终陪伴着你,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伙伴的帮助必不可少。
项目总的来说就是人的一生,如果要细分的话,从生涯平衡的角度上看,大体可以分为职业发展、财务、社会关系、家庭幸福、身心健康、个人成长、娱乐休闲、自我实现八个部分,每个项目贯穿人的一生。
资源可包括人脉、资金、平台、机遇、视野、环境等内容。

成长中的人,也许会因为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呈现出不一样的角色分工,有些角色原来没有的,后来出现了,比如:父母的角色。有些则是原来有的,后来消失了,比如:工作者的角色。
但不管怎样,每个角色都需要用心经营,需要不断探索和确认不同阶段的个人情况,结合外部资源环境的而变化,采取不一样的发展策略,以免被社会淘汰。这和经营一家企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我们的生活,也应该以创业的思维来经营,那些适合创业型公司运营的法则,对于现实生活同样也会有借鉴的意义。
创业的路程充满未知数,人生同样也充满着变数。时代不同了,任何企图依靠垄断资源,统一标准的想法,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阻碍。原来以控制存量为核心的大型企业经营模式,逐渐被以探索增量为目标的经营模式所取代。
龚焱的《精益创业方法论——新创企业的成长模式》认为,火箭式创业到精益创业的改变时,是“已知”思维到“未知”思维的转变。
一个人如果固守陈规,难免会有思维狭隘。中西方文明在对待世界的问题上,就有不一样的思维,从而带来不一样的结局。
在西方人眼中,世界充满未知,于是在早期西方人绘制的世界地图里,未知的世界占了很大篇幅,自己只是这个巨大世界里的一个小小部分。而在东方人眼中,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在地球上显示出来的就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外面的世界则是地图的边角料。

以未知的心态看世界,用求知的态度对待生活,让人更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也更能接触外界多样化的资讯和文化,开阔视野,扩大格局。
有些退休老人,对待新鲜事物兴趣盎然,退休生涯依然充满活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他们也愿意接受和学习。而有些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关闭了探索世界,接受未知的大门,固守传统和经验,实际上,他们已经老了。
面对未知的世界,面对从未涉足的领域,时常让人感到犹豫、徘徊和迷茫。
朋友C在单位里做着行政工作,但却不甘于枯燥乏味的程序性工作,想学习点新的知识,但又担心自己学不好,万一没学好,不仅耽误时间而且还会错过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面对不确定时,会犹豫,担心付出了太多却得不到回报,同时丧失了接触其他领域的机会。
一个企业在市场中运行,必然会受到市场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一个人生命的进程,同样充满着机会与挑战。
对于未知的世界,书中提到了MVP的概念,这是小范围试错的一个环节,也就是在选取优质客户之后,设计最小可行性产品,在小范围内试错,然后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更新迭代。小步尝试,快速更新迭代。
MVP方法可以运用到应对不确定或者把握不大的领域。大多数时候做不成一件事,不是努力不够,而是信心不足。如果告诉你,只要努力一定成功,相信所有人都会拿出100%的努力,换来必定的成功。
可偏偏现实不会告诉你成功的几率,于是我们担心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过多,不断增加沉没成本,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人担心提高机会成本,错失其他机会。
既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又不甘于放弃,为何不借鉴下这种MVP方法。
1.开启学习的发动机,先要学习和接触你想做的这件事情;
2.设计一个小目标,或者指定一个小计划,在某个时间段内,完成这个目标和计划;
3.实践这个目标或计划,并注意总结这一阶段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给自己一点反馈,保留优势,克服不足,取长补短,开始迭代。而这种迭代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哪怕一点小小的改动都足矣。
MVP的短小精悍,让人有机会尝试各种想法。小范围试错,也会减少测试的成本,即便是失败,也不至于带来过多的损失。快速更新迭代,又可以随时适应变化的环境,可以根据反馈和需求快速设计下阶段产品,不断修改和完善。
创业的方法有很多,能不能发现它,借鉴它,运用它,是区别于成长型人才和传统型人才的重要因素,成长就是要不断面向未来,勇于面对未知的挑战,小步快跑,更新迭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