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6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只可让父母为你的疾病担忧(而无需为你的德行担忧,这就是孝了)。”
【注释】
“孟武伯”即孟懿子之长子,“武”是其谥号。
“其”是指子而言。
【评析】
善事父母曰孝。
子事父母,不可使父母为子担忧。除非子有疾病,父母可以忧之。因生老病死非人力之所能为,但除此一切,凡人力之可为者,皆不应使父母为之担忧。而其余之一切者,归根结底莫过于“德行”二字。
有德行则为君子。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厚德载物,故行万事皆能令父母无忧。此之谓真孝也。
《弟子规》中“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句,便是此意。
孟懿子悖礼无德,令其父孟僖子为其担忧,故遗命孟懿子向孔子学礼。
孔子恐孟武伯受其父孟懿子的不良影响,故不教孟武伯“无违”于“父之道”,而教孟武伯“反其道而行”。孟懿子无德,孔子便教其子以有德为孝。
这大概就是因材施教吧。
【案例】
有些人从小便与骄奢淫逸为伍,长大后自然无德,无德便为祸作乱,令父母蒙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前几年某歌唱将军之子“李某某”的案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李某某是九零后。年仅十五岁时即无照驾驶,并与人共同恶意殴伤他人,因而被拘留教养一年。
解除教养后还不到半年,李某某即与他人合伙实施恶性犯罪,又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两起案件都曾闹得满城风雨,而后一起更是引发了海内外长时间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李某某不但令其父母无尊,反而深受其辱,是谓大不孝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