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金色梧桐简友广场
读史明智:张安世让我们见识了古代版“老实人不吃亏”

读史明智:张安世让我们见识了古代版“老实人不吃亏”

作者: 逆熵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1-07-22 06:35 被阅读0次
张安世剧照(网图侵删)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七》和《汉书·张安世传》,让我们看到一个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元老张安世,面对高位懂得辞让,为维护皇帝名声懂得隐藏自己的建议,推荐他人不求私人恩情的“老实人”。从张安世一路升迁和最后的美好结局看,“老实人不吃亏”可谓是古已有之。

01 博闻强记品行忠厚

张安世表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张汤的地位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节假日都没有外出过。汉武帝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虽然张汤是武帝朝有名的酷吏,其子张安世却品行忠厚。起初的职位靠父亲关系获得,却能以兢兢业业,记忆超群获得赏识。在霍光主政期间,还能赢得亲近和重用,忠厚老实敬业可谓是一种职场招牌。

02 谦让高位隐藏名声

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汉宣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着说:“你说的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

张安世自认为父子都被封侯,权位太盛,便向汉宣帝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命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单独为张安世保管这笔无名钱,达到数百万。张安世谨慎周密,每次与皇帝商议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等听到皇帝颁布诏令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所以既使是朝廷大臣,无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

张安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与此人绝交。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

再三推辞高位,为了老板的名声,隐瞒自己参与的决策内幕,而不卖弄自己的聪明;为了老板的利益,不培养私人恩情,这种品行既是美德,更是一种高层次的处世智慧。

03 敬畏权力持家有道

张安世见自己父子地位尊显,内心深感不安,便为儿子张延寿请求出任地方官。汉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一年多后,汉宣帝怜恤张安世年老,又将其子张延寿调回朝廷,担任左曹、太仆。

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今速求去,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

时刻保持对权力一种敬畏之心,这是张安世成功之道。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儿子,让儿子反倒能够获得成长。而他的妻子更是持家高手,通过勤劳也能创造惊人财富,这或许也是那个时代的另类。

读史明智,张安世推辞高位,却得到更大权势;拒绝俸禄,却得到加倍奖赏。从他身上或许让我们懂得谦让之道,知道了有舍才有得的真谛。而张安世事业家庭都能平衡发展,这也是值得今人学习借鉴之处。

相关文章

  • 读史明智:张安世让我们见识了古代版“老实人不吃亏”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七》和《汉书·张安世传》,让我们看到一个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元老张安世,面对高位懂得辞让,...

  • 读史明智:申包胥让我们见识了哭泣的力量

    读《史记•伍子胥列传》,既让我们见识了仇恨的力量——满怀仇恨的伍子胥为了复仇,不择手段,最终借助吴国之力攻破楚国都...

  • 评秦晖《传统十论》之二: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2018/12/31 闫安 读史方明智。中华历史之宝贵财富,无出其右,助力现今发展...

  •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 读史,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很早以前听过:“读史使人明智”。对于不聪明的我尤其重视,也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学到一点皮毛,让自己也增长一些见识,和人...

  • 读书笔记打卡

    开始读书笔记打卡!加油!碎片化时间,学习《古诗文网》里的《中国古代历史》,读史使人明智!加油!

  • 读史明智

    最近,在读《哥伦布传记》。 以前的我是不大爱看历史类和传记类的书籍的。大致是因为地名,人名,时间太多,记不住。尤其...

  • 读史明智

    从《走向共和》中悟到“两条”祸国殃民的历史教训:一是女人干政,二是宦官弄权。女人干政,慈禧是破坏祖制的罪魁祸首,因...

  • 读史明智

    每一次遇见都有收获,《西南联大英文读本》,从赛珍珠,致青年,负重的牲口,到毛姆与辜鸿铭会见,一路走来,在不同老师讲...

  • 读史明智

    为何今日文章题目名为读史明智,其原因不过是我自己难以做到。 从小到大,听了很多大道理,看了不少前人思想,俗话说前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明智:张安世让我们见识了古代版“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js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