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这么凶,长大我会和你一样吗

作者: 蓬勃育儿社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0:22 被阅读13次

    路边,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哭得撕心裂肺,不远处站着她异常生气的妈妈。

    僵持了一会,就听到妈妈生气的喊叫声: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就走了。

    几秒钟后,妈妈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了。

    小女孩的哭声更撕心裂肺了:“妈妈,妈妈,你别走……”

    1.
    听到这撕心裂肺的哭声,你什么感觉?

    心疼小女孩,还是认为小女孩不听话、太执拗了?

    感觉妈妈太粗暴,还是认为当妈妈的也不容易、就是不应该惯孩子毛病?

    如果我说孩子的哭闹在本质上和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样的,你认可吗?

    母子、母子关系,天底下可能只有情人、情人关系能与之相比,不管你身处何方、年龄几何,相信每次你听到母子二字、想到母子共处的情景,都会心生柔软、面露笑意。

    可正由于母子关系的亲近与交融,孩子的柔弱与可塑,导致孩子的行为必然不会独立存在。母子关系,就像一大一小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你转我才转,我转你也转。

    这种匹配,体现在行为模式上,便如同我们看到的这个场景,孩子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分时间与场合;妈妈长大了,不哭闹了,可她是不是也在任性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也是那么的不分时间与场合?

    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处理情绪的方式,都是妈妈教会的。

    2.

    一天,我带孩子去超市,孩子被一个绑在某零食上的小汽车吸引了,要买。可问题是,他并不喜欢吃那种零食。我问他:你是喜欢这个零食还是喜欢小汽车?孩子说:我喜欢这个汽车。我又问他:既然你不喜欢这种零食,那我们换个地方单独给你买汽车行吗?孩子说:我就要这个汽车,现在就要。

    心平气和的沟通总是短暂的,孩子开始了哭闹耍赖模式,我的恼火也充满了脑袋和胸膛。一个念头出现了——一走了之,他总会跟过来的。

    但这个念头也随即勾起了我的回忆,和上述情景几乎一模一样的回忆——年幼的我,站在街边望着妈妈的背影嚎哭……

    于是,我咬着牙忍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也体验那种被父母抛弃的惶恐。

    我蹲下来,默默的陪着孩子哭。奇怪的是,这时的我再看到、听到孩子的哭闹,感到的竟然不是生气了,竟然心生怜悯。

    孩子哭累了,我们又开始商量,这次通了。

    3.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处理问题的方式、处理情绪的方式如果不加以反思、调整,会在家族成员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如今的我们,到了“去其糟粕”的时候了。

    二十多年后,这个场景还会再现吗?

    希望没有!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喜马拉雅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你这么凶,长大我会和你一样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g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