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谱·一之叙事(意译)
续
《韩诗外传》载:
赵简子有位家臣叫周舍,
站立于门前三日三夜。
简子问他缘故,周舍对答说:
“臣愿作直言进谏之臣。
笔蘸足墨手执简牍,跟从您身后,
发现您的过错就记录下来。”
梁元帝做湘东王时,喜好文学,
著书时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精美之人。
他用笔有三品,
有的用金银雕饰,
有的用斑竹为管。
忠孝两全之人用金管书写;
德行精粹之人用银管书写;
文章词采富丽感情奔放之人用斑竹管书写。
所以湘东王的美誉,远播于江南。
《东宫旧事》载:皇太子初立,
赐漆笔四支,铜博山炉、笔床各一副。
笔谱一之叙事(原文)
《韩诗外传》(1)曰:赵简子(2)有臣曰周舍(3),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问其故,对曰:“臣原为谔谔(4)之臣。墨笔执牍,从君之后,伺君过而书之。”
梁元帝(5)为湘东王时,好文学,著书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逸者以斑竹管书之。故湘东之誉,播于江表(6)。
《东宫旧事》(7):皇太子初拜,给漆笔四枝,铜博山(8)、笔床(9)一副。
【注释】
(1)《韩诗外传》:一部记述古代汉族史实、传闻的著作。作者韩婴,西汉燕(今属河北)人。
(2)赵简子:春秋时期晋国赵氏领袖,原名赵鞅,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赵武之孙,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赵国基业的开创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3)周舍:正卿赵鞅家臣,好直谏。
(4)谔谔:直言争辩。《韩诗外传》卷十:“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
(5)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在位三年。
(6)江表:江南地区。
(7)《东宫旧事》:共十卷,记录晋太子仪礼风俗的书籍,已佚。
(8)铜博山:即铜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熏、博山熏炉等,汉、晋时民间常见焚香器具。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盖高而尖。
(9)笔床: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