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睡前刷一波朋友圈、公众号、新闻、微博等等的习惯呢?是不是也是刷着刷着就越来越激动,越来越睡不着了呢?那你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睡觉前要看多久的手机呢?
今天的笔记来自梁爽的“睡前不带手机进卧室,早做就早赚”。
手机是元凶
作者说自己身体原因请了几天的病假,后来恢复后同事们都说她气色都变好了,是不是有什么秘诀?但其实最明显的改变只是更早去睡了而已。
朋友们都知道早睡的好处,也知道晚睡的坏处,但是偏偏就是很难坚持早点去睡觉。
总找理由说:下午喝了咖啡,晚餐吃了太晚了或者太饱了,玩玩游戏,追追剧,或者洗个澡精神又好了等等。但这都不是主要的理由,而大多数人都是躺在床上刷新闻、刷微信、刷抖音等,越刷越兴奋。
既然知道手机才是罪魁祸首,那么就要先消除这个主要矛盾,尝试一下睡觉前别把手机带进卧室。
“早睡是1%的幸运+99%的不玩手机。排除病理原因和晚间工作,不把手机带上床,相当于砸掉晚睡熬夜的承重墙。”
睡眠越来越受到关注
有的人为了提供睡眠质量,在家里运用了舒缓助眠的香氛,流水喷泉的摆件,配合房间内的温馨的色调,通过气味、声音、色彩,让人感到放松想睡觉。甚至还有花重金去买乳胶枕头、床垫等,家里还买了眼罩、耳塞、褪黑素等等一系列的用品。
现在失眠率高,睡眠经济很火。
据《中国睡眠医疗发展报告》显示,自2007年起,包括睡眠保健品、睡眠药物、睡眠器械用品等在内的睡眠医疗行业,以每年15-20%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2018年,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62.9%的90后年轻人处于睡眠的“烦躁区”和“苦涩区”,还有12.2%睡在“不眠区”。30.9%的90后表示入睡需要30分钟以上,还有0.9%表示要靠药物才可以入睡。
其实最好的助眠神器就是:不带手机进卧室。
最近流行一种提法,叫“报复性熬夜”,说白天时间被别人占用,晚上要晚睡和自己独处。
可你在手机荧光下闪着兴奋又血红的双眼看着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关照自己的内心,看似独处,实则与无数人联系在一起。
这种玩手机的报复性熬夜,报复的是自己的健康和视力,报复的是与家人、与自己的关系。
相对而言,我们更应该欣赏像主持人董卿那样睡前高质量的独处方式。
她多年保持着这个习惯,睡前要阅读一小时书,而且诸如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也从来不会拿进卧室。
把睡前时间,用来和家人交流情感或进行高质量独处,很多人从睡前手机辟谷中受益匪浅。
为什么建议别把手机带进卧室呢?
1对身体有好处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把手机带进卧室,散发的蓝光会干扰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深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导致代谢失衡,引发多种疾病。
看过国内研究者说,距离手机越远,电磁辐射值越小,建议别把手机带进卧室,更不要置于枕边充电。
我自己夜里躺在床上玩手机得到的结果就是,皮肤、眼睛、脖子、脊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
2对睡眠有好处
很多人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一来拖了你晚上睡觉的后腿。二来让你半夜醒来可能就再也睡不着。
美国一位医学博士说过“如果半夜起来看手机,你会不可避免地被看到的东西弄得心烦意乱,导致你的身体开始紧张起来。”
3对效率有好处
手机放在床头的人,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在脑子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相不相关的信息扑面而来,让人一起床就紧张。
《睡眠革命》一书中说起床先别看手机。“醒来后,拉开窗帘,让日光照射到房间内,这样能让你快速清醒,并帮助设定体内的生物钟,实现从分泌褪黑素到分泌血清素的转变。”
我们的自制力永远赶不上算法和大数据,拿着手机上床,你承诺要在几点前睡觉很可能就成了空话。
如果你还是对自己睡眠状态不满意,这里有2个小方法。
用闹钟替换手机:
如果你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半夜或早间醒来,原本只想看时间,但看到推送的热点新闻,有时会忍不住点开,一看就是大半天。
但如果换了个闹钟,夜里需要看时间,一按闹钟的按钮,散发出不刺眼的柔和光线,也不会勾引我没完没了地玩手机。
用书籍替换手机:
手机是睡眠杀手,看书是睡眠助手。
两者虽都是信息载体,读书需要思考和深层加工,运行的大脑系统比较少,比较深入,容易疲累,帮助入睡。
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从一个话题蹦到另一个话题,很多脑区都激活,但是加工都比较浅,不容易累,不易入睡。
枕边书最好选散文或枯燥的内容,避开情节紧凑的。
除了夜间要接大量工作电话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拿手机进卧室,只是日常习惯上的一小步,却能让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有了大跃迁。
PS:还记得从前自己读书的时候,每当晚上拿起单词手册的时候,助眠效果就异常的好。哈哈哈~
好了今天的笔记就到这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坚持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