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7期等待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工作的第一年,我教高一。
教室最后排有一个单出来的桌子,坐了一个瘦高的男生。每次上课,他都深深低垂着头,回答问题时也是。一个多月了,我都没正面看到过他的脸。
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次叫他,班里就会有零落的笑声。我目光一扫,又立刻停止。
那天抽查背诵,我突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男生每次停顿,必伴随一声长长的“嗯”。他背到一半,不知道谁带头儿,班里哄堂大笑,还有人噔噔跺脚。
或许是我目光太冷,短短十来秒,一切动静戛然而止。那节课,我讲了道德,讲了尊重,讲了换位思考,生生把一节英语,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
男生追到办公室,求我以后不要再叫他回答问题。他依旧低了头,重复了好几遍我才听清,他说:初中的老师从来不叫我。老师,我成绩倒数,您不用搭理我。
我有自己的思路:你说话也像读书一样停顿?
他飞快地看我一眼,说“不”。短短几秒钟,我看见的是他紧锁的眉。
再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
答:初一。因为没有提前预习,有不认识的字,被同学嘲笑,还被老师罚抄了。后来,再读书,就生怕有读错的字。越怕,越读不上来。
先表扬:表述简洁,思路清楚!
然后明确本质:纯心理问题,克服就行。
再威逼利诱:相信不?三个月内,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我帮你跟班主任请假,每天午饭后,你来办公室,就读一个句子,汉语的,读完回教室。三个月后,包你上台演讲都没问题。
他犹豫片刻,乖巧点头。
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午12:30,他准时过来。先练习昂首挺胸。“下巴抬起来!直视窗帘杠。”
保持姿势练朗读,从十来个字的短句开始,到长句,到段落,到全篇。数十遍数百遍地重复,一直到没有任何停顿。
我一一纠正他的读音、断句、语气语调,看他从泫然欲泣,到面红耳赤,再到自信微笑。
这三个月,我从不叫他回答问题。但是我每讲一个知识点,他都会抬头,微笑示意。
学校组织迎新年演讲比赛,他问:老师,您说我行吗?
我答:只要你想行!
他捧着三等奖的荣誉证书,围着我来回跳。他说:老师,我特别想拥抱您一下,但是,我不敢。
我笑:我也不敢。
之后的每一节英语课,他都特别积极。他说:老师,我得给您争气 !
升级考试,他是班里的第三名。他说:老师,下学期我要竞选学习委员。
我答:试试!
高三,他说:老师,我想报师大,以后做一个您这样的老师;又想当兵,以后研究国防科技。
我问:哪个是最初的志愿?
“师大。”
“选第二个吧!如果第一个理想足够坚定,你就不会再犹豫。”
再见,他一身军装。一个深深的鞠躬,他说:老师,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记得读过一篇鸡汤文,大致是这样的内容: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
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
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
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只可惜,大多数人只看见了最后的四个字——静待花开。
大概是因为工作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孩子,我更看重的是“默默耕耘”——
女儿的玩具不多,大部分都是积木和拼图。她搭一座楼,我搭一辆车;她插一架飞机,我插一座城堡。看她恼,看她笑,看她打败我之后得意洋洋。
上幼儿园后,又给她加了教具、绘本和数独。我读说明,她动手,然后再教给我教具怎么用;一人一本书玩数独,玩到手肘长铁皮。
读《365夜故事》哄睡,我哄不着她,就反过来,由她讲故事哄我,一直哄到自己枕着书睡去。
绕花圃辨别花的颜色,描述不同的花香;数爬来爬去的小蚂蚁;养胖乎乎的蚕宝宝。
女儿学会的第一首歌,是李叔同的《送别》。普陀山下雕像旁,我给她讲弘一大师的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和爱国情怀,给她种一颗偶像的种子。
跟她比赛背诵一二年级的课文,这次让她体验记得快,下次让她炫耀记得牢,偶尔一次让她完败。有成有败,有经验有教训。
买一本看图写话,她写我也写,写完读给对方听,互相评论、修改、定稿,写上名字和日期,小心收藏。她在封面上写:我的书。
二年级开始,让她负责每月生活费的分配和保管,监督大家合理支出。
四年级,自己制定假期作业计划。
小升初考完,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就搜了高途的初中数学免费课,一边看一边感叹:哇噻!还可以这样?她鄙视完,再告诉我,“还可以那样”。
现在,她初三,各科均衡优异,自律且独立。大概,我可以静待花开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