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武古城回到泉州后,我从南环旅社搬了出来:那里深更半夜经常炸响的电话铃声一次次把我从沉睡中惊醒。我来到义全路上的海洋招待所,这里宽宽的单人间一晚上70块钱。我住在10楼,从窗户可以看到泉州五六层的居民楼红红的屋顶砖,夜晚,一城的灯火静静地闪烁着。
每天早晨和黄昏,我在泉州大街小巷漫无目地地走。我太喜欢走路,只有走路经过的地方,我才能深深地记住:记住它的名字,它周围街道的曲折,记得路过它时空气的颜色、味道和声响的混和。
天后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离海洋招待所不远。没义全路向西,走到天后路时向西南折,走不远就到了。我依次路过幸福居委会、一家中等规模的菜市场,一个装修体面的蠔干粥店。天后宫建于1196年,是国内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从前,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会来这里祈祷平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2e17d01c2b262c6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c8508e173b1d821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1c35d1077885376f.jpeg)
这么重要的一处文物竟然不收门票。只有一群老人坐在大门两侧打着牌。建筑整体是绯红色,檐角装饰着华丽的卷草图案。宽宽的庭院里种着几百年的古榕。没有一个游人,只有我和大殿旁边堆成山的写满祝福的瓦片呆在一起。我穿过供奉妈祖的大殿,来到后院,偶然抬头,大殿屋顶的瓦呈美丽的波浪形,仿佛正在款款流动;屋下一株老榕枝繁叶茂,一只麻雀轻盈地飞起,红色大殿的背景是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天空中流动着棉絮状的云。这一切元素的组合充满了深远的禅意,它美得让我忘记了时间。
出天后宫,不远就是李贽故居。来泉州前,我对李贽这个名字一点也不熟悉,参观了他的故居,才知道他是明朝后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焚书》。他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但他最终却在76岁的时候被投入狱中,被迫害至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eea01f63fc1e42d1.jpeg)
李贽故居里陈列了大量后人研究李贽的论述,除了这些书,故居里只有我一个参观者,以及一只白黑相间的猫,它蹲伏在门槛上,警惕敌意地看着我。
出故居,就是万寿路,一条窄窄曲折的小路,两侧种满叶子细密的树,路边有一家佛具店,那里陈列着各种花花绿绿纸糊的送给鬼神的东西。泉州是一个宗教气氛如此浓重的城市,在这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安无事,各自兴旺地发展着信徒。泉州的佛具店与别的地方的也不同,这里陈列的东西大多是我没见过的,它们奇怪而浓艳,承载着我不明白的各种说法。
走在万寿路上的那个下午,小街宁静,人很少,偶然路过的人们都走得慢吞吞的。空气中流动着植物的清香和树叶深处鸟的鸣啭。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e69aafdb457ae445.jpeg)
另一条叫旧馆驿古街巷的小街更有味道。它是市级保护文物,我在去开元寺的路上无意中发现了它。它与西街垂直,一条细细的小街,只有200来米。没想到它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保留明清时代古朴典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就有14座,有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清道光翰林龚维林、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清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f8224b9336b7a48d.jpeg)
我走在这条小街上,仿佛穿行在一千多年的时光里,想着朝代更叠中,脚下的路面曾经走过多少宽袍广袖的才子佳人,这里曾经市声如织吧?而现在,我看到的只有一扇扇关闭的黑色木门,除了那些雕花的细部让我想起这是久远年代的房子,这里,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从报纸上看到政府马上要改造西街了,他们要把沿街那些“凌乱的房子”全部推倒,变成如东街一般,一模一样的红色骑楼。我知道下一次来泉州时,这条古色古香的西街将不复存在,那些旧书店、草药铺子、凉茶摊、花圈店、小食杂店,鲜花店全部会被改造掉,变成一个个亮闪闪的服装精品店,从里面传出闹闹的音乐。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不停地走在西街上,我向这些写满故事的小店和这条铺满历史灰尘的小街告着别。在这个狂燥的时代,大家都在拼命地摧毁,之后又在火热地建设着,我什么都无力挽回,无法改变,我所能做的,只是用眼睛去记录并记住一段段老老的故事还没有被破坏前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f1fccd261e4605df.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2102fb464ac552c9.jpeg)
......
2008年7月12日,从泉州返回深圳的卧铺大巴是晚上九点半的。我提前一天买的票(270元),座位号已经排到第10。我仿佛前世就是个云游四方的人,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只要坐在火车或者汽车上,我内心都会一阵狂喜。我喜欢听着火车车轮咔哒咔哒的声音或者汽车行驶时的呼呼风声入睡,这两种声音伴着不断的摇晃让我仿佛回到了摇篮中,我感到甜蜜和安全。
初到泉州时我被香火烫的伤口在起了水泡后,有一点感染了,我抹了“京万红”,希望回到深圳后它能好起来。左胳膊这里一定会留下伤疤,它恰巧就位于我在2005年4月去千岛湖时在淳安县某宾馆浴室里摔那一跤后缝的六针旁边。这些伤疤将会变成我的记忆,让我深刻地想起每一次的旅行。不知道,如果这一生我都这样走下去,老的时候,会不会浑身上下都是记忆?
我住在大巴的上铺,临窗,窄得无法翻身的小床。8个小时之后,我就会再次看到深圳。记得刚出来旅行的时候,月亮是细细的一弯镰刀,而今晚,半夜时分,透过浓黑的车窗看出去,月亮已经变成了晶晶亮的半片桔子。
(全文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