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马拉松

作者: pushpa1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03:42 被阅读0次

在跑步快半年的时候,终于遇到了一次珠海举办的马拉松,并有幸陪朋友参加,做了一次全程后勤人员,得以旁观了全过程,个中酸甜苦辣,只有亲历的人才知道。

                      一、赛前消息

11月初,朋友说今年他日常还没跑过长距离的,而且各种赛事的报名基本也都截止了,颇多遗憾。当搜到珠海横琴马拉松报名还没开始时,他立刻让我帮他留意,如果今年不能参加全马,他每年至少一次的跑马成绩就中断了。

我把他平时不练习的各种理由拿出来嘲笑了一番,虽然知道他今年从北京——地道的北方,调到珠海这个典型南方城市,会有各种不适,但也不能成为日常一次半马都没跑过,一个月跑量不足100公里的理由。

也许是被我刺激到了,他开始坚持至少每次10公里的日常活动。但是也经常中断。终于等到11月17日报名,12月14日公布中签结果,12月22日通知参赛包领取时间地点,26到28号领取参赛包,29号比赛。期间被朋友无数次诟病主办方仓促,不为外地跑友着想。

在决定是坐比赛接驳车还是自己开车时,朋友说去年横马有几百人没坐上接驳车去不到赛场,最后组委会退了车费。今年我们可以先预定接驳车,开自己的车到接驳点,如果现场混乱坐不上车就直接开车去赛场。

                            二、进入比赛

27号陪朋友去领参赛包,我领马拉松接驳车票。事前网上预订接驳车票被告知,网络预订车票12月22日截止,事实是领取物资包的几天现场随时可以买接驳车票,我们网络预订票的人取票手续繁琐:运动员的车票在发参赛包、号码簿的时候一起发车票;观众车票要先在入口打印电脑凭条,再到相应窗口取票。我们担心28号最后一天发物资人会多而乱,特地选了27号去领,结果那天下午人很少,偌大个广场几十个帐篷摆着进去领物资人手指头都数得过来,饶是这样,朋友在入口打印电脑票后,还要分别去3个窗口领号码簿、车票(其他物资)、衣服。他先领号码簿,最后到领衣服的地方时,发衣服的工作人员好奇他物资包里有个好玩的赞助商品,就要来看了下,顺手就翻了一遍里面的东西,问他怎么没车票,朋友于是倒回车票窗口问,那边工作人员拿出一张纸,说你签了名,车票就应该给你了;朋友说你给我的东西都在这里,你一共就发50个号,数下发出的签了名的人数,和你手里剩下的票,不就对出数来了吗?工作人员检查不核查,只认签名。无果,朋友只能现场重新买票。

                          三、亲历马拉松

12月29日横琴马拉松当天早上,4点40分闹钟把我叫醒,洗漱、准备餐饮包装好后,已经是5点10分,按约定我开车接朋友,然后一起到市区接驳车站——体育中心东门。5点40分到东门,天还没亮,体育中心已经迂回婉转地排了两三百米长龙,10几台接驳车打着双闪灯停在路边。我们排了8分钟后上了车,还算顺利。大约5点50分,车满走人。车上有人继续睡,有人在吃东西,我睡意全无,但也闭目养神。

6点半到达赛场,天已经灰蒙蒙,不需要问询,就随人流往前走。那些跑团、迷你马拉松的亲友团已经在热热闹闹地拍合影和各种秀,光不够,他们就站路灯、广场灯旁,古怪的服装和灿烂的表情点亮了每一个路人。

每个转角都有志愿者,看到号码簿就不停提示:半马、全马继续往前走。随着指引,迷你马拉松队员的喧嚣越来越远,半马、全马运动员孤独地前往赛区,人越来越少,陪同人员也越来越少。终于走到全马运动员入场区,天已经亮了,再次检查装备、随身补给,我们约好终点见面,6点50分,朋友进场。

我拿出手机搜附近饮食,原先想跑完会很饿,在横琴吃完饭再回市区比较现实,结果发现最近的餐饮供应在1.5公里以外的横琴口岸,还只是茶餐厅,没有正经的中餐。幸好我为自己准备的早餐点心有多,估计跑完垫下肚子,能坚持到回市区吃饭。

于是我和一众场外观众问过志愿者路线后,向半途观赛区出发。到达第一个封路口,已经7点20,离比赛正式开始还有10分钟。我们静静地等待,看到一个业务员扛着自制的广告牌走来。

第一次走进马拉松

鸣枪,开道车向我们驶来,31分,我们看到了领跑的黑人运动员。

第一次走进马拉松

大家热切地在拥挤的人潮中寻找自己的朋友、家人,并想拍下他们的身影。忽听到我身边一个领头警察模样的人冲旁边五六个警察大喊:别拍照,不要让行人进去(进去赛道)!循声望去,原来那帮警察一兴奋只顾拍照全然不管涌进来的人群。

第一次走进马拉松

从第一个领跑员,到所有参赛人员通过我们面前大约是12分钟,我想如果真是靠成绩吃饭的人是不是应该尽早入场,尽量排最前面呢?

第一次走进马拉松

道路恢复正常交通,一干观众开始分头行动:半马的观众找车去半马终点,迷你的也往回走。想到商业没营业,比赛结束还有4个小时,我还是找个舒服的地方看网络直播吧。于是我朝全马终点(和起点一致)走去。

走进去才发现有很多赞助商已经开始各种宣传互动赠送礼品了。

我参加了卡式酸奶、人寿保险、康师傅方便面的活动领了赠品后,就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此时大批迷你马拉松的运动员已经结束赛事领了完赛包,并开始参与各赞助商的活动了,一时大噪。

我在碧桂园一个空帐篷里坐下,里面存放了大量面包水果,准备派发给运动员的。值得欣慰的是,工作人员在另外一个帐篷向排队的人免费派发,他们虽然能看到这边堆了很多面包,却没人过来哄抢,偶尔有人想喝水,也会把我们几个坐着休息的闲人当工作人员,问可以拿瓶水喝吗?

等人间我和坐我旁边的小伙子聊了起来,知道他们5人从深圳过来参赛,因为客户喜欢马拉松,平日多嘲笑他们不运动,为此他们走上了跑步之路。他的伙伴有跑半马个全马的,他平日不锻炼,这次只报了迷你,负责做司机和后勤。

从珠海的房价到深圳的房价,聊到深圳人精神,再到珠三角投资拉动需求……这个工作才5年的小伙子显示出丰富的历练。

半马快结束时,他的伙伴发信息召唤,我也起身去互动区找补给。

再过去时,发现附近的垃圾桶盖子全开着,有保安站一旁指引投放,草地上也坐满了吃泡面的人。有个四川口音的跑团男子,捧着两盒冲泡中的康师傅,把面放在草坪,然后去卡式领了盒酸奶,又对他身边的同伴说,你去帮我弄点啤酒来,同伴说。✘总,啤酒不好弄,要玩游戏,掷筛子中奖才有。看他吃着,那人还是移步去帮✘总弄啤酒去了。

比赛进行3个多小时后,我来到了终点的拱门前面,开始等朋友到达。

此时跑完全马的都算比较有实力的,老天比较赏脸,一直阴天,偶尔的雨丝也不太密,或者一会就停了。到终点的人大部分比较从容,还能摆造型让人帮他们照相。有个特别爱作秀的,冲过终点朝着主持人和镜头飞吻,喊出一连串“我爱横琴,我爱马拉松,我爱中国……”还有我们都听不清却让众人都哄笑感觉到很狂热作秀言行。在我身边一直一言不发的民警突然迸出标准的河南话:有病,神经病。让我憋着的脸瞬间笑出了声。

主持人还是颁奖,间隙不忘穿插着赞誉准时到达的兔子。时候朋友说起,这次马拉松他之所以跑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轻松,就是始终盯住目标兔子匀速,补给及时,而且不过量。虽然他2019全年的跑量不过千。

比赛3个半小时后,雨开始越越密,原本站在赛道旁的我不得不走进一旁的终点医疗救助站望着终点。救助站的两个义务工作者穿着白大褂低头刷手机,我看到终裁搀扶着一个选手走过来时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人抽筋了吗?医疗救助听闻立刻停下手中望向赛道。裁判向他们说,给点止痛。

选手呲牙咧嘴地坐下,被他们按压小腿,喷云南白药喷雾,一会儿,终点前的救助者跑来拿走了一支喷雾。又有自己撑着走过来的抽筋运动员要求帮助,救助站开始忙碌起来。330之后,出状况的人多了起来。我感觉是业余选手体力和经验不足导致的出状况多起来。

突然人群哄叫起来,循声望去,一运动员倒在赛道过终点20多米处,摊地一动不动。地面已经湿透,雨还在下,一个救助跑过去站在倒地运动员身旁,问完之后起身望向走到他身边的助手, 眼神和手指示意向不远处的医疗车。助手走过去听清指示后,开始折往医疗车。我想起这种紧急心脏救助黄金4-5分钟的说法,不由地焦急看着任然坚持快走的助手,他问什么不愿意跑几步呢?

人群中递过一把伞被接过遮住运动员头部,裁判和人群都焦急地用目光跟踪助手的行踪。助手折返离大家越来越近的时候,受不了无数灼热目光的期望,终于改成跑态冲向倒地者。他打开保温衣披,套在运动员身上,此时医疗床和心电图检测仪也被推过来了,运动员被扶上了床,推向医疗车。

我心中暗叹:无论你多牛,都要让自己有余力应付比赛中的突发意外,千万不能过分依赖救助。4-5分钟的黄金救助时间稍微被一个环节的人误判就会造成永远的遗憾。

400的兔子跑到终点后,我开始频繁看手机,原来说过40公里后朋友发信息给我,赛前他说自己最好的成绩是443,而且每次30公里后都会很艰难,要咬牙走一段,今年日常训练太少,不知道能不能跑下来。425到430有空挡,不像之前有运动员跑过来,整整3分钟没有一个运动员冲线,期间430的兔子在430过了15秒后跑过终点向人群微笑示意,他们到来前后都没有运动员跟随。

我想此时也许是朋友最艰难的时候,就低头发了条:430 坚持 的信息。然后密切关注每一个跑过来的运动员。
一会我手机响起,朋友问话,你在哪。我答着已在终点,按掉电话跳进赛道,站在官方终点摄影记者身后等待。
漫长的10分钟,我电话再次响起,朋友说他已经领完了完赛包……就是我低头发信息的瞬间他冲过了终点,没想到跑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轻松,没有走路,只是40公里后脚底很软,很无力,但还是一直跑下来了。
也许跑完第一时间没遇到让他撑着到处找我多走了些路是好事,心理没瞬间松懈,随后我们一起找志愿者做然后拉伸。
我手忙脚乱地帮忙拿背包、奖牌,全马的运动员在冲线后第一时间多半要求拍照者帮忙与终点计时器合影,能跑完全程着实不容易。跑完后还有三四百米才走出封闭赛道领奖牌和完赛包,很少看到全马运动员挂着奖牌到处走,先前迷你的小运动员挂奖牌到处跑又拍照让我看到了奖牌的真面目,这把以帮忙收手不够为由,奖牌挂在了我脖子上。
然后拉伸放松,找接驳车回市区,赶在2点前找到没打烊的饭馆,看着朋友吃上可口的饭菜,他喝着汤说,现在终于活过来了。此时外面雨丝早已经变成大雨,可是对我们没有了任何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次走进马拉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om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