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网课学习了《古诗三首》的第三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结束的时候,我说今天下午要讲练习册,让学生把这些内容给完成了。
没想到今天下午做核酸,一下子把上课的时间往后延长了不少。
虽然时间短,但因为练习册的内容不是很多,所以也不是很担心。
核酸检测结束,将近3:30,才打开直播。
没几分钟,学生到得差不多了,也有别的班级的学生前来。
我没有在意,开始讲解练习册上的题型。
不到20分钟时间,练习册的内容讲完了,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想听故事与否,我读一个故事。
结果孩子们很是欢迎,于是,我就准备用将近10分钟的时间,读一个故事。
~~
没想到的是,有别班的几个孩子开始闹腾,在群里用文字或者图片,连声追问,这是学习吗?
有几个孩子,严厉制止:都别说了,听老师读故事!
可是孩子们的说法,一点作用都不起,那几个孩子,该怎么闹腾还是怎么闹腾,就是安静不下来。
没办法,读了一段内容之后,对这些同学说了几句,再接着读一段内容,再把他们说几句。
就这样岔来岔去的,这个故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内容,孩子们估计也没听出来什么东西。
这让我特别恼丧,内心也特别不安。特别是学生们问的那句话:大家确定这是在学习吗?
班级的学生回答说:讲故事也是学习。
他们就继续追问:你们确认这是学习吗?
~~
此刻天已经黑了下来,直播屏幕上的这句话,一直在我的心中徘徊,也一直在内心里追问自己——
网课直播,给孩子们讲故事,到底是学习吗?
现在是一个阅读的时代,除了课本上的内容之外,学生还要涉猎更多的文字,读到更多的书籍,才能够和这个时代保持一致。
今天读的故事,上学期的时候,在教室里读了一个学期,断断续续已经读了十多个故事。
如今多了一些别的班级的学生,把教室里的故事拿到网络上来读,却遭到了别的班级的学生的质疑。
在这种质疑的声音的背后,又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教育理念?怎样的教育行为?
在这种声音的背后,又蕴含着一个怎样的家庭?一个怎样的家长的期待?一个怎样的未来?
~~
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只是一遍一遍地叩问自己的内心,这样做到底正确吗?
给孩子读书,一直是我惯有的做法,无论是读长的连载故事,还是读短的合集的故事,都是一种阅读行为的传递,都是一种阅读理念的晕染。
只是希望学生的内心里,能够多一些文字的城堡,能够多一些故事的大厦。
以至于在未来的某一天,学生能够自己捧起一本书,安静地读下去,从而也能够回想起,属于他的年少时光里,有这么样的一位老师,给他读过故事,给他带来过温馨、安静的阅读时光。
不知道在别人的眼里,我这种行为算不算学习行为,但我自己认为这是正确的,学生也接受这种行为。
那么我就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把书籍把故事把文字,植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