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归途

作者: 心情变成诗 | 来源:发表于2024-10-20 23:3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高一开学第三天上午,小华上着英语课。班主任刘老师轻轻敲了下教室门走进来,拍了拍小华的肩膀,示意出去教室。

姑姑站在走廊上,满脸的悲伤,不等小华开口,急切说道:“跟我回家,你奶奶死了。”

小华一愣,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高声嚷道:“不会吧,前两天地没扫干净,还扇我两大嘴巴子,力气大着呢,一下没把我给抽死,她真就死了!”看到刘老师站在一旁,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嘴巴。

姑姑咬着牙根点点头,低声说道:“这事不能乱说,去收拾收拾我们回去,假都给你请好了。”说着转身向刘老师道谢。

小华朝宿舍走去,脚步却轻盈起来,咧着小嘴,就差仰天大笑,这老不死,终于有今天,让你每天打我,骂我。以后,再也不用看那张老脸过日子。哈哈哈!

小华奶奶,也是姑姑的亲妈,虽是女人,内心却极端重男轻女。姑姑自小被她责骂,长大管不了。正好小华领养回来,从小便开始管教,稍有犯错,轻些责骂,重则竹条抽打。因为从小被奶奶欺凌惯了,只要看到她,全身忍不住颤抖,内心深处的恐惧远远超过奶奶那微薄的亲情,何况没有一丝丝的血缘关系。

更可恨的就是,奶奶是家里最反对小华上学读书的人。不识字的她,居然拍着桌子骂叫:女子无才是德,一个赔钱货,小妮子读什么学,以后谁在家煮饭阿明吃。

阿明是小华的哥,从小捧手心里惯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洗脚水也要小华倒。他可是好手好脚的,每天在街上鬼混,不用干活手上却有花不完的钱,穿不尽的新衣。

小华默默忍受,心里却恨得出血。

如今,听到奶奶的死讯,心里舒坦了许多,之前的怨气好像也顺了,抬头,太阳都变得柔和。

斗不过,熬得过。

装着一副沉痛的表情,可弯弯的嘴角却骗不过朝夕相处的姑姑。

跟着姑姑坐上回家的班车。

“别怨你奶奶,她也是童养媳苦过来的,又没识字,不懂道理。你的妈妈比她还凶,所以有气只能朝你出。唉,人走都走了,回去上个香,送一程吧。她死了……也会保佑你读书的。”姑姑把小华搂进怀里,溺爱地说:“你奶奶对我也凶,可毕竟是我亲妈。”

小华扭头望着车窗外闪过的大树,没有吱声,心里一阵酸楚:活的时候都那么凶,死了不找我麻烦就好了。

家里是一派忙碌的景象,隔壁亲人都过来帮忙。

小华跟着姑姑走进大门,只见门边那根弯曲的竹条还醒目地斜靠着,却没了往日的神气。

中堂挂着白色的布帘,中间摆着一个小矮桌,上面放着一个香炉,插着几炷白色的香,烟雾缭绕。桌前放一火盆,哥哥跪地上,一边抹泪,一边烧着金银纸。

这下没了保护伞,看以后还有谁来护着你。小华心里莫名地掠过一丝爽意。

至亲分开两边跪着,应和着门口乐队的唢呐声,大声哭着,呼喊着,悲痛万分。

中堂,这个让小华从小害怕到大的老女人,就这样静静地躺着,身上盖着红色的被单,两只脚穿着鞋子在外面,她脸上盖着白毛巾,那张凶神恶煞满是皱纹的脸再也看不见了,只有两只瘦的皮包骨的手,曾经无数次拧自己,抽自己的手,此刻隐隐发黑,摆在两旁。应该再也动不了了吧,小华心里有些发悸,躲到姑姑的身后,这是一座大山,虽然不高,却是自己遮风挡雨唯一的港湾。

姑姑哇地哭出来,毕竟是亲妈,还是有难以割舍的情感。来到小桌子前,照着亲伯的嘱咐,抖着手点了三炷白香,忍着哭,插进香炉后,到帘子里跪着,才掩面大哭。

小华走上前,望着躺着的奶奶,这个骂她长大的女人,如今真的起不来了。

学着姑姑的样子,也拿起三炷香,凑近蜡烛,点着。

一丝烟,冲进鼻腔,眼睛里,好涩,好冲,泪水不听话地流出来。当然,这不是哭奶奶的,小华侧着脸在衣袖上擦了一把眼泪。

可刺耳的哀乐,唢呐声,哭声,冲击着小华的神经,心里起了丝淡淡的悲伤。

终究,她还是这样走了。也罢!心里默然一沉,仿佛空了一个角,说不清的感觉。弯腰躬身三次,仔细把香插好。咬牙走到姑姑的身边蹲了下来。

妈妈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完全没有往日与奶奶争吵时的凶狠。

小华看了一眼妈妈,心里感叹,装得真像。

姑姑坐在地上,嘴里喊着妈妈,一边大哭一边抹眼泪,渐渐地鼻涕也流了下来,在鼻尖汇成一滴,又拉成长长的一根线,随着姑姑的抽搐抖动着,最后无力地掉落在地上。

小华心疼姑姑,以后姑姑再也没有妈妈了,好可怜。看她哭得如此伤心,为什么自己却没有这种痛的味道。

突然间又想到,如果以后姑姑也老了,死了,我该怎么办?他们再欺负我,再也没人会帮我了。

想着,心里一酸,从小让人欺负的一幕幕在脑海闪过,委屈,痛苦,交加着旁边人的哭声,小华再也忍受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地大哭起来,所有的委屈宣泄。

哭自己,命运的不公。

哭亲人,给予的磨难。

哭以后,人生的迷茫。

第二天,隔壁邻居们都在议论,小华是个好孩子,奶奶对她那么不好,却是哭得最伤心的人。

2

农村里的规矩,人死了以后,要在堂屋放三天,让至亲好友过来拜别,上香缅怀。奶奶也是如此。

家里老人一走,便由家族老成长辈领着儿孙一行到舅舅家,称为“闹家”那里去报丧。以前没有电话,到了他们家门口,不敢直接进门,只能在门口侧边按长幼跪着等候。由长辈进门寻找闹家大人,告诉丧讯。

儿孙们见舅舅家的长辈出门,哭诉老人已逝事情,完毕之后。闹家舅爷便一个个搀扶方可起身,如果是不肖子孙,闹家便迟迟不扶还会责骂抽打,那只能忍受。

起身后却万万不可进屋里去,因为戴孝去别人家,是会带去厄运。说好老人逝世出殡时辰,便转身回家了。

丧讯是她爸爸和哥哥阿明去报的,小华是女孩子,和姑姑一样,是不能去的。也许,这就是男性的作用,就像传宗接代一样,男性才是血脉的守护者,一些重大祭祀也是男人做得,不会让女人上手。而女性终究会成为泼出去的水,成别家的人。

留家的女人们也没有闲着,分两排跪着守灵,相隔一个小时左右,便要哭一阵,以显示对逝者的思念。如果是闹家人过来,全家人都要出门跪着迎接还要伤心大哭,以示伤感。

守灵要仔细盯着,防止猫狗入灵堂内。因此,家里亲人便会安排好,值夜班守灵人员。

小华却不肯与姑姑分开,坚持和姑姑排了上半夜守灵,下半夜休息。

夜幕降临,帮忙的亲友渐渐离去,乐队也收工走了,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留下的是自己的至亲还在守着,这时候不需要再哭丧。要守好香烛,不可以熄灭,断了香火。所以买了两尺长,耐烧的粗香,一根可以烧四个小时,同时点三支,避免一支突然熄灭的风险。

小华心里还是有些害怕,毕竟也没有这么近守着过世的人,虽说名分是自己奶奶,却并不疼爱过她,至少小华是这样想的。

姑姑却是哭红了双眼,长时间的哭喊,嗓子已经沙哑。

好不容易熬到下半夜,姑姑牵着小华回到房间躺下。

小华枕着姑姑的手臂,紧紧地抱着,害怕一松开姑姑就会飞走。

“姑,奶奶为什么会死了?前些日子还好好的。”小华问道。

“老了就会死,以后我老了,也一样会死掉”姑姑回答道,声音有些沉闷。

小华抬头望着姑姑的眼睛:“我不要姑姑死,你死了,没人要我了,也没人帮我了。”

“姑,你不是医生吗?你可以治好别人,也可以治自己,以后活好久,对华仔好,好吗?”

“姑,以后我认真学习,考上大学,以后赚钱了,我养你喔,让你享清福。”

“好,以后我活一百岁,你养我老”。姑姑轻轻地拍着小华,眼角滴下泪水,却笑了。

在姑姑的怀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宁静的港湾。那熟悉的心跳,淡淡的清香,轻轻地抚摸,如同摇篮。

静静的,小华睡了。

在梦里,奶奶又凶神恶煞地扯着小华的手,拉着她的书包,不让小华出门,不许她去县城读书。小华急得大哭,却没有人站出来帮自己。这时候,姑姑远远地走过来,推开奶奶,拉着自己坐上第一趟班车。

3

今天是奶奶出殡的日子。

先生提前卜算后得出殡吉时为上午十点二十分,并算出移棺时不可碰见之人的生肖,年庚,写好后贴在中堂的墙壁上,对主家三番五次细细交代,当日切不可出差错。如果不回避会对生者产生不好的反应,甚至可能将其直接带走。

当然,这种晦气的事情,只是普通亲朋好友的,看到自己生肖相冲,必定是远远避开,免得遭受无妄之灾。先生做法事时,也会依规定在需要避开的时候回避。小华和姑姑的生肖都不会相冲,所以不需要回避。

凌晨,四点半,大门外传来敲门声,守灵的人开门一看,是煮饭的师傅领着伙计来了。

随着他们支锅,备菜,叮叮当当,睡在里间的大人们也吵醒,陆续起来。洗漱后,全部回位守在灵位两边,开始痛哭起来。

哭灵也是有规律的,每天早中晚饭前必须哭一次,白天有亲人来探望上香时,必须哭。哭的悲伤程度看什么亲人,如果是闹家过来,那要最悲伤的咆哮大哭。平时是不需要哭的,如果一直哭,身体也受不了。当然,在哀乐的催动下,也是忍不住会落泪。

天渐渐亮了,隔壁邻家也陆续过来,开始帮忙折纸钱,有的准备送殡时的白棱布,用于包头。

小华睁着蒙眬的眼睛,跪在草蒲上,连续几天跪拜,膝盖有些酸痛,悄悄移动了一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

姑姑跪着,身上穿着白色的孝服,头披白头巾,低声哭泣,声音异常沙哑,几天不停痛哭,眼睛十分红肿,身体消瘦了许多。

一向跋扈蛮横的阿明哥也是一脸悲伤端端正正地跪着,浮肿的眼圈通红的鼻子,隔着一会儿就抽一下,又抽一下,看上去很滑稽,可这时候却没人会取笑他。

奶奶难得安静,只是这一次静却是永远。

小华的爸妈长年在外地做工,家里的事情包括照顾小孩全扔给奶奶。常年劳累,还忙里忙外的,对这个半路捡来的女孩子,奶奶并没有好感。每天除了干不完的活,还有操不完的心,却没有享受到所谓的子孙满堂的福气。还好,姑姑长大了可以分担一些。自小华懂事开始,就跟在姑姑身后,干着力所能及的事,一遍一遍地做好,只为了能少挨奶奶的责骂。许久以后,小华才明白,其实奶奶打她骂她,不是因为她事情做不好,而是为了泄愤,单纯地为了出气,平衡心态。有时候看着在一旁偷笑的哥哥,小华不禁一阵凄凉,都是女人,何必彼此为难!

三天了,惚若隔世。

那个曾经最会骂自己的奶奶,再也不会骂自己,打自己,抽自己耳光了。以前挨打时,不知道多少次希望奶奶早点死掉,那样就少一个人折磨自己。为何现在愿望好像实现了,却一点开心不起来,因为亲情,这个不可能。因为叫她奶奶这么久有了感情,这个好勉强。那为什么,转头看着旁边痛哭的姑姑,许久。

也许这就是答案吧。

如果,如果能让姑姑不那么伤心,宁愿奶奶活过来了,自己再受点委屈,被打几下,又能如何,反正自己都习惯了。真的,从小到大,自己已经习惯了不用闹钟,天刚蒙蒙亮,公鸡打鸣的时候,就早早起来。先扫地,每个角落都扫干净,接着淘米煮饭,再提着一大桶衣服到村口的水沟旁边,洗好又晾起来。直到小华把家里的活全干完了,太阳升高高的,哥哥阿明才打着哈欠从房间里走出来,迷迷糊糊地刷牙,洗脸,然后喝一碗稀饭便跑去街上玩耍,全然不顾奶奶在他身后的呼喊。追不上孙子的奶奶,回过头来,总是无缘由逮着小华一顿痛骂。习惯养成,也就改不了,日复一日做着与年龄不匹配的家务活,还不输给大人,时间久了,小华成了村里人家口中的勤奋乖巧代名词,可就算如此,还是躲不过奶奶的数落。

习惯是个好东西,小华上高中住进宿舍,第一天早上,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她就拿起扫把,不仅把自己宿舍打扫干净,连走廊也扫得一尘不染,而且还连扫三天。最后保洁阿姨都纳闷,难道这届新生这么有素质,地上连一片垃圾都没有。小华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只是习惯做了这些,会让自己心安罢了。

恍惚之间,小华希望奶奶还活着就好了。在姑姑悲痛的哭声里,小华鼻子一酸,也跟着哭了起来,好心疼姑姑,心里也思念起这个让她害怕的奶奶。

吃过早餐后,各种祭拜完毕,很快到了起棺的时间,时辰一到,便抬着往门口走。

亲人们更是哭的厉害,双手扯着棺绳不让出门。终究,棺材移出大门,乐队在前面开路,亲人扶棺,送殡的亲友跟在棺后,每人头上:戴白布巾,手上拿着香,浩浩荡荡送着上路。

小华也哭的厉害,奶奶对她再不好,也是从小带着她长大,至少没有饿着自己,过年也没有少买一件衣服。三天时间,对奶奶的恨已经平淡太多太多了。

送到镇东路口,接下来就是上山,送行的人就此止步,把手中的香插在路旁,从此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棺材渐渐远去,直到拐弯再也看不见。

小华回头扶着姑姑,安抚道:“姑姑,回家吧。”

小华终究还是释怀了。

5

夜幕降临,劳累一天的亲友都已散去。

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开始收拾行李,请了几天假,明天和爸爸赶回去工厂上班。

我和姑姑也收拾自己的东西。

大家各自忙着。只有阿明一个人站在大厅神桌前看着奶奶的照片,沉默不语。明天,大家就要各奔东西,就剩阿明一个人留在家里,之前还有奶奶煮饭洗衣,阿明只会上街去玩。

小华突然可怜眼前的这个哥哥,虽然羡慕他总是过得比自己舒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奶奶死了,只能靠他自己。

“收拾一下,和我们一起出去做工吧,一个人在家,你连饭都不会煮。”妈妈走到阿明跟前,轻声说道。

“不,我还是留在家里,明天我去找点事情做,家里总要留人的。”阿明转过头,一脸坚决。

夜半,小华被一个声音吵醒,那声音细细的,尖尖的,有些压抑。小华仔细听着,声音从堂屋传过来,是哥哥阿明在哭,她想要坐起来去看看,却被姑姑按住,“别去,人总是要长大的。”

阿明是奶奶一小带大的,该有的宠爱,或者是溺爱,从来没有少过,这也是正常的祖孙关爱吧。如果说奶奶对小华的爱有缺憾,可是对阿明的爱就圆满了吗?为什么小华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或许,人世间,本身就没有所谓的圆满,谁说不是呢!

清晨,小华轻轻地起床,小心地没有把姑姑吵醒。这几天姑姑太累了,微微皱着的眉头,还有晨光中眼角闪动的泪花,应该又梦见奶奶了。

小心掩上门,拐过一个弯就到堂屋,小华却停下脚步。

“唰,唰,唰”为什么堂屋里有扫地的声音,小华屏住呼吸再听,没错是真的,难道是奶奶!这个想法让小华一下子毛骨悚然。

悄悄地伸出头望了过去,堂屋里一个穿着白衣的身影,背对着自己正一下下扫着地板。小华颤抖着不敢出声,咬着牙关,鼓起勇气走了上去。

“咦!小华,你回去多睡一下,我来扫就行了。”背影转过身,阿明拿着扫把说道。

“吓死我了!没事,没事……哥,你干不了的,我来就好,大清早的,你一下这样子,我都不习惯。”小华长长缓了一口气,抚着胸口,伸手去拿阿明手上的扫把。

阿明退了一步:“你们走了,我却是要习惯的。”

吃了早饭,这一次,小华没有动手。阿明把碗收起来,笨拙地收到厨房去清洗。

临出门,小华点着三炷香,插在香炉中,眼前是奶奶的相片,她微笑着,满脸慈祥。

结局

几年后,小华回忆起奶奶时总说:虽然奶奶对她苛刻,但让她从小学会自律,学会自强,学会善待别人与宽容。

也许,这就是一种福报!

相关文章

  • 爱的归途

  • 爱的归途

    13 红玉眼看着老五嘴角起泡“别上火了,咱们争取下一年,只要工人还信得过你,还能跟你干,咱们就不怕!” 老五一把搂...

  • 爱的归途

    9 有了这个想法,俩人更粘了。 红玉的理疗改成了散步,老五的早出晚归变成了晚出早归。 “我们去庙上吧,去求签,拜佛...

  • 爱的归途

    9 有了这个想法,俩人更粘了。 红玉的理疗改成了散步,老五的早出晚归变成了晚出早归。 “我们去庙上吧,去求签,拜佛...

  • 《爱的归途》

    最近在感情方面,有些迷茫,关于爱的人,到底是在心里?还是在身边? 逍遥和他丈夫是09年的五月份结...

  • 爱的归途

    2015年,我在统计学的课堂上思考人生,对现代社会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所谓金钱,不过是聪明人用“信用”编造出来的谎言...

  • 爱的归途

    第五章 吃罢早餐,红玉照例晒着太阳,一熟悉身影映在她面前,女儿回来了,红玉莫名惊喜。 “妈,是在等我吗?”声音很平...

  • 爱的归途

    17 几番辗转,红玉的姐夫找到这个村的支书,红玉想从支书口中打听一些关于张凯旋的事,可支书看看户口本“这是我们这的...

  • 归途

    何年何月,何时何地 才是我归途 茫茫人海之中 有你,有我,也有爱 家便是的湾 爱的深沉,恋的踏实 心在归途 归途之...

  • 爱•归途

    星光在失神的瞬间迷了路 夜在黑暗里没了方向 时间在间歇里延伸 空间在眼界里缩小 我在脑海里搜索记忆的标识 辨别爱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归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vk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