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88508/290dd1b6b54d77dd.jpg)
第八章 天津狗不理包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在济南呆了三个月。北方人惯于吃面食,也善于做面食。这对我这个平日里以米饭为主的人来说,着实有点不适应,可是,我要想像在家那样顿顿吃米饭,又不大可能,因为那儿的米饭不仅少,而且贵,我根本吃不起。
无奈之下,我只能勉为其难地尝试着吃面食,吃了几次以后,我竟然喜欢上了吃面食,因为济南的面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味道独特,最重要的是货真价实。
在济南的三个月,我吃遍了街上的小吃。
一日傍晚,我无事闲逛,看能否找到新的小吃。我正漫不经心地东瞧西望之际,一家包子铺的招牌上的“狗不理”三个字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随即走了进去。
经店员介绍,此包子铺乃分店,总店在天津。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创于公于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当时,我很好奇,连狗都不去理睬的包子,能有多好吃呢?
随着店员,把刚出笼的包子端上来,我见其外形美观,包子褶花匀称,形式菊花,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然后尝其味道,口感柔软,鲜而不腻,清香适口。总之,此包子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令我欲罢不能,从此我便与狗不理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份,隔三差五地便要品尝一翻。
后来,经店员的介绍,我方知“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据说,狗不理包子店开业于清咸丰年间,店主姓高名贵友,乳名叫“狗仔”。高贵友制作的包子不仅选料十分讲究,而且工艺也十分精细;味道更是十分鲜美,具有鲜明的特色,因而深受广大食客的赞场与青眯。
袁世凯也对狗不理包子独特的味道情有独钟,几翻品尝之后,袁世凯决定把狗不理包子进献给喜欢美食的慈禧太后,以博得老佛爷的欢心。当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献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品尝后,“龙颜大悦”。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火,慕名前来品尝包子的顾客与日俱增,纷至沓来,高贵友常常忙得顾东不顾西,根本没有时间与顾客说话,那些老顾客便笑称“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狗不理”包子的名称便传了下来。
如今,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打,还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
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
关于狗不理包子,我已介绍了那么多,那它的制作方法怎样呢?下面,我就把狗不理包子的制作方法大致介绍一下。
1 猪肉肥瘦按3:7搭配。先将软骨及骨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做成肉丁。搅肉过程中,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再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未搅拌均匀。
2 面和水按2:1。和面时,要揉均匀,避免出现花碱现象。
3 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手按擀面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
4 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搯褶15至16个。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拥顶,包子口上不要有面疙瘩。
5 包子上屉蒸。用锅炉硬气一般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蒸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若蒸过火,饱了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这就是狗不理鲜肉包的一种制作方法,了解其制作方法后,你是否和我一样,对狗不理更加念念不忘呢?
据说,1973年,毛主席有一次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说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了“狗不理”,主席吃后大赞其味道美不胜收!
狗不理,以其独特的口味,美观的外形,令其名气经久不衰的同时,也捕获了一代又一代的美食家品尝美食之芳心!
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