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思卿一怆然

作者: 苏溪羽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13:54 被阅读45次

我这一生,只守着一诺。

站在桥上的僧人,一派温润,看似柔弱,却是高深莫测,眉宇之间尽是淡泊,但眼底却总有一丝忧伤,似岚烟缥缈朦胧,挥之不去。

“多谢高僧指点,若不是大师指点,只怕我无缘得见仙境。”

高僧微微颔首,将珍珠放入怀中,抬眼轻轻看了我一眼,旋即离去。

当我看到他手中的珍珠时,并不确定他就是初灵口中的颜陌。颜陌是一个复杂的人,应该已经轮回了;而我面前的人,叫子归,是个云游僧。

可,他为何要等我呢?我心中怀疑,便一路跟着他来到了初灵口中的白水镇。

白水镇一如往昔,山水相依,田地阡陌,邻里和睦。这里的人对他尊敬有加,我从村民的口中得知,每年莲花盛开之时,子归便会前来白水镇,为众人祈福,停留数日。白水镇附近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子归便寄宿在那里。

为了证明心中猜想,我借故留在寺中,一面写故事手稿,一面打听子归的关于。

只是寺中的人也所知甚少,没有人知道他从何来,只是听他说他有位故人在这里,他本是这里的人,但多年风尘,音容已变,无人认出他来。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他会知道去日月湖的方法?他与初灵是否相识?是否也认识颜陌?又或者他便是颜陌?

寺院主持告诉我,子归云游四方,修的是长生之法。为的不是长生不老,而是守护。

守护?守护什么呢?

1 往事如昨

沧海桑田,青山依旧,门庭青苔,人不如昨。

子归这几日或是诵经,或是与主持谈经论道,又或是去山下普度佛法。如今人妖两界相处融洽,不似最初那般恶劣,白水镇亦有妖怪出没,这是这里的妖都经过点化,敛去了恶性。纵使还有人对妖类存有偏见,也是少数。为了防止人与妖之间相互伤害,人族和妖族建立了盟约,有约束之法,凡伤人者,或贬回原形或散去部分修为;凡伤妖者,囚禁教化;若一而再,再而三犯者,或是冥顽不灵者,皆坠入忘川,不得轮回。

山下的莲花节如期而至,热闹非凡。白水镇旁有一池,莲花次第盛开。

子归不断诵经,我问子归为何不去山下走走,毕竟这几日他总是去,偏到了这时候不去。

况且,他不就是为此而来。

子归莲花节这几日,子归都在参禅,木鱼声声,幽幽飘向天空。直到夜幕降临,山下花灯如昼,子归方才他才从禅房里出来,烹茶焚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我早已猜到子归便是颜陌,但颜陌是如何变成子归的却一无所知。只怕初灵也不知道,那个原是凡人的柳陌,如今已入了佛门,成了得到高僧。

多的是,她所不知道的事。

与其说子归是一个云游僧,不如说是一个捉妖师。故事的开始,便如莲花般不染纤尘。初灵宛若仙子出现在白水镇,弄沉了颜陌的荷灯,还一心要为他做一件事。

那时,颜陌只是一个白衣书生,与奶奶相依为伴。他自小勤奋聪慧,在书院读书时颇受院长看重,一直私下相助于他,期盼他能考上功名。碰上算命的,都说他将来会封侯拜将。大家都劝他上京,只有奶奶明白,他为何不急。

奶奶年事已高,颜陌只想她安度晚年,不愿颠沛流离。

初灵出现的时候刚好,能陪着奶奶。奶奶甚是喜欢她,

有个贴心的人,便晓得不那么孤单。有些事,奶奶自是不方便与颜陌说的,女子之间自有一种情感的共同感。

说到这里,子归轻轻嘬了一口茶,嘴边有一丝浅浅的笑意,说道:“我后来享过尊荣,经历过身败名裂,走过五湖四海,看过万般绚丽景象,皆不如白水镇的时光那般逍遥自在。如今想来,不过是因为身侧有她罢了。”声音平静如水,眸里掩藏不住的缱绻万千。

我笑了笑,算作回应。这与我在初灵那里听到的并无差别,只是心下忽而有些凄然,不知道初灵若是听到这番话会作何感想。

颜陌从未表露过心迹,但对于在白水镇的日子却是真切的怀念,一如初灵。三个人时常坐在院子里聊天,春时赏花,夏日听蝉鸣,秋时拾落叶,冬日沐阳光。那是他们共同的,最美好的回忆。

而好景不长,奶奶终是要离去。在垂死之际,特别嘱咐了颜陌一件事。正是这件事,让颜陌这颗心,一生都无处安放。

颜陌跪在床前,双手握着奶奶的手,满是不舍。

奶奶脸色苍白,虚弱地一笑,说道:“奶奶只求了你一件事,你这一生都不能爱上灵儿,即使爱上了,也不能娶之为妻。你能做到吗?”

颜陌的手蓦地松动几分,不解道:“奶奶,你应该知道……”

奶奶打断他:“难道你要我含恨而终吗?”又见他有所犹疑,近乎哀求地道,“我从未强求过你,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了。”

恭孝如颜陌,不得不应下:“我答应。”

这简单的三个字,颜陌却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才得以说出,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孩子,苦了你了。”奶奶伸手拂去他脸上的泪,眼中无限爱怜。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直到奶奶说要自己睡会儿,颜陌才出去。当他看到门口的初灵还在那里,明明近在迟只,却仿佛远隔千山,眼中又隐隐泛了泪。而当初灵轻唤他时,才惊觉她还在身边,猛然将她拥入怀中,所有的情绪终于宣泄出来,但他让仍然哭得很隐忍。

颜陌想用拥抱告诉初灵,他心里有她,也告诉自己,心里不能再有她。

这是他们第一次相拥,却也是最后一次。

2 你在心上

说到这里,颜陌长长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到门口,依靠着,望着夜。我放下茶盏,也同他一起倚靠着门。第一声爆竹响起,烟花绽放,刹那间照亮整个夜空,又刹那湮灭。我看到他的脸上有一滴泪,转瞬即逝。

随后,烟花依次绽放,整整放了一刻钟。这期间,颜陌没有再说一句话,只是望着漫天烟火,手中不停地捻动佛珠。

后来,一如初灵说的那样,颜陌在朝堂上平步青云。他想要的都已得到,每当初灵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很多次都想告诉她,从头到尾,他想要的,只有初灵罢了。

但是,他不能。

所以他一直拖着,害怕一旦说出了口,初灵一旦做到之后便会离他而去。那是他最不想,也最不愿的。他不能表明心迹,也不能对她太过热忱,也让自己不见她,因为他怕自己控制不住那颗心,也怕给她带来危险。那时候,对他来说最满足的便是,能喝上她亲手沏的茶

朝局风云暗涌,颜陌总能扶摇直上,明里暗里皆被视作眼中钉。只是颜陌虽然看似书生,却心思诡谲,即使身陷囹圄也总能全身而退。那些人没有法子,便绑了初灵威胁于他。颜陌虽然一直表现的对初灵毫不在意,但当颜陌动用所有的力量调查的时候,那些人便知道这一法子没有用错。

但他们终究还是小瞧了颜陌,颜陌的手段比他们想象中更为阴狠,不仅让初灵毫发无伤,还让他们自投罗网,并让他当着全城,放出那样的话。

自此,没有人再敢打初灵的主意。可只有颜陌知道,当他知道初灵被抓的时候是怎样的揪心和恨。

“那时候,我总以为自己可以不把她放在心上,所以当他们抓走她的时候,我还骗自己凭灵儿的本事,自能脱身。可是啊,我终是没有骗过自己。”

“这世上,最不会说谎的,便是自己的心了。”我说。

可即使这样,颜陌还是守着那个诺言,不曾对初灵说些什么,连一句关心的话也没有。他是希望初灵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的,可是初灵什么也没有做,没有打他、骂他,更没有怨他。

初灵定然也是不在意的。颜陌这样想。

他们之间这样的发展,是他一直想看到的,他应该开心的,嘲笑的是,他却难过得很。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得过着,一切如从前。颜陌成为了帝都最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常常出入宫廷,去的久了,自然成了别人的心上人。

公主寿诞之日,忽向王上讨了一婚事,而郎君正是颜陌。颜陌当即推辞,由此触怒龙颜,将他软禁在工种。次日,召见他时,他仍然不愿娶公主,王上盛怒,但爱惜他之才,免他官职,欲动杀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颜陌自知无论如何也逃脱不掉,不愿初灵白白陪自己去死,便同意迎娶公主,但是在三年之后。

三年,是他给自己的一点时间,一点不违心的时间。之后,他远离帝都,习武行走江湖,和初灵游走大江南北。这段年月,是颜陌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没有诺言,唯有真心。

3 人不复

当他重回朝堂的时候,恰逢边关战乱,他为延缓与公主的婚期,便请旨去了边关。去了边关之后,见惯了生离死别,忽而看人这一生何其短暂,若不能循心之所向,岂不白活。当他凯旋归来时,便已决定放下一切,要和初灵远走高飞,远离尘世是非。

但他归来时,却先入了宫。王上仍然对他十分青睐,公主亦对他情意绵长。王上对他褒奖有加,而公主则告诉了他一个真相,一个令他陷入两难的真相。

初灵是妖,永生不灭。人与妖,是不能相守的。

若选择爱她,奶奶九泉之下不安;若是选择爱她,不能相守一世,终会独留她一人在这世上;若是爱她,公主也坦言不会放过她;若是爱她,当真能护她周全吗?

“若是不爱,又当如何?”

“又能如何?不过是心无所依、无心罢了。”颜陌苦笑着,“朝局权利深不可测,我无惧;江湖恩怨不休,我无谓;战场杀伐,我不怯。当时只知她会看我终老,伴我这一生,当时,当时。”

当时与后来,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从宫里出来以后,再见到初灵,恍若回到了白水镇那天。她仍然如当年一样站在面前,年月已变,容颜不老,而他已不再是当年翩翩少年模样,也不能拥抱她。

他怔怔地看着她,脑海中漂浮着公主说过的话。公主曾对他说:“倘若你下不了决心,我可以代劳。”颜陌自然明白公主言下之意,帝都决不允许有妖邪出没,也终于明白奶奶为何让那样承诺。

良久,他才缓过神来,朝初灵莞尔一笑,便进了府门。

在她生辰那日,公主屈尊前来,颜陌故意画了公主的画像放在书房之中。自那之后,颜陌注意到颜府周围出现了许多道士,便深知公主已经耐心等下去了。与此同时,也不知为何,初灵忽然不爱言语,也不愿多与他相处,满是落寞。

颜陌没有太过在意,为了护初灵周全,他决定赶走她。

莲花节,他们每一年都不会错过。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都会陪着她去放荷灯。莲花盛开时,是他们初见,所以他在颜府中种了莲花。

那一夜,颜陌说了心之所愿。当他看着初灵噙泪的双眼的时候,心如刀剜,生怕自己会忍不住拥她入怀,这才背对着她说出了“此生不再相见”这样决绝的话。

子归说到这里时,明月已高悬。山下的热闹,最后只剩下荷灯的点点亮光。

风景如昔,伊人不复昔。

4 别来无恙

“可你终究还没有娶公主。”

“是,我逃离了帝都,入了佛门。”

那日,他在莲花池旁看见那颗珍珠,便决定逃婚。他将这一切说得轻巧,将自己如何逃婚,逃婚之后如何被追杀说得轻描淡写,放佛再说别人的故事。

“只是没想到我也颇具慧根,修习法术竟也这般容易。只是主持见我尘缘未了,便叫我下山。下山之后,我四处找寻灵儿的下落,终于在五年前得知她在日月湖。”

“可你从未去找过她。”

“是,只要知道她安好,便足矣。”

“所以,你每年都会来此是为了初灵。”

“是。”

“想来,如今人妖相处融洽,定也是少不了你从中斡旋。”

子归微微一笑,算是默认。

“你助我去日月湖,难道不想知道她如何想你吗?”

“不用了,”子归摇摇头,“时过境迁,不重要了。”

“那……”

“写书人,”子归打断我,正了正身子,朝我微微点点头,“我还要去诵经,施主自便吧。”

“好。”

我出了禅房,却并未离去,只是站在房外,愣着。

不时,屋内便灭了烛火,我在房外听得阵阵木鱼声,心中不免有些凄然。一阵夜风拂过,带着些许凉意,我顿时全无困倦,又见屋中有些许微光,隔窗望去,竟然是那颗珍珠发出的光芒。

相关文章

  • 一度思卿一怆然

    我这一生,只守着一诺。 站在桥上的僧人,一派温润,看似柔弱,却是高深莫测,眉宇之间尽是淡泊,但眼底却总有一丝忧伤,...

  •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吊白居易 李忱 〔唐代〕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

  • 一度思君一怆然

    雨落,扰一湖安静。 1 初灵 日月湖四面环山,山上有清泉,蜿蜒而下,成瀑布,流入湖。湖之宽,一眼望不到边际。 湖中...

  • 十、封神本是应天时——造神的元白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刚刚即位的唐宣宗李忱难忍悲痛,写下那首《吊白居易》...

  • 居长安,白居不易,毛居易

    唐宣宗曾有《吊白居易》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今日此诗可改为:“...

  • 《蒋勋说唐诗》读书札记(二)

    白居易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题记 ...

  • 《浮生如梦》(7)

    佛国归来美少年, 三生石上订前缘。 感君待我如兄弟, 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大学期间,缅甸归侨张正与余友善,吃喝...

  • 念秦妍(小名梦茹)

    秦时明月朦胧现, 花开半时便偏妍, 往事不堪梦茹幻, 今朝思卿一怆然。

  • 2020-03-04

    旷古悠然卿独立 噬心蚀骨唯怆然 卿在 吾泣

  • 情诗

    昼赏微云夜观星,醒亦思卿,寐亦思卿。 春赏百花冬观雪,行亦思卿,静亦思卿。 夏赏荷花秋观枫,朝也思卿,暮也思卿。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度思卿一怆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hx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