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读《老子》(五)—“大爱”、“大亲”和守中道

读《老子》(五)—“大爱”、“大亲”和守中道

作者: 对话灵魂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1:51 被阅读0次

        读《老子》第五章,老子所说大爱、大亲,公而全,没有范围,没有偏心,没有差别。这是天地的大德,这是圣人的大德。老子教导我们,最佳的保身之道在于“守中”,不偏不倚,不多不少,保持虛静,才能让我们回归本源。

         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偏心,不偏爱。对待什么都一样;同样 , 圣人也不偏爱,不偏私,对待百姓谁都一样。

        这是老子向我们诠释天地大自然对众生平等大爱无私的特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山河大地在养育我们人类!整个大自然、法界,它是没有私心,没有我、我所的分别,它是完全平等的善待一切众生。“不仁”就是没有偏爱、没有偏私。刍狗:用刍草扎成的狗,供祭祀等仪式使用,用后弃之,比喻轻贱。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说一个真正的解脱者,他的心境是平等的善待一切众生,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般人认为是无情的,但对解脱者来说,他跟它们都是一体的。

        二、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 它中间空虚,所产生的风用之不尽,推拉越快,排出的风就越多。

         这里的“囊龠”是指风箱、风鼓,相当于现在的鼓风机。整个大自然就像一个大的风箱、鼓风机,它是风越吹动,万物就越这样生生不息!所以,台风包括地震这些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生生不息运作的体现,它们没有好坏之分,都是中性的。

          “虚而不屈”。就是指“空”,看起来好像是空洞无物、无边无际、任人奔驰。但是法界、大自然绝对不会屈服在人类的我慢之下。“人若胜天,天不;天若胜人,整局空”啊!所以,人越是展现我是、我能,则苦、烦恼则越多。因为你在跟整个法界、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背道而驰,在跟整个法界对抗。你是一个波浪,你要对抗整个海洋,改变大海的潮流,那只有自讨苦吃了!这就是“不屈”的深意。

          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政令繁苛,很快就会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不加于涉。

           莫用繁苛的政令控制人,莫要约束人,学习圣人,包容天下,宽厚待民。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如果一个人很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展现我是、我能、我慢的话,没多久就会黔驴技穷!“不如守中”就是要善观因缘,动、静都要有智慧。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要看清真理实像,守住中道!

相关文章

  • 读《老子》(五)—“大爱”、“大亲”和守中道

    读《老子》第五章,老子所说大爱、大亲,公而全,没有范围,没有偏心,没有差别。这是天地的大德,这是圣人的大德...

  • 依道而行 守中道 走正道 才是光明大道

    依道而行 守中道 走正道 才是光明大道 佛陀 老子 孔子 王阳明走的都是中道 不偏不倚是中道,依道而行是正道 偏左...

  • 谈道德经

    据说,老子西过函谷关,守关人尹喜求老子给予指点。老子急于出关,就问他想求些什么?守关人说了三样:成仙、做君王、有大...

  • 7.6

    孟子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若不守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实则即是贱视亲之遗体,其不...

  • 【经典品读】事亲为大与守身为大

    【经典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

  • 55,第五十五天«孟子•离娄上»十九章

    闻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

  • 每天读《孟子》之五十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 诲诱无倦习孟子--79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

  • 守中道

  • “ 孝”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优秀的传统。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子》(五)—“大爱”、“大亲”和守中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zc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