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能在阅读中忘乎所以,而另一些人总是常常走神?
为什么一些人能在简书中乐此不疲,而另一些人仅仅只有三分钟热情?
为什么一些被贴着"业务者""爱好者"标签的人,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抛开一些偶然的外因,关键在于一些人总能走进心流,体验到思维之乐,并持续沉浸之中;另一些人,却游离于体验之外,仅仅只是被动的参与。
事实上,我们很难把身体的心流活动与心灵的心流活动划分开来,因为产生心流总是一方面用到肌肉与神经,另一方面需要意志、思想与感觉的配合。
尽管如此,某些活动的乐趣可以直接来自心灵秩序,不需要对肉体感觉的思索,我们称之为思维之乐。
与所有心流活动的产生条件一样,要体验思维之乐,需要象征的技巧,要有规则、目标以及取得回馈的途径。
与感官体验不同,精神熵是意识和心灵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尤其是在独处时,这种状态更加明显。
为避免这种状态,我们需要不断培养控制心灵运作过程的习惯,而不是依赖电视、手机这样的外来刺激。
这一章,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心灵秩序,体验思维之乐,通篇按照"1+2+3"的架构模式进行论述。
"1",记忆,一切心流技巧、心流活动的基础。
还记得上学时,总是看不起那些擅长记忆的人,认为他们只会死记硬背;而今天,各种信息随手可得,认为只要建立底层架构就好,更让我们忽视记忆的重要性。
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必要的记忆必不可少,如果缺乏基本资讯的喂养,所谓的底层架构往往是空中楼阁。正如,小时候的压水井,缺乏引水,自然是压不出水的。
事实上,人类自有历史以来,记忆力一直被视为最珍贵的心灵天赋;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
一个记忆力更强的人,其意识往往可以不受环境产生的秩序限制,总有办法在自己的心灵内涵中寻求意义。
要让记忆力更有价值,最自然的做法,就是从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材入手,然后开始注意与这个题材相关的重要素材。
"2",思维游戏与文字游戏,走进心流的基本技能。
记忆,仅仅是基础,而不是全部。记住一些事实,如果不归纳成某种模式,建构相似性与规律性,仍然没有用。
文字与观念游戏,是建构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
如智者德谟克利特,极为肯定思考的收获:"思考美的事物或新观念,真有如天神";而牛顿因为把全部的精神能量都用于抽象思考上,把手表放进沸水里,手上却捏着鸡蛋计算时间。
又如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猜谜游戏,让我们学会慢慢打破词义的秩序,享受控制文字的乐趣。
当我们学会一套象征体系,并且有能力加以运用时,我们就在心灵之中建造了一个随时与我们同在、自给自足的世界。
倘若外在世界残酷不仁,内在的象征体系便成为唯一的救赎。
"3",历史、科学、哲学,三种典型的产生心流体验象征体系。
每个人,都是他个人生命的历史学家。我们人生周期在最后阶段追求"整合",把一生中完成的与未完成的事,整理成一则有意义而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果一个人认定过去的某些特点有吸引力,决心去追求,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他别具意义的资料与细节上,并用个人的风格记录下来,那么读历史就变成如假包换的心流体验。
使科学成为一种乐趣的心灵架构,每个人都能拥有。
只要有好奇心、细心观察、持之以恒地做记录,并设法从数据中找出规则,谦逊地从前辈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再加上怀疑的态度,对于缺乏事实佐证的信念保持开放的胸襟即可。
而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好理由,就是因为它能为研究者建立心灵的秩序,如同第一位赢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长时间测量光速,仅仅因为太好玩了。
哲学的乐趣,往往更难体验到,而一旦体验到,却能够带来更大的心流。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决定追求的目标,就要尽快对这个领域的"最高境界"建立概念,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亲自控制学习的方向。一旦到了某个阶段,便会从消极的"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生产者",便会找到乐趣。
与身肉体相比,心智活动产生心流的难度更大一些。
但,心智提供的行动机会在量与质上都不逊于肉体。
不论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人人都有运用四肢与感官的能力;同样,所有希望控制心灵和思维的人,也都能自由运用记忆、语言、逻辑、因果律。
一旦从个人经验中发掘意义,建构价值观,思考者会从这里面找到深邃的乐趣。
正如2400年前,柏拉图在《斐里布篇》中提及苏格拉底一个门徒的经验:
"初次畅饮这泉水的青年,快乐得好像发现了智慧的宝藏,欣喜若狂。他会任选一个论证,把所有的观念凑拢,综合在一起,然后又把它们一一拆开,分析解剖。他会诘问自己,然后又去诘问别人,他身旁的人不分老少都被他诘问不休,连他的父母也不能幸免,凡是肯听他说话的人他都不放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