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反思

作者: 辉之不尽满园桃李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08:26 被阅读135次

    许昌李辉

    一节课下来,课堂上最突出的就是两“改”。

    一、改教学目标。

    根据课始和同学们的交流,发现前置性学习很扎实,两首古诗部分学生已经会背诵,部分朗读很流利。把学习目标一“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诗的节奏”直接改为“我能有节奏的读好古诗,并试着读出诗的韵味。”给予学情,改变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要求,有利于朗读的个性化。

    二、改教学提示。

    在完成学习目标二的时候,发现提供的学习支架不够完善,于是又当即调整。原来的学习提示是“1.圈出古诗中描写了什么。2.借助插图,说说这些景怎么样。”改变后的学习提示:“1.找。找出古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用O圈出。2.想。看插图想象,这些景物怎么样。3.说。读诗看图,里边的小朋友在怎样的干什么”。这样表述更准确,步骤和层次清楚。

    不仅如此,课堂上朗读教学的节奏紧凑。对古诗的朗读教学,梯度分明。由课始交流中的“读正确,读流利”到“读出古诗的节奏”直至领悟古诗的意境后“读出古诗的韵味”。这样层层递进,步步提高,把朗读教学落地实处。

    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突出表现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期间,我深入参与了三个小组的活动,发现:

    问题一,小组合作时书没有放在一起,书本之间放的由作业本文具盒之类的工具,导致交流人员的交流听不清或者听不见,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自己说自己的,其他听不见的人员或者发愣或者自玩,合作无效。

    问题二,交流很充分,说的很热烈的,但是都在说自己知道的,其他人不会评价,不会补充,不会质疑,只有共享。导致结果是轮流说,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你说你的,我听我的,说就说了,听就听了,交流者之间没有碰撞,没有生成,没有新知。

    问题三,个别孩子对目标理解不透彻,根据学习提示操作时不是不知所措,就是背道而驰,要么东张西望看看别人怎样做,他就人云亦云。

    问题四,个别小组就是没人愿意展示。商定谁展示,怎样展示时,互相推诿,不愿发言。

    之前逐步教过孩子怎样合作,但发现,合作除了给孩子具体的显性的外在的操作步骤和模式外,其内在的交流内容是真正值得思维方法表达能力是真正值得关注的。所以我真正的认识到了学校提出的“四真课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居》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dt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