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诡谭》第十四篇 灯笼鬼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09:25 被阅读12次

灯笼鬼者,犹言鬼火,余乡之土语。盛夏夜,野地荒冢辄见之。

其光亮成团,似灯笼,飘忽不定,如鬼魅,故名。遇之切勿高声,不然其必闻声而至。若大惧走,则奔之愈急,其追之益甚,尾缀十数里者亦有之。若其及身,则衣裳为之焚。

唯一法可解,乃除履于手,觇之将近,以履投之。则或见驱,或覆于履下,其将消散焉。

邻村姜某,某夜与友周某归,一路无事,遂乃闲谈。过乱坟岗,忽一坟前光亮如萤。初弱小,后其势渐大,如灯笼然。

周见之惧,闭口忽立,暗拽姜衣,指光弱声曰:“前如灯笼者,恐灯笼鬼也。我闻人言,见之不可高声语,不然恐其相随也。我二人默然过之,切莫言!”

姜自幼胆豪,亦不信鬼神。闻周言,颇不以为意,乃指鬼火,高声曰:“区区鬼火,何足惧哉!想我幼时,常孤身一人,夜宿荒山,未尝见鬼神之者。纵见之,又何足惧……”

姜言未讫,鬼火大动,团团转转,竟向姜来。姜乃微惧,闭口不言。无何,又欲强言,未启唇,鬼火已至身前。触衣辄燃,触肤如灼。

姜乃大惧,怪叫而走,周亦随之。

周见鬼火绕姜身,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周力追姜,终追之不及。至昧爽,鬼火乃渐消散。姜奔走十数里,力竭声嘶,昏厥于地。

周追及,见姜面目全非,衣衫褴褛,如烤彘然。

周亦力竭,乃倩人舁姜。来者见之,无不惊骇。遂诘其故,周乃备述颠末,闻者皆惊。乃舁姜归家,延医问药,辅以蘸禳,半月乃瘥。

姜自是胆怯,不敢夜行。

周每醉辄与人言其事,闻者无不笑之。

南川子曰:“余忆童稚时,常闻人言灯笼鬼。盛夏夜,余尝见之,亦尝语之,然其未随。其远而未闻乎?其人之妄言乎?吾其未知。然纵沾衣,其之火力,终是羸弱,何得焚人衣裳?不过乡人无事,杜撰以博人一笑耳!”

丙申冬月廿四日于帝都作

封面用图:(清)法若真·《山水图》

相关文章

  • 《南川诡谭》第十四篇 灯笼鬼

    灯笼鬼者,犹言鬼火,余乡之土语。盛夏夜,野地荒冢辄见之。 其光亮成团,似灯笼,飘忽不定,如鬼魅,故名。遇之切勿高声...

  • 《南川诡谭》自序

    三坟五典,往圣之言。四书六经,先贤之教。贵为经典,乃成垂范。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然字句晦涩,世人读之,意兴寡淡者多...

  • 《南川诡谭》第五十三篇 梦鬼

    余村某家女,夜梦一人欲引之去,醒而诉诸母,云其崖崩亡者某,惧其为鬼。其母未致意,半月女亡。 先时,村中某家子崖崩掩...

  • 《南川诡谭》第二十四篇 鬼旋风

    物候天定,风云偶然,惜乎世人之不察!但有静动,辄言鬼神。 春夏秋冬,常有风如羊角者,乡民辄呼为“鬼旋风”,言其能摄...

  • 《南川诡谭》第四十八篇 鬼打人

    明末,李自成起事,洪承畴总督三边。狼烟遂起,杀伐不休,民至于死者,不计其数。 某夕,有官军数百过于南川。日已暮,乃...

  • 《南川诡谭》第九篇 猪头

    邻村张家,有女一,性贤良,质洁品纯。适人白姓者,公姥早亡,其夫有弱弟一人。谚云:“长嫂比母,小叔是儿。”白张氏视小...

  • 《南川诡谭》第四十九篇 出墓鬼

    《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此其非余所云之鬼也,夫鬼者,阴极乃生,怨极乃现。 人死而葬,以...

  • 《南川诡谭》第十一篇 鬼抬人

    余乡王某公,至临村饮,大醉夜归。日间豪雨,河水暴涨,桥为之没,不得行。 次且无计,忽有二人来,一高壮,一矮弱。矮者...

  • 《南川诡谭》七十七 金鸽

    子长有镇名曰安定,镇所东北有钟山,山南有大普济禅寺,其寺又名万佛洞。盖其寺有石窟六,窟壁有刻石佛,因其多,以万佛名...

  • 《南川诡谭》第三十六篇 托梦

    某家一子溺亡。乡俗,人殁,生时所用衣物,当焚毁。其母睹物思人,不忍焚之,遂存于笥。 其母啼哭终日,恍惚不知朝暮。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川诡谭》第十四篇 灯笼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na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