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道德经》(61)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6:52 被阅读1次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本章的核心就在这个[啬]字上。啬,吝惜之意。吝惜什么呢?吝惜用心。即对心的动用,一定要十分地吝惜,能不用就不用。其实,吝惜是反向而说之,正向而说之,即是无我、无欲、无作、无事、无为......吝惜用心,有个前提,那就是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如果没有见到自性本心,根本不知道自性本心是何物,那是无法做到也根本谈不上[吝惜用心]的。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时时刻刻安住于自性本心,事来即应,应后即静,心无所住,无牵无挂,是为[啬]也。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就可以表述为,当我们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在修行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时刻安住于自性本心之中,时刻保持[空静]的心态,能不用心就不用心,尽量少用心。所谓的用心,就是念头、思虑、思想、分别、判断等等心的功能作用。那么既然要[吝惜用心],觉照还要不要保持呢?要的。既要[空静],还要[清明],即保持清明的觉照。但这个[觉照]是本心自然的觉性作用,无私无欲,自然无为。

    夫唯啬,是谓早服;只有安住于真心,吝惜于用心,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真心本有的智慧妙用,从而能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境中达到[心能转境]而[不被境转]的智慧解脱境界。这即是降服自心、战胜自心、超越自心的至上妙法。

    早服谓之重积德;在各种情境里皆能够降服自心、战胜自心、超越自心,就是在不断地开发智慧、积累智慧、提升智慧、升华智慧,从而更深地与自性本心相应,与天地大道相应,与所有已觉醒的圣贤生命相应。

    重积德则无不克;不断地、更深地与自性本心相应,与天地大道相应,与所有已觉醒的圣贤生命相应,就能够与天地同参,与万物同化,没有任何的阻碍,没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切皆自然成就,吉祥圆满......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一切皆自然成就、吉祥圆满,就找不到其生命的极点,找不到其智慧的尽头,其鲜活的智慧无穷无尽,就像无边的海洋一样,充满着无尽的力量、无尽的智慧、无尽的爱、无尽的快乐、无尽的喜悦、无尽的光明......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当一个生命充满了无尽的力量、无尽的智慧、无尽的爱、无尽的快乐、无尽的喜悦、无尽的光明.....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国度,灵魂的国度,智慧的国度,爱的国度,快乐的国度,自由的国度,光明的国度......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当这样的国度,有了自性本心的智慧作为其永不枯竭的根源,就可以长长久久,生生不息......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就是从最根本的根源处深扎其根、固本培元,安住真心,积功累德,最后彻底实现生命最究竟的自由和解脱......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观《道德经》(6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go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