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师傅

作者: 军中曙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22:36 被阅读49次

回老家做冬至,偶遇一张熟悉的面孔——老周师傅。

现在的老周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仍然精神矍铄、喜爱说笑,谈及过去的往事,我们二人都是忍俊不住、乐不可支,尤其他还习惯地称呼我为“黑蛋”!

儿时印象中的老周师傅,是一位精干而又喜爱说笑的青年人,同时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能人:首先是一位能干的庄稼汉子,然后是一位手艺精湛的泥瓦匠,最为了得的是他那无与伦比的捕鱼和戏水技术!

我和老周师傅的家,相距不过一华里,以前分为长岗和农元两个生产大队,现在同属孔城镇的长岗村。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着缘分的说法;我和老周师傅之间的相处,就确实有着一定的渊源。

说起我和老周师傅的故事,有三件事最是令我难忘:

一.“黑蛋”的称谓

在我人生的岁月里,称呼我为“黑蛋”的人,老周师傅是唯一的一个人。

图片来自网络

说句心里话,在同龄人的任何阶段,我都不是很黑的一个人。只是我在童年时期,喜欢在烈日下暴晒、疯玩,有些健康的黝黑罢了…

每次老周师傅笑吟吟地叫我“黑蛋”,我竟然没有任何的反感,相反心中却有着些许的快乐存在;包括这次见面他还能叫我一声“黑蛋”,心中却有着久违的欢喜!

二.“上梁”时的喜糖

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而言,盖房子都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在老家,人们在盖房时,都有一个“上梁”的习俗。

所谓的“上梁”,就是房子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仅是需要架上房屋主梁的时刻。房屋“上梁“是一件严肃而又神圣的事,不仅是对泥瓦匠手艺的考验,更是一种隆重的仪式。

图片来自网络

“上梁”颇有一些规矩和讲究:首先是时间的安排,一般选在正午或上午十二点之前;然后给大梁“挂红”,在大师傅的指挥下“上梁”;接着燃放鞭炮、分撒香烟和糖果;之后房主接受大家道贺,房主一一谢过大家,却不忘塞给大师傅一个感谢的红包…

老周师傅盖房的手艺,在当时的十里八乡颇有些名气,所以老家人盖房,他是当仁不让的“一把刀”:头号大师傅!每当鞭炮响起,就预示着“上梁“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蜂拥而至,尤其像我们这些小孩,更是夺门而出如风儿一般赶去…

只见其时的老周师傅,神气地立于房顶,慷慨激昂地诉说着整箩筐的吉利话…此时的大人们笑意盈盈,倒还能沉住气;只有我们这些小孩有些发急了,一个劲地嚷嚷“别说了,快撒糖吧!”…

一把把的糖果和香烟撒下来,房下的人都是一阵阵的疯抢,有人实在抢不到,便冲老周师傅大喊“好老周,往我这里撒点!”有时糖果撒在泥水中,就听几位小媳妇笑骂“狗日的老周,眼睛掉裤裆里啦,连个糖果也撒不好”不管大家怎么说,此时的老周师傅都是一脸的笑意!

若说老周师傅对我的好,就有以下很好的例证:他只要看见我在哪里,哪里的糖果就撒得最多;而且每次他从房顶下来时,还会偷偷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几颗与我,同时不忘悄悄嘱咐“下次再碰到这种时候,你千万不要和许多人在一起,可以单独选个地方,我会多撒些给你!”…

现在的糖果已是普通的食物,可与当年的我们、糖果可是稀罕的东西;就连刚才所说洒在泥水中的糖果,也会被小伙伴们尽数拾起。我的朋友王威老师曾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小时候,嘴中含有一块糖果,慢慢品尝,糖果越化越小,一不小心,吮吸过猛,糖粒忽地吸进喉咙眼里,于是懊恼半天…

三.戏水与捕鱼

老周师傅的捕鱼工具,是一只腰盆和几张丝网。每逢早晚或农闲季节,但见他肩挑一只小巧的腰盆和一个圆形的木盆,木盆内装有几张银白色的丝网、一个小木凳、两个划水用的棒槌。

在我家的门前,有一个水面很大的池塘,老周师傅有时也会前来捕鱼。其实,捕鱼也有一些规矩:人们放养的鱼儿是不能私自或随意捕捉的,只能收获一些野生的杂鱼;老周师傅就很守规矩,网到不该要的鱼儿,总是轻轻地抖放于水中。

老周师傅先将腰盆放入池塘的边缘,然后悠然地坐了上去;又见腰盆在两只棒槌的划行下极是灵活,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弋。寻找到合适的地点,他打开网结、抖抖丝网,于是开始布放丝网:只见他左手拿着网丝,右手在甩出网头的部分后,就用棒槌顶着网花连续放网...其间,也不断使用棒槌划水,让腰盆平稳地前行...放好几张丝网以后,必须经过戏水,才能引得鱼儿不停游动,直至接触丝网才算大功告成。

图片来自网络

戏水之后不久,老周师傅开始起网:先用棒槌挑起网头,然后左手拎网、右手用棒槌顶着网花;看见网上有鱼儿,便将那一部分丝网放入腰盆内的木盆之中。若是小鱼,仅需两指轻轻夹住其头部就可以顺利取出;若是大鱼活蹦乱跳就用棒槌轻击头部,鱼儿立马乖巧便可轻松拿下...

由于老周师傅捕鱼和戏水的技术非常了得,儿时的我总在一旁羡慕地观望。一个因为羡慕,一个因为喜欢,所以老周师傅经常将我带上腰盆,特别是在戏水的时候。

刚开始的我有些好奇和紧张,只见他小心地将我抱坐于小木凳上,同时鼓励说“有我在,‘黑蛋’不要怕,只要坐稳别乱动就行了!”…

但见此时的老周师傅,稍稍弓着个腰,身形不断发生变化:或左倾,或右倾;又或单脚前行,又或单脚后蹬;有时还会轻轻跃起,然后急速落下...只见腰盆在他的操控下,一会左摇摇、一会右晃晃;一会前沉,一会后仰;一会轻浮水面,一会又狠落下沉…再见池塘的水面,阵阵波浪快速向四面奔涌,直至池塘的边缘又激起巨大的浪花…还有池塘中的鱼儿,在水面强大的搅动之下,也是三三两两地跳跃于水面…

面对当时的情形,我近乎于惊喜,常常不是开心的大笑,就是忘情地呐喊…说实在的,我当时的胆子算是很大;若是换个胆小的主,说不定会尿湿一裤裆…

图片来自网络

若论上面描述的戏水技术实在一般,仅是用于捕捉野生杂鱼的小伎俩;如果想看精彩的戏水,必须是在队领导的邀请下:老周师傅前来捕捉“家鱼”(指放养的鲢鱼、鲤鱼和草鱼等)。时间常常是在过年、过节之前,用于分发给每家每户;也或是哪户人家,因有大事需要办理酒席所用。过去在农村,谁家若有正经的大事喜事;仅需要和村里管事的人打个招呼,便可以在指定的池塘取鱼;而且无需付钱,只须来年补放等量的鱼苗即可。

每当此时,老周师傅都是精神抖擞,宛如一个矫健的精灵,或是一位自由地舞者!但见他前踏一步、后蹬一步,腰盆的两头就会不停地下沉或是翘起;再见他连续地跃起或是落下,腰盆忽地顶于浪尖、忽地砸向水面...此时的腰盆就像“哪吒闹海”的法宝,激起水面波浪汹涌、涛声阵阵;又见层层浪涛持续不断地撞击着池塘的坝埂,产生那“哗哗”的声音响彻于耳,更有那四溅的浪花片片点点地洒落...

池塘的水面已经沸腾了,水下的世界也是暗流涌动;所有的鱼儿受到惊吓,开始不停地游动、不住地跳跃:先是一条、两条、若干条的跳跃,然后是成群结队的跳跃,最后整个水面都是鱼儿飞舞、银光闪闪,它们此起彼伏“噗通、噗通”之声不绝于耳...

家乡的池塘

池塘周围挤满看热闹的人,大家说说笑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偶尔,会有一条或几条鱼儿飞跃上岸,拾到鱼儿的人们就会笑脸如花,因为老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鱼儿自己上岸,便归拾到者个人所有!

时光易逝,岁月蹉跎,年轻的周师傅已经慢慢变老,我也从一位懵懂的少年步入中年。这次我们见面能够再续前缘,彼此还能重温往日的点点滴滴,感受其中的快乐和温暖,实在应该感谢生活的恩赐!更是祝福老周师傅:永远的健康和快乐!

相关文章

  • 老周师傅

    回老家做冬至,偶遇一张熟悉的面孔——老周师傅。 现在的老周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仍然精神矍铄、喜爱说笑,谈及过去的往事...

  • 乡亲(连载二)

    (三) 老木匠 拖拉机在老木匠的房前停下,周师傅说到了,就是这家。 周师傅拿起拐杖杵在地上,很麻利的一跃而下。 老...

  • 我们办公室的周师傅

    老周是我们办公室的跑腿师傅,但是他在公司已经算元老级别了,大家都很喜欢他,有种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感觉。 周师傅每天...

  • [民国]黑暗里的光(44)

    跟老周短暂见面后,陈学明回到了服装店,店里恰巧没有客人,只有王师傅在,王师傅一见着陈学明便问:“老周怎么说?” 陈...

  •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完整-全新新篇-绝品精】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精彩章节: 老周本名周裕民,今年五十了,是一名电工老师傅,因为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找了个物...

  •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完整-全新新篇-微长文】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精彩章节: 老周本名周裕民,今年五十了,是一名电工老师傅,因为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找了个物...

  •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_全文版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精彩章节: 老周本名周裕民,今年五十了,是一名电工老师傅,因为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找了个物...

  •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热门版】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精彩章节: 老周本名周裕民,今年五十了,是一名电工老师傅,因为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找了个物...

  •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热门-新篇女神精品】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精彩章节: 老周本名周裕民,今年五十了,是一名电工老师傅,因为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找了个物...

  •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电工老师傅 周裕民 刘香 精彩章节: 老周本名周裕民,今年五十了,是一名电工老师傅,因为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找了个物...

网友评论

  • 雨如花飞:有些事,有些人,是支撑我们活着的魂。
    军中曙光:@雨如花飞 赞成——有些事,有些人,是支撑我们活着的魂。
  • 长亭外的夏小乔:👍👍👍💐💐💐💐
    军中曙光:@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小友,致敬!
    长亭外的夏小乔:@军中曙光 不客气啦🍎🍎🍎🍎🍎🍒🍒🍒🍒🍒🍒
    军中曙光:@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阅读
  • 白玉生烟:喜欢水乡的景,喜欢水乡的故事!
    军中曙光:@白玉生烟 应该不会,而且肯定能够延续。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内心表现形式,也是社会群体、个体的一件大事....
    白玉生烟:@军中曙光 记得曾读过一篇文章专门写到农村“上梁”的经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项庄严的活动或许终将消逝!
    军中曙光:@白玉生烟 谢谢阅读和留言,敬祝笔健冬祺!
  • 数数扁桃:祝健康快乐✊
    军中曙光:@林古 谢谢阅读和留言,敬祝笔健冬祺!

本文标题:老周师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he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