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们好不好?

作者: 剧不终 | 来源:发表于2016-07-07 18:40 被阅读394次

    文:剧不终

    前段时间的一次朋友聚会,不知怎么,我的几个不同阶段、相互间并不熟悉的朋友鬼使神差地凑到了一起。见面寒暄时,好玩的一幕出现了——有人叫我“曾曾”、有人叫我“祥碧姐”、有人叫我“剧不终”——一通混乱过后,大家方才切换到同一个对话频率上,照顾新朋友,用了“剧不终”这个名字作为通关秘籍。

    在网上写东西用笔名是一回事,被人当面嘴里叫着又是另外一番感觉。第一次听见有人叫“剧不终”,老实说,我极度的不适应,头皮发麻脸部发烫,胳膊上瞬间浮起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十足的过敏反应。待扭捏了好一阵之后,方才勉强接受了这个名字和我的关联。

    又多了一个名字。

    算起来,从小到大,经由别人嘴里叫出来的我的名字,还真是不少了。

    小时候,爸妈没有正式给我起过什么小名,我在家里行二,家里人都管我叫“二妹”。慢慢的,周围邻居,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也都叫我“二妹”。再到后来,“二妹”俨然成了我的名字,比我更小的孩子,会追着我叫——“二妹姐姐”。大人们逗趣地问:到底是妹妹还是姐姐呢?小小孩一扬脖颈不明所以地答:又是妹妹又是姐姐。怎一个乱字了得。

    做“二妹”的日子恰是我上学前最快乐的童年。

    追在哥哥屁股后面,漫山遍野地疯跑,割下一根长长的苇子叶,把一只蜻蜓拴在叶梢,用手举过头顶绕圈圈,嘴里重复着单调的音节“嘚啷嘚啷嘚啷......”,用不了三五分钟,自然就有别的蜻蜓过来自投罗网。

    和小朋友的玩法也不断花样翻新,弹弹珠、滋水枪、滚铁环、翻烟壳、跳房子、猴皮筋、吹将兵、过家家、藏猫猫、扔皮球、跳沙堆、斗鸡。这些统统玩腻了之后,我们的眼睛瞄向了粗粗细细的天然气管道,在粗的管道上走钢丝,在细的管子上翻单杠;或者找个几米高的高台,像企鹅一样排着队从上面跳下来......小时候,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胆量,后来年岁越长,胆子变得越来越小。

    一次,我怂恿一个同龄小男孩和我一起翻单杠。谁知道没翻两下,他就从单杠上摔了下来,鼻子血流如注。我用了爸妈教我的一切方法帮他止血,却怎么止也止不住。那一刻才懂得害怕,战战兢兢地问仰头向天的小男孩:你不会把血流光吧?紧跟着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别告诉你妈是我带你来玩的。直到得到他的一再保证,方才把悬吊着的一颗心放下来,陪他回到家,和他父母完成交接后,一溜烟就跑了。第二天躲躲闪闪地向我爸妈打听,听说他没事了,这才终结了那点负罪感对小小孩童的煎熬。

    我上学是在父母所在的三线兵工厂的子弟学校,那是个小学初中高中大一统的学校,再加上厂里的托儿所/幼儿园,同学里多的是从光屁股时候起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一张严肃脸的班主任老师就提了要求:以后你们都是学生了,同学之间,必须称呼大名,别把你们那些小名带进学校里来。

    就这样,一朝之间,那些正经八百的大名,第一次从户口本上走下来,变成了我们作为一个正式学生的代号。哪怕最好的朋友之间,也是连名带姓地叫着,习惯之后,也丝毫没有生疏感。

    高二时,我转学去了外地一所学校,住校。尽管离家只有30公里的距离,但青春期的孤独感来袭的时候,铺天盖地,越是人多,越是孤单,越是热闹,越是寂寞。15岁的少年隔山隔水地想家、想那些从小一起厮混的发小朋友们。

    朋友们写来的每一封信,我都要一遍一遍地看,翻来覆去地咀嚼信纸上的每一个字,就连抬头上很是生硬的连名带姓三个字,也舍不得略过。

    经历漫长等待后的第一次回家,长途汽车在通往厂区的三岔路口停下,我迫不及待地从车上跳下来。有人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连名带姓。一扭脸,路边有七八个人倚着几辆老式的黑色二八自行车,很拉风地站着,很放肆地笑着。垂在胸前的军挎一前一后地晃荡,像在脖子上荡秋千,嘴角笑得咧到了腮帮子两边,露出来的满口白牙晃得我开心得都要蹦起来了......我跳到了一辆车的后座上,前面骑车的少年弓起身子加紧蹬上两脚,我们呼喝着冲向路的远方,好像征途真的是星辰大海。

    少年时,朋友大过天。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用一个缩略的名字去表达亲近。一群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似乎根本不需要用一个小名或是昵称去刻意拉近彼此距离、证明亲密关系。

    直至我们由孩童长成少年,再长成青年。

    在同路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终于分道扬镳,去往各自人生的下一站。

    上了大学,自由度提升,画风突变。我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了一水儿的“阿”字辈中人,我是阿碧,同屋的女孩有阿斐,阿芝......亲切感一旦建立,再难割舍,再叫大名,就有诸多不习惯。

    我们这些阿字辈的人,在宿舍、阶梯教室、实验室、食堂、操场、图书馆里;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恋恋风尘》、《海阔天空》、《淡水河边的烟火》、《麻花辫子》里;在酸菜鱼、拍黄瓜、炒田螺、花毛一体的拼盘里;在孔府家、京酒、牛栏山小二、燕京普啤,还有冰凉沁人的扎啤酒杯里;在单身、恋爱、失恋,还有各式选择综合症里;在挂科、补考、通过、奖学金里;在考研、保送、留校、留京、南下、北上的纠结里,仓惶度过四年。

    大学毕业的留言册上,一页页堆满不舍、祝福和惆怅;宿舍房间如遭洗劫般,一片狼藉;大酒喝了一顿又一顿,但我们终究还是改变不了命运奔涌的方向......相聚和分别,开始和结束,都是宿命。

    我们踉跄转身,迎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阿碧阿斐阿芝这些名字,也就封存在了象牙塔里,永远。

    刚上班时,面对年龄在30岁往上数的人,一度尴尬地不知该怎么称呼,有职位的称呼职位,没有职位的一律含含糊糊地叫“师傅”。哥、姐二字是断然张不开嘴叫的,总觉得有套近乎之嫌。

    相比于我的纠结,同事们,无论老的少的,对我的称呼倒是简单自如,“小曾”这个称谓准确地概括了我的年龄和资历,时刻提醒我职场中人的身份。这个名字一直伴随了我8年,从国企到了事业单位,直至我跨进30岁的门槛。

    30岁是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没有越过之前,仗着年轻,可以撒娇,可以任性,可以懒惰,可以犯错,可以情绪化,可以挑挑拣拣,可以不断地切换人生方向。30岁逼近的时候,惶恐和危机感会突然附体,尤其是简历上的年龄,路灯下孤单的影子,居无定所的生活,这些,都在逼使你收敛起所有的懒散不羁,再也不敢轻慢于生活。

    我是在30岁时选择了一切清零,投身了当时还算年轻的公关行业,为自己选择了一份充满挑战的高强度工作。

    平均年龄大概只有26~27岁的公关公司同事,怎么也不可能把“小曾”的称谓继续下去吧?人民群众多智慧,我的名字又进化为了“曾曾”。

    再后来,随着职位、年龄、经验资历的提升,名字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祥碧,碧姐,祥碧姐,曾哥。只有一起共过甘苦的兄弟姐妹,才能在普普通通的一声招呼里,品出别样的亲切感来。

    那些年,和这么称呼过我的那些人,我们一起看过无数次北京凌晨4点的街道,又安然度过了很多个濒临失败的险境,也在日复一日的高压工作下倦怠,一起在项目Ending那一刻成就感爆棚过,更用庆功酒把自己和对方成功地灌醉过......这不是苦情戏,事过境迁,那些场景统统被封存进回忆里,变成美丽的相片。我们相扶相依着,也就走完了十年。

    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鞠一躬,再次告别。

    注册微信公众号,想到的所有名字,包括谐音,都被提示有重名,词穷。一气之下,不负责任地给公号起了个牵强的名字——“剧不终”。

    没成想,它如此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我的第N个名字。

    早知如此,当初起名的时候就该更认真一点。

    不过,聊以慰藉的是,听说你们中间有不少人,喜欢它的那点小特别。

    一个名字,一段人生路,一群同路的人。

    此刻,你们,就是一群走在我身边的同路人。

    我曾在后台好奇地看过你们的ID,很多名字看上去就像是一本意味深长的书,让人忍不住想翻看名字背后或甜蜜或忧伤的故事:

    比如——诚实的谎话精,恬静的莉莉安,流浪者,卡夫卡,孙行者,杜冷丁,拔兔子的胡萝卜,霸道小姐,她的猫,没有名字......。

    比如——我已经不记得我是谁,别叫我爱哭鬼,路过向阳花地,只要一小撮,我非你杯中茶,因为童话里没有我,哆啦没有A梦,别来无恙,不忘初心,以梦为马,一如既往,渐行渐远,随遇而安,安之若素,余生请多指教......。

    仔细看看这些排排坐的名字,你大概能读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一个名字,一段人生,一群同路的人。

    每段人生,我饰演的都是不同的角色:二妹、阿碧、曾曾、祥碧、祥碧姐、曾哥、剧不终。

    名字越来越坚硬,如同我们随着年龄逐渐坚硬的内心。

    一个特定的名字,只属于一群特定的同路人。

    就像一句隐秘的江湖切口,或是接头暗号,即使隔着山高水长的距离,对方拱手抱拳,一声“阿碧”,也叫人眼前一亮——组织终于派人来了。

    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相遇,或者仅仅只是路过,并肩走完一程,然后分开,继续彼此的生活和人生。

    偶尔,我们在远处张望,关切彼此的现在和未来。

    那些从我生命里路过的人,你们好不好?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们好不好?

    Endless

    我只知道你的名字

    却不知道你的故事

    文 | 剧不终

    图 | 半杯暖提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田夢田:深夜读完这篇文字,喜欢的不得了,每一个名字,的确都是一个故事。
        剧不终: @田夢田 所以我们努力试图纪录这些故事
      • 月夜_秦歌:每个名字都有个故事,就像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不同时期恶象征。你好。剧不终!
        剧不终:@大巧不是大乔 虽然有错别字,但我读懂了~
        月夜_秦歌:@剧不终 哎呀,不好意思我还出现手误错别字。常年用键盘打字,过于依赖和信任输入法。愿你顺利,愿你好!
        剧不终:@大巧不是大乔 你好,大巧。

      本文标题: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们好不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ul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