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55651/a5c88808b1fa9fb4.jpg)
自深秋季节和莺莺相别,一转眼,半年过去了。张生果然是个会翻墙的真才子,一举及第,中了头名状元。如今,正等在客店,听候圣旨拜官授职。怕莺莺挂念,写了一封信,打发家童去家,报知夫人。
相见时红雨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萧潇暮霭。今日忽然看见梅花都开了,别离已半年多,不知我的心上人莺莺小宝贝一切可好?
普救寺这边,莺莺在做什么?自张生去京师,不觉已半年,杳无音信。这些天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啊!
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上了眉头。忘了时依然还又,挖心的思念无止无休。都集中在这一寸眉峰上,怎叫它不起许多颦皱?新愁借旧愁,厮混了难分新旧。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帕;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这一日,张生的家童来到了莺莺家,送上书信。只见这信泪迹斑斑。我这里开时和泪开,他那里写时和泪写,笔尖儿还未写,泪先流,寄来的书泪点儿自然有。信云:张珙百拜,奉启芳卿可人妆次:自暮秋拜违,倏尔半载。……重功名而薄恩爱者,诚有浅见贪饕之罪。他日面会,自当请谢不备,后成一绝,以奉清照:玉京仙府探花郎,寄语浦东窈窕娘。指日拜恩衣昼锦,定须休作倚门妆。
当日的张生,悄悄藏在西厢房月底下,痴痴的等莺莺同学,为莺莺同学相思成疾;今日坐上了皇帝为进士们举行的琼林宴。谁能料到一个为追姑娘翻墙头的小子却中了状元?怎么能想到一个怜香惜玉好美色的人居然长了一双状元的手,好脂粉的心里原来还包藏着一片锦绣?
莺莺问仆童吃饭了没有?仆童说早晨至今空立庭前为你们母女汇报,哪里得功夫吃饭了?莺莺一听连忙吩咐红娘快取饭来,仆童就地吃饭,并说:夫人你现在就写信,我家哥哥让我向你索要了书信后就赶快回去。莺莺于是让红娘拿来纸笔,随即写了一封信,却也无甚特别。但莺莺拿出几件东西叫仆童带了去给张生,倒有些意思。
汗衫一件,裹肚一条,袜子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
莺莺把东西给了仆童,又取出十两白银给他作盘缠。红娘问:姐夫得了官,哪里会缺这几件东西,为什么要寄给他这些?有什么缘故吗?莺莺一一道来:这汗衫儿,他若是和衣睡,便是和我一处宿;但凡粘着他的皮肉,不信他不想我的温柔。
这裹肚儿,整天的不离他的前后左右,紧紧的让他把我记在心头。
这袜儿,约束他胡行乱走。
这瑶琴虽然他也有,但是,当日月下和诗,正是五言,后来又因为他月下抚琴,我月下痴迷,最终成配偶,他怎能冷落了诗中意,我则怕他生疏了弦上手。
这玉簪,是插在脑后用的,我心里对他有个提醒,他如今功成名就,怕他把人撇在脑后头。
这斑管,湘江两岸秋,当日娥皇因虞舜愁,今日莺莺为君瑞忧。这九嶷山下竹,共香罗衫袖口——都一般啼痕湮透。似这等泪斑宛然依旧,万古情缘一样愁。涕泪交流,怨恨和思慕都难自已。对他叮咛说缘由,是让他千万别忘了旧。
莺莺再三嘱咐仆童,收拾好东西,住店别把包袱当枕头,怕油脂污腻了包袱里的东西,难赠人。若是被水浸雨泡,我又怕干了后熨不开褶皱。一桩桩一件件细心收拾好。
仆童拜别。莺莺又对仆童安顿,你见了官人对他说:他那里为我愁 我这里为他瘦。临行时花言巧语约归期:说归期是九月九,目下早过了十月了。到如今,悔教夫婿觅封侯。
仆童拿着书物,星夜赶路去回张生的话。
到这里,越来越看出,莺莺话多了,担忧也多了。
画虎未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惊人。人未成功时不要笑他,一旦功成名就便会惊人。张生奉圣旨到翰林院编修国史。张生想:他知道我的心,什么文章我做不出。打发琴童去递佳音,至今未回。这几日坐卧不宁,茶饭少进,请了假在驿站休息。太医院派人来查看,开了药,走了。我这病就是扁鹊在世也治不了。自离开了莺莺,没有一日心里闲,满满的装的都是她,怎能不病啊!
自从到京师,一颗思念的心朝夕如此,心头横躺着我那小宝贝莺儿。请医师看証吧,一件件都说得对。本想推辞说不是此症候,他却察得虚实的确,不须再看视了。
他能治各种疑难杂症,但治相思却无药饵。莺莺,你若知我害相思的一颗心,我也甘心情愿了。
琴童到了,张生欣喜不已。琴童递上书信,张生读:薄命妾崔氏拜覆,敬奉才郎君瑞文几:自音容去后,不觉许时,仰敬之心,未尝少怠。……匆匆草字欠恭,伏乞情恕不备。谨以来韵,遂继一绝:阑干倚便盼才郎,莫恋宸京黄四娘。病里得书知中甲,窗前览镜试新收。
张生感叹,我那风风流流的姐姐,这样的女子,张珙为她死也死的值了。她的字如此精美,可以做掌管字的官员了。可以刻在器物上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芝,羲之献之之能。如此佳人才思,我的莺莺女神世界无二了。
别说文章,再看她的针线女工,也是人间少有。怎不叫张生爱你,堪针工出色,女教为师。几千般用意针针是,可索寻思。长共短又没个样子,窄和宽想象着腰肢,好共歹无人试。想当初做时,用煞那小心儿。
张生猜测这几样东西的含义。
瑶琴:她教我闭门弹琴,学习禁淫邪、正心术的意旨,在纯真思想上用心。培养高洁情操。(和莺莺的用意不太一样哦!)
玉簪:纤长如竹笋,细白似葱枝,温润有清香,莹洁无瑕疵。(和莺莺的用意也不一样哦!)
斑管:霜枝曾栖凤凰,泪点渍胭脂。当时尧舜恸娥皇,今日淑女思君子。(和莺莺的意思基本一样!)
裹肚:手中一叶棉,灯下几回思,表出腹中愁,果称心间事。(都表思念,基本一样)
袜儿:针脚儿细似虮子,绢帛儿腻似鹅似鹅脂,既知礼不胡行,愿足下当如此。(和莺莺的意思一样。)
分析以上物件所代表的含义,发现张生对物件的理解某一方面不像。思念之情猜的一样。但莺莺对张生流露出明显的不放心,而张生一片赤诚,所以不会猜到这上面去。可见,不管多么恩爱的夫妻,总难达到完全懂的程度。所以,只要爱着,就已经可以了,不必苛责对方不懂自己。
张生吩咐琴童收拾出一个箱子,细细心心的收好莺莺寄来的东西。开始接着想莺莺:这天高地厚的情意,愿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思念何时休,直到蜡烛成灰再无泪,蚕老心中再无丝。
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驿长不遇梅花使。孤身去国三千里,一日归心十二时。凭栏视,听江声浩荡,看山色参差。
忧的是我在病中,喜的是你的书信到。投至得引人魂卓氏音书至,险把这害相思的相如盼望死。
郑恒,是老夫人的侄子,老相国在世时,曾将莺莺许配给郑恒为妻。老相国一死,莺莺孝服未满,不曾迎娶。莺莺母子扶灵柩回博陵下葬,那时曾写信一封唤他同去,可是他推家中无人,此时才来。但是,也太太太迟了,莺莺早成了别人的妻。这个郑恒在去莺莺家之前已经听说了张生的事,所以没有贸然到莺莺家去,而是住在外面的客店,悄悄把红娘叫出来询问,而且,他觉得莺莺和张生这事一定是红娘撮合而成。他没猜错,但是,他忘了他的错误。他叫来红娘想让红娘去和莺莺的妈说知,他要来迎莺莺。红娘一听便说:这一件事你再不要提,莺莺已成了别人的妻。郑恒道:一马不跨双鞍!她父亲在时曾把她许了我,现在难道要悔亲?这个道理哪里有?红娘义正言辞的告诉郑恒:话不能这么说。当日孙飞虎带了半万贼兵来的时候,哥哥你在哪里?若不是那张生,哪里还有我们一家?今日太平无事了,你却跑来争亲。倘若被贼人掳去,哥哥你又来争什么?
郑恒道:如果莺莺给了一个富家子也就罢了,却给了一个穷酸饿醋的书生。难道我不如他?我出身高贵门第,世代相国之家,和莺莺又是亲上做亲,况且我们的事有她父命在先。
红娘:他不如你?切!
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就算就官上加官,也不应该亲上做亲。又没有请媒人行聘礼,纳彩礼。莺莺小姐她刚刚洗了尘,待要过门和张生成亲。你别腌臜了她的金屋银屏。
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君瑞是君子清贤,你郑恒就是小人浊民。
你值一分,他值百分,萤火焉能比月轮?我拆白道字辨与你个清浑。君瑞是个“肖”字旁立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
郑恒大怒,你道我是个“村驴屌”?我祖代是相国之门,倒不如你个白衣饿夫穷士?我和莺莺的婚事是姑父的遗留,我择日,牵羊担酒,上门去,看姑娘怎么发落我!她若不同意,我叫二三十个仆人,把她抬上轿子,到下处,脱了衣服玷污了,再赶出来,还你一个婆娘。
红娘怒道:你本应该是个郑相国嫡亲的公子,而不是孙飞虎家的野蛮兵卒。一副恶嘴脸,脏皮囊,破身份,难怪有家难奔。
郑恒气急败坏,你这小妮子一定是受了张生的招安,我再不和你说,明日我要娶,我要娶!红娘嚷道:不嫁你,不嫁你!
佳人有意郎君俊,我待不喝彩又忍不住。
郑恒阴险的独自盘算:我明天去就说,张生已经在卫尚书家入赘做了女婿,老夫人最爱听是非,她自小又爱我,必会信我。
第二日,郑恒到莺莺家去,见了夫人,果然胡编乱造了一大堆谎话,说张生已经做了卫尚书家的女婿,说的有鼻子有眼,夫人果然就信了。大骂张生。并交代郑恒,莺莺还是他的,让他准备筵席茶礼花红,择日来迎娶莺莺。
这时的张生已被授河中府尹。老夫人因信了郑恒的话,不肯去迎接,于是老方丈备了酒席,直至十里长亭,接官走一遭。
杜确将军,张生的哥们,也听说了张生被受河中府尹。正是自己的辖区。所以也趁此机会牵羊担酒去庆贺状元,同时做主亲,给他的兄弟成婚姻大事。于是,领着部下,浩浩荡荡去了河中府。
这一日,夫人一边在心里骂张生,一边备下筵席,等郑恒来迎娶莺莺小姐过门。
而张生恰在这一日到达任区——河中府,张生衣锦还乡,拿着莺莺同学的金冠霞帔,迫不及待的往莺莺家赶,要亲手给他的美娇娘莺儿穿上命服。这正是:文章旧冠乾坤内,姓字新闻日月边。
张生见了夫人拜:新状元河中府尹婿张珙参见。
夫人忙摆手,休拜,你是奉圣旨的女婿,我担不起你的拜。张生一脸疑惑,这又从哪里说起?夫人余怒未消的把郑恒的话说了一遍。张生终于明白,原来是有人算计。张生气得大骂郑恒,莺莺啊,你嫁个油炸猢狲的丈夫;红娘啊,你服侍个烟薰猫儿的姐夫;张生啊,你撞上个水浸老鼠的姨夫。这混蛋坏了风俗,伤了时务。
红娘一见张生也是连唱带骂。张生赌咒发誓。红娘方自信他。去叫莺莺来。
张生一见莺莺,道一声:小姐别来无恙?便千言万语都堵在心口不能说出。
莺莺见了张生,也只一句:先生万福。
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相逢时却都变成了长吁短叹。一个急吼吼才来,一个羞答答无语。待要诉一肚子心里话,相逢时却一个字也没有。只道一句无关紧要的万福。真的是情到深处人无言吗?
一番表白后莺莺终于明白张生是被冤枉了。
这时,杜确也来了,一听始末,就来劝老夫人,莺莺已许配张生,其可再许郑恒,况且,张生也是礼部尚书之子,况且又中举。
老夫人此时还不辨真假。恰巧,郑恒打扮的整整齐齐,牵羊担酒,来了。张生问:郑恒,你来干什么?郑恒心说,怎么来得这么不凑巧,他要迟来一天,莺莺就是我的了。事已至此,他只好硬着头皮说,来给新状元贺喜。
杜确可不买他的帐,一声大喝:你这混蛋,怎么诓骗好人妻子,行不仁之事,在我面前还有什么话说?我报知朝廷,诛此贼子。若再不去,立即拿下。郑恒道:不必拿,我自退亲给张生。
夫人劝杜将军息怒,请求将郑恒赶出去便完。郑恒说:罢,罢!要这性命干什么,不如触树身死,于是撞树。妻子空争不到头,风流自古恋风流。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郑恒就这样命丧黄泉了。
一切具备,杜确为张生和莺莺主持了婚礼,热热闹闹成了亲。天地一片祥和之气。
主持人祝词:谢当今盛明唐圣主,敕赐为夫妇。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初读此书,就万分喜欢,因为书中的词曲读来真的是满口生香;待读到结尾,喜欢又添了万分,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文学家有时为了反映某种现实,或者制造某种效果,会故意制造悲剧结局,这我也能理解,但还是喜欢看到大团圆的结局,因为这种结局会让人心生温暖,对人生的残酷暂时忘却。(全局完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