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七十九岁,生活在农村,星期天我回娘家,看到他在麦田里施复合肥,就劝他农活不要做了,歇着吧,该是养老的时候了。他说农村哪有养老的概念,活一天就要做一天,人活着,什么活都不干,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明明有能力,有精力,却不做正事,把时间浪费在无所事事上,这就是等死。
我的女儿由婆婆带大,中学时每天骑自行车去奶奶家吃午饭。奶奶一个人生活,每天早上去买菜做饭,变着花样为她做好菜,操心着让她在家里午睡,然后精神饱满去上课。女儿上大学后,奶奶就觉得无聊、空虚、没意思,让她和我们一起过又不肯,说一个人过得自在。不到半年就生病了,女儿大学还没毕业,奶奶就去了。
我曾经做过百岁老人的调查,很少有城里人,绝大多数是农村人,他们都是闲不住的人,七、八十岁还在种田,八、九十岁还会浇水种菜,生活在山里的老人还会去挖笋,摘茶叶。他们不会认为年龄大了,就安心地做家歇着,总是做着力所能及的劳动。同事母亲八十八岁了,种的菜自己吃不完,每个周末让子女回家拿菜,她觉得这样活着才有劲。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消极地养老就是等死,积极地做事,才是生命该有的姿态。褚时健七十四岁从狱中走出来,没有安心地在家靠子女养老,而是拖着病体去承包荒山,创立“褚橙”品牌,不仅做大了自己的产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这样的活着才体现出他的价值。
我曾经的领导王局长,退休前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上班时西服领带,头发吹得纹丝不乱,不管多热衬衫袖扣不松,领带不脱,看起来精神抖擞,春风满面。可是退休仅仅两年,头发花白了不再焗油,脸色灰暗,眼神无力,整天不出门,不与朋友交往,记忆力衰退严重。年底我们代表工会去慰问他,他居然叫不出名字,看上去老了近十岁,精神萎靡,沉默寡言,一副老态,活力仿佛被抽空了,只剩一个空壳的躯体。

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人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八十岁,如果你五十岁退休,还有三十年,六十岁退休,也有二十年的时间供你使用。按照一万小时定律,你从头开始学习新技能,三年半时间就可以熟练掌握。比如每天坚持看书和写作,三年五载,你就是看书达人或写作能手。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不用为子女活,不用看领导脸色,真正地为自己活,将是多么快意的人生。
人生就是一场长达百年的马拉松,退休只是走到一半,另一半行程才是真正的人生。把年轻时放弃的梦想捡起来,把想干又不能干的事干起来,重新规划未来,做自己的主人,人生将会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