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 悟道 得道(第7章)

作者: 独行侠者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23:38 被阅读0次
读道 悟道 得道(第7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理解】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并非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运行,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因此,圣人与世无争,反而上天眷顾;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我。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我价值。

【感悟】

这一章讲了“天地”和“圣人”的“无为”,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转,从未想过“生存”,所以谈何“死亡”。

圣人面对名利,淡然处之,不与人争,顺其自然,上天却待其不薄。然而多少人为了名利,处心积虑,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志在必得,结果不遂人愿,落得郁郁寡欢。

圣人面对生死,根本没有“你”“我”“他”之分,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是最积极的人生信条。记得一个故事讲过类似的道理,一个士兵趴在一处隐蔽掩体后,不远处一名战友陷入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中,面临生命危险,在这千钧一发时刻,这个士兵毫不犹豫,冲向这名战友,将其扑倒,拯救了战友的生命,一声轰响,士兵扭头望去,刚才的隐蔽掩体后被炸出来一个大坑。救人者自救,正是老子讲的“外其身而身存”。

“天地”和“圣人”并非刻意去舍己为人,并非牺牲自我拯救他人,因为两者均“不仁”,对己对人无所偏爱,顺其自然,而是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让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望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让我想起来昨夜与朋友们的聊天,每日忙碌于工作之中,动力到底是什么?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自我价值实现”,这个答案今天看来,和“虚静”的状态相比,依旧差距不小,若想达到“虚静”的境界,仍需读道悟道得道,持续不断修炼精进。

相关文章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15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17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14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16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4章)

    读道 悟道 得道(第4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2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5章)

    读道 悟道 得道(第5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3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7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6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 悟道 得道(第7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dk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