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入工作开始,我几乎每天都在阅读各种信息。
社会的,国家的,行业的,科技的,投资的等等,你打开手机就可以读,随时读,很方便。
早晨坐地铁上班,打开手机APP,充斥首页的一定是一些聊商业的。人们讨论着A怎么成功,B怎么失败,C融资千万,D又亏损至亿后破产等等。
看多了这些商业故事,你的读后感也渐渐地与儿时翻看三国的连环画不无差别,只觉成败飘渺如云烟,人生不过如此。
商业看多了会腻,于是偶尔也看看朋友圈里分享的种种“人生哲理”。
从职场,到情感,再到家庭,人际关系,各种做营销的,投资的所谓大V都跑来做起“人生导师”,仿佛多看几篇真的像是参与了一次专业的心理咨询,什么毛病都没有了。
有人说,如果你不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你就会落后于时代。而不看新闻,不关注信息那就是落后的第一步。
但个人觉得,如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其实已经快到没有人真的跟得上了,而看新闻本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慢慢地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中,被一点点冲淡着。
我自己是很怀疑这些信息的作用的,因为有很多消息是跟我们的生活没啥关系,比如垂直行业的发展,比如娱乐新闻,比如大量的科技报道。
它们的存在更多时候我认为是源于人们的好奇,人们因为对外面的世界,对别人的行业,对世界的变化感到好奇而让这些内容具有一定吸引力,从而令传播者发挥起他们的能力。
好奇心是好的,但只有好奇心就有点问题。
我们因为对某些事情拥有好奇,而促使了我们阅读资讯和新闻,但只有好奇心没有具体执行力的时候,我们便会陷入一种自满的错觉。
比如你看多了商业大佬的成败故事,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经历过他们的时代,体会过他们的心酸,感受过那激情澎湃的竞争场面,从而自己脑补到非常理解,甚至了解当年大佬们的风雨岁月。你会有一种自己置身于“商界浪潮”的错觉。
又比如你看多了科技产品,读多了电影影评,你会因此提高自己的审美和知识储备,但却并不会因为读过1000多篇文章而成为行业的专家,你所谓的“专业大脑”并不会给你专业的双手,因为你没有做过一款产品,你没有拍过一个电影。
在中国,无论你打开怎样的公众号,文章,你都会发现评论区里充斥着远远超过内容文字数量的评论文体,其中不乏犀利尖刻且专业的回复。
但你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自己没有亲手做过一些事情,没有待过某些行业,不拥有一些学历的情况下,如此踊跃地参与那些高屋建瓴,指手画脚,
前段时间阅读到一句话,大意是:
不懂创造只懂欣赏的人,会慢慢地被自己的品味而不是能力所定义。所谓的品味大多是用来排除,狭隘化人的视野的,所以别只懂品味,不懂创造。
而大量信息摄入的副作用,其实就像是在不断拔高我们并不存在的品味。
我们会因为阅读过多种多样的信息而产生对事物的挑剔和筛选,久而久之,我们会自动地觉得自己有权利评价别人的心血。产生一种我们有资格谈论别人的错觉。
然而,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悟性再强,如果他没有真正参与过一个事情,没有完完整整地体验过一种经历,那他的感悟总归是有缺陷的,它有时很浮夸,有时很空中楼阁。
而这种缺陷,我认为便是这个时代,是过量信息带给我们的一种错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