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远在路上

作者: 辉之不尽满园桃李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1:09 被阅读339次

                                    许昌    李  晖

    为期两天的深度学习结束了,但是耿春龙名师团队带给我的震撼犹在,带给我的影响是深刻的。

    耿校长说,课堂上老师要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个体。反思自己,课前备课时,更多的精力关注了教学内容,怎样设计教学流程。也关注了孩子的学情,但对学情的关注不够全面。有时候也想着针对设计的教学内容问问个别学生,看是否合适,但这种做法一两次而已。我觉得课堂上关注学生我做的很好,针对孩子的发言,我会往深处追问,适时引导,努力做到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耿校长认为,设计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有舍取,紧扣课后习题和泡泡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合作,不能五分钟一转场,老师跑的太快,把学生都给弄丢了。要关联每个段落来提取信息,抓很多着力点的多次浅显的训练比不上单打一的设计。一节课,一个大问题,三个环节支撑,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特别是李海军老师第带来的一节《飞向蓝天的恐龙》,也彻底颠覆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李老师的课上,学习在真实的发生,每个教学环节都直指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在学习单的引导下,学生不仅眼睛在课堂,脑袋也在课堂,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

    反思我的课堂,课前,把课文所有的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安排课时,每个课时争取做到着力均匀。可是面对一个个的知识点,我很难舍取。像去年执教的一节《葡萄沟》,反复阅读课文,我找到了很多知识点,觉得哪个点都很重要,表示颜色的词语积累,量词动词也不能放弃,段的总分结构需要学生了解,并且需要仿写,朗读的指导也都是重点等等,结果是把关注点都呈现出来了,三个课时还没有结束。虽然孩子都积累了,能力提高了,但是指向思维方面的训练不是很丰盈。以及最近的一课《项链》,也是同样的操作,段的认知想关注,句子的标识想加强,叠词的积累不可缺,朗读的训练是必须,哎呀,一节课什么都想教给学生,结果都教了,一个一个环节的转换,把学生都丢了。教学结束后感觉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训练没有连贯性,没有持续性,惭愧!

    怎样设计出指向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案,是我这些天一直思考的问题,怎样设计出指向学生思维和表达的大问题,怎样清晰的研究出一个问题下的三个环节支撑点,以此来撑起整个课堂,是我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我想正在阅读相关的资料,正在虚心的学习相关的文章,我想从中找到方法,找到路径,以此作用于自己的课堂,今后我会更加精心的备课,备教材,定好一节课的研究点,设计好一个单元的研究点,计划好一个学期的研究点,这些点一定得有关联,并且这些研究点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样态。

    满满的几大页的笔记,记不及耿校长传递的密集的信息,理念,朴素扎实,“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的发生,让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把思维引向更深处”,这是我两天来学习最大的感受。两两天的学习让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自己的课堂,特别是让我有了严重的危机感:改变课堂,直击学科本质;改变教法,发展学生思维;改变学法,指向思考与表达。这些天,我一直在学习,在思考,在反省,在反思后实践着,尝试着改变,努力在语文课堂上触摸学科本质。学习,必须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永远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i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