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与艺术历史苹果树
浅谈鲁迅,写给鲁迅的赞歌

浅谈鲁迅,写给鲁迅的赞歌

作者: 91225aefb8d6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11:31 被阅读164次

    谈到中国近代文学,必然会绕不开一个人,一座沉重的大山,中国近代伟大的先驱、探索者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光绪七年),是一个急需变革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时值中国处于全民族集体迷惘的年代,清王朝即将覆灭,而新的世界正在孕育,需要一个震耳发聩的声音为全民族发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代会衍生出一个为之战斗的伟人来为之发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人生信条, 他的一生也在为这句话里的内容而践行着。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祖父周介孚不是一名很传统的封建士大夫,热心功名、迷恋科举,却又不只是主张只读八股文,性格较为开明。在这封建的时代,闭塞的教育环境中给了鲁迅打开了一条缺口。

    小的时候鲁迅家里是比较富足的,祖父周福清,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腐败的满清政府里的一个腐败官僚,经手科场作弊案,被满清政府判了“斩监候”。一直关在狱中,每年秋季都有“问斩”的可能,总得年年“疏通”关节。使周家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中途的家道中落,这样大起大落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使鲁迅的胸腔中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有了些许的愤懑。而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应该是一个更加开明的人,同情洋务运动,支持鲁迅看闲书,画画,放风筝等,可以看出来,他并不希望鲁迅被置于四书五经的枷锁中,在《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全篇可以感受到”“病”“穷”“苦”所占据,少年鲁迅受了不少旧社会的白眼的。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一个善良而慈祥的开明女性,这三个人在鲁迅的生命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正因为鲁迅的这些磨难,我认为为他日后成为一个大文豪,大伟人奠定了基础,试想,倘若一个日子每日安安逸逸的周家大少爷,从何处去写出如此辛辣讽刺的文笔,正如曹雪芹于红楼梦一样,他们与文学与经历的苦难之间是分不开关系的,所以,我认为这些磨难是对鲁迅日后创作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1902年,鲁迅受到新潮思想的冲击,公费赴日本留学,去到了日本仙台学医。到日本前的鲁迅是有着满腹的救国雄心,希望通过学医来改善国人的身体,从而达到富国强民的作用。期间发生了一个事情,改变了他对学医的看法。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鲁迅形容说像是一只只伸长了脖子待宰的鸭子,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

    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回顾整个个中学时代,我们学的人教版教材就有许多鲁迅的文章了,学的第一篇文章应该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中写了百草园和三位书屋里的种种鲁迅小时候快乐的种种有趣的事情,充满了童趣。而我们又学了阿长与山海经,文中长妈妈山海经三个字都要念错两个字的文盲,却非要送迅哥儿一套山海经,鲁迅也在文中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社戏,我和一帮小伙伴坐船去看了社戏,并在看完了社戏,在回来的路上刚好看见别人家的罗汉豆长势正好,一帮小伙伴便决定去偷罗汉豆,偷来煮来吃,我觉得那夜的罗汉豆是我吃过最美味的罗汉豆。少年闰土,更是有趣,闰土是我童年唯一的玩伴,闰土会带我去捕鸟,闰土会给我讲许多我不知道稀奇古怪的故事,闰土给我讲夏日里看瓜的经历。这些文章都是我一开始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开始,这些文章让我见识了鲁迅先生丰富有趣的童年生活,一度使我以为鲁迅的文章好有趣,

    而我学习到的第一篇很鲁迅的文章是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愤慨的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愤怒,笔里的辛辣,以及对当时政府强有力的讽刺。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当时读完,只是觉得文章极其晦涩难懂,也只是对刘和珍的勇敢感到了佩服,看出了鲁迅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政府的昏庸,我并看不出这篇文章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只是恍惚间觉得,这个似乎鲁迅似乎与我以前学的课文的那些充满童趣童真的鲁迅不一样。孔乙己,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向一个小孩子说,你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吗,而懂回字的四种写法的孔乙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他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一直考不上,又一直不愿放下自己那莫名的读书人身份。阿Q正传,里面阿Q的精神胜利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充分的展现在了我眼前,而当时的我,还是觉得鲁迅是最烦人的作者,他的文章经常有大量的段落需要背诵,这个旧中国最具忧患的灵魂还是太晦涩,太难懂,太深奥,以至于当时学习的时候,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的。

    慢慢地,我的生活也开始有了一些经历,我的年岁也开始变大,随着开始进入了大学,我才开始慢慢地对鲁迅这个作家,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渐渐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我开始读除了当初在课本里学到的文章,有天,在读热风的时候,看到的这段文字,令我觉得脑中如醍醐灌顶,在如今看来也是毫不过时,“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句话真的震撼到我了,只愿中国青年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分力是一分力。然而,如果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先驱者的话,鲁迅先生愿意当这个矩火,当这个唯一的光,将自己的一生真真正正的奉献在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着,鲁迅的方向当真是中华民族的方向,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弃医从文之后的鲁迅没有一刻放下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笔为中国人民的崛起指出了一条明路,望路途遥远,先生走的缓慢而坚定。

    鲁迅是从根本上根治了一代人灵魂的作家,针砭时弊,辛辣讽刺,当真是时代孕育出来为之发声的作家,鲁迅的二弟是周作人,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散文家。我读过他的散文,感觉也是才华横溢,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散文家。可是,话语内容间总觉得莫名的空乏,总是在谈论一些琐事,而我总觉得鲁迅与他的兄弟不和,应该也是思想上的分歧,而周作人还出任过汪精卫的伪政府的职务,从思想高度来说,我就觉得他已经逊色于鲁迅,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小家。而鲁迅这样的大家,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为新中国的道路苦苦的探索着,殚精竭虑的为人民的出路思考着,抛开文学造诣,我总觉得就是这样的作家在先天高度上便胜无数了。

    虽然先生已经逝去,回望五四时代的这些作家,展望这些中国近代史上优秀作家,是他们用自己的口诛笔伐为近代中国寻找到了一条出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斯人已去,我希望来者可追,日后的中国能再出这样的斯巴达之魂,为不平而不屈地抗争着,甘做黑夜里的守夜人,为保留那一丝不易的光明永远战斗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背包里的青春:这个文,写错了吧,周树人有担任过汪精卫政府的职务吗?
        91225aefb8d6:@背包里的青春 不会不会,有错就说,没事
        背包里的青春:@背包里的青春 呵呵,没事只是奇怪,所以提出来,莫见怪
        91225aefb8d6::joy: ,写错了写错了,是周作人,,,谢谢
      • 木子哞哞:很专业哦,喜欢鲁迅,很想好好细读,但是文章字显得有点密,大段文字多,看的有点累,不好意思,一点建议
        91225aefb8d6:@木子哞哞 说的很对哦。。。段落显得太密了,,我准备改改

      本文标题:浅谈鲁迅,写给鲁迅的赞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egjxtx.html